古今医案按》中情志疾病的中医心理学治疗方法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6-05-26

      【摘要】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认为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发病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不良的心理因素可成为多种疾病的诱因,从而造成对某些疾病的易感性。清代医家俞震所著的《古今医案按》一书中蕴含了丰富的中医心理学思想,其中关于中医心理学的治疗方法有待整理研究。
      【关键词】情志;情志疾病;《古今医案按》;中医心理学【中图分类号】R24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5)20-0231-02情志是中医学对情绪的特有称谓[1],《内经》中分别对“情”和“志”有所阐述,后情志合而为用其实就是“七情”和“五志”的简称,故情志是指七情和五志[2]。七情是机体的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素问?气交变大论》云:“有喜有怒,有忧有丧,有泽有燥,此象之常也,必谨察之。”在个体能正常调节的情况下,七情一般不会使人发病,只有突然、强烈或长期的情志刺激,超过机体自身的调节范围与耐受能力,使人体气机紊乱,脏腑阴阳气血失调,从而导致心理疾病的发生[3]。《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五脏藏精,精化为气,五脏精气可产生相应的情志活动,即肝在志为怒,心在志为喜,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肾在志为恐。五脏精气的盛衰及其藏泄运动的协调、气血运行的通畅,在情志的产生及变化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1];反之,则可出现情志的异常变化,进而导致疾病的发生。目前对《古今医案按》涉及中医心理学治疗方法的研究,只有两则,一是学者王铮宇等[4]在奇症奇治法中提及一则与心理有关的治法,二是学者李兆建等[5]对古代医案中的行为疗法进行探析,在行为满足法之去除病因法和权宜法里分别提及俞震《古今医案按》中的两则医案予以阐述之。
      
      1.情志相胜法《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
      第一次系统地阐述情志相胜疗法的基本原理[3],“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忧伤肺,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恐”[6]。
      1.1恐胜喜《卷五?七情?喜》张戴人曰:“昔庄先生治一人,以喜乐之极而病者,庄切其脉,为之失声,佯曰:吾取药去。数日更不来,病者悲泣,辞其亲友曰:吾不久矣。庄知其将愈,慰之。诘其故,庄引《素问》曰:惧胜喜,可谓得元关者也。”用恐胜喜的方法治疗,这才是治疗该病的关键。
      1.2喜胜忧《卷五?七情?忧》朱丹溪医案:“治陈状元弟,因忧病咳唾血,面黧黑,药之十日不效。谓其兄曰:此病得之失志伤肾,必用喜解,乃可愈。即求一足衣食之地处之,于是大喜,即时色退,不药而愈。”治病须探求疾病的本因,虽以药服之,但未审得原因,不能使病愈。该病因忧致病,喜胜忧,这才是治病之本。
      1.3怒胜思《卷五?七情?思》张戴人治一妇人:“伤思虑过甚,二年不寐,无药可疗。诊之两手脉俱缓,此脾受之也,脾主思故也。乃与其夫以怒激之,多取其财,饮酒数日,不处一方而去。妇人大怒,汗出,是夜困眠。如此八九日不寤,自是食进,脉得其平。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该妇人因思虑过甚致不寐,伤及脾脏,以怒胜思,使得病愈。
      
      2.移精变气法“移精变气”一语出自于《素问?移精变气论》,曰:“古之治病,唯其移精变气,可祝由而已”。明代吴崑撰《素问注》注曰:“移易精神,变化脏气。”即转移患者精神,改变患者脏气紊乱的状况。可见古代医家是以移易、变更其精神意念活动的方式,促使患者精神康复来达到治疗的目的[3]。《卷五?七情?怒》医案:“项关令之妻,病怒,不欲食,常好叫呼怒骂,欲杀左右,恶言不辍。众医处药,半载无功。戴人视之曰:此难以药治。乃使二娼,各涂丹粉,作伶人状,其妇大笑。次日又令作角抵,又大笑。复于其旁,常以两个能食之妇,夸其食美,此妇亦索其食一尝之。不数日,怒减食增而瘥。”该妇女因怒致病,心病需心药医,张戴人用使患者开心愉悦之事转移其愤怒情绪,进而病愈。
      
