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皮质激素瘤内注射治疗婴幼儿血管瘤机理的研究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13

【摘要】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机理. 方法:对50例不同组别血管瘤(治疗显效组18例,无效组17例,未治疗组15例)及16例正常皮肤标本进行:①凋亡研究:光镜及透射电镜下观察组织形态学变化;TUNEL法检测血管内皮细胞(VEC)的凋亡水平;IHC法检测凋亡调控基因bcl?2, c?myc的表达;②增殖水平研究:IHC法检测PCNA. 结果:①组织形态学变化:光镜下各组均无明显炎症及坏死征象,透射电镜观察显效组有较多VEC凋亡征象. ②VEC增殖及凋亡:显效组VEC的凋亡水平显著高于无效组、未治疗组及正常皮肤组(TUNEL: 47.86±3.14, 22.05±3.93, 19.20±2.82, 35.51±3.81, P<0.01), 而增殖水平明显低于上述三组(PCNA: 10.25±3.89, 44.33±5.01, 56.32±4.12, 17.91±3.76, P<0.01). ③凋亡调控情况:显效组bcl?2表达显著低于无效组和未治疗组(21.28±4.70, 49.96±5.33, 52.51±7.69, P<0.01);c?myc表达也明显低于后两组(25.20±5.01, 51.81±5.68, 56.28±6.92, P<0.01). 结论:① 糖皮质激素可能通过诱导VEC凋亡及抑制其增殖而促进血管瘤消退. ② 糖皮质激素对VEC凋亡的影响可能与其下调bcl?2和c?myc的表达水平有关.

关键词】  血管瘤, 血管内皮细胞;糖皮质激素;增殖, 凋亡

  0引言

  血管瘤(不包括血管畸形)是小儿最常见的肿瘤,绝大多数为良性[1]. 糖皮质激素治疗是目前公认的首选方法[2-3]. 但其治疗机理目前并不十分清楚,且在临床上,仍有部分血管瘤疗效不明显. 本文通过检测血管瘤血管内皮细胞(vascular endothelia cell,VEC)的增殖、凋亡以及凋亡调控指标,结合光镜及电镜下组织形态学变化,初步探讨激素治疗血管瘤的机理,为提高临床疗效提供思路.

  1材料和方法

  1.1材料

  1999?06/2004?05手术切除的草莓状血管瘤标本50例及正常皮肤标本16例,血管瘤标本取自4月到2岁患者,其中未治疗组15例,治疗显效组18例,无效组17例,男女比例为1∶2. 原位细胞凋亡检测试剂盒(宝灵曼公司);鼠抗人PCNA单克隆抗体(福州迈新生物技术开发公司);c?myc及bcl?2试剂盒(福州迈新公司);SP试剂盒(北京中山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1.2方法

  1.2.1免疫组化染色用过氧化物酶抗过氧化物酶法检测

  VEC的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水平及c?myc和bcl?2的表达水平. PCNA,c?myc以胞核染色棕色者为阳性,而bcl?2以胞浆中见棕色颗粒者为阳性. 光镜400倍下不同视野随机观察300个VEC,计阳性细胞数,然后计算每100个细胞中阳性细胞数,记为阳性表达率(positive rate).
1.2.2凋亡细胞的原位检测

  采用末端脱氧核糖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带荧光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法(TdT?mediated dUTP nick end labeling, TUENL),原位标记凋亡细胞核中的DNA片段3′?OH末端,显示未治疗组、治疗显效组和治疗无效组及正常对照组VEC的凋亡. 检测方法按宝灵曼公司试剂盒说明书进行,以PBS代替生物素化的dUTP作为阴性对照. 光镜400倍下不同视野随机观察300个VEC,均以胞核染色棕色者为阳性,计阳性细胞数,然后计算每100个细胞中阳性细胞数,即凋亡指数.

  1.2.3光镜下组织形态学标本进行常规H.E染色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其组织学特点、VEC增殖情况及血管壁结构完整性.

  1.2.4透射电镜观察显效组1例(6 mo,女)细胞超微结构变化常规无菌术切除血管瘤瘤体,修去脂肪组织后切成小块,用2.5 g/L戊二醛固定,按常规方法制备半薄切片、超薄切片,H600型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摄片. 取同龄小儿择期手术中所弃正常皮肤作为对照.

  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均数比较经SAS统计软件进行方差分析和q检验,P<0.01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光镜下组织形态学与正常皮肤组相比,显效组18例血管瘤在镜下以脂肪组织及少量纤维组织为主,VEC无明显增殖现象,未见明显淋巴细胞浸润、血管壁塌陷、管腔堵塞及VEC脱落等组织结构