      3.暗示诱导法暗示可以转变人的观念,利用医者的权威性或借助一些手段如针、药,把有利于疾病好转的观念直接“移植”到患者的头脑中,而患者对此深信不疑,从而达到治病的目的[3]。《卷五?七情?忧》医案:“徐书记有室女,病似劳,医僧法靖诊曰:二寸脉微伏,是忧思致病。请示病因,徐曰:女子梦吞蛇,渐成此病。靖谓有蛇在腹,用药专下小蛇,其疾遂愈。靖密言非蛇病也,因梦蛇过忧成疾,当治意而不治病耳。”该案暗示患者,转变其不良观念,向其灌输有利于疾病好转的观念。所以面对此类病者,应当从精神上治疗,而不单单只是从病症上治疗。
      
      4.顺情从欲法该法是顺从患者的意念、情欲,满足患者的心理需要,以释患者心理病因的一种治疗方法[3]。《卷六?癫狂》王中阳医案:“治一妇,疑其夫有外好,因病失心狂惑昼夜言语相续不绝,举家围绕,捉拿不定……终是意不快,王虑其复作,令一人于其前,对旁人曰:可怜某妇人中暑暴死。患者忻然,问汝何以知之,说者曰:我适见其夫备后事也。患者有喜色,由是遂痊。”正如俞震按语言:心病还将心药医也。但这样的方法只是一时权宜之法,真相泄露,其病情必然会复发。不如以正理开导,使之豁然醒悟,就不会反复了。
      
      5.志意以绳法该法相当于现代心理学的行为疗法[3]。《卷十?幼科》载一则钱公瑛治一幼儿医案:“始生九月,患惊悸啼哭而汗,百方莫救。瑛最后视疾,乃命坐儿于地,使掬水为戏,惊啼顿止。人问之,曰:时当季春,儿丰衣重帷,不离怀抱,其热郁在内,安能发泄?使之近水则火邪杀,得土气则脏气平,疾愈矣,奚用药为?”小儿惊悸哭啼而汗的原因没有弄清,所以百方莫救。九个月大的孩子不会直接表达自己的感受,只能借惊悸、啼哭的本能来唤起注意。通过行为的改变,如坐地、戏水,则热泄而惊啼顿止。从心而治,就是利用各种心理活动和行为之间,以及心理和躯体之间相互影响的特点,或纠正认知观念,或矫正行为,或有意识的地调动情志的力量,克制偏激之情志和产生机体生理剧烈反应而达到治疗的效果[2]。治疗这类疾病可选用中医心理学的治疗方法,但也应结合病情具体论治,如因怒致病,可以悲胜之,亦可通过喜悦之事转移愤怒之情。另外,应根据病人临床的具体情况,心身同治,灵活选择。《古今医案按》一书收集的大量情志疾病医案,多为现代医家所用,医案中所关注的人的心理与行为在疾病发生发展方面的作用,突出体现了中医“形神一体”观的精髓所在,并且与当前“生物—心理—社会”的医学模式吻合。研究其情志疾病的治疗方法,这可为现代心身疾病的防治提供思路和依据。【
      参考文献
      】[1]孙广仁,郑洪新.中医基础理论[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7(3):214-215.
      [2]刘媛.从《名医类案》看古代医家心身疾病诊疗模式[D].南京:南京中医药大学,2011,2,31.
      [3]庄田畋.中医心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3(2).[4]王铮宇,崔红,王爱军.从《古今医案按》谈中医自然疗法[J].河南中医,2006,26(5).[5]李兆建,陆新茹.古代医案中的行为疗法探析[J],上海精神医学,2007,19(2).[6]皇帝内经素问校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2(1):174-175.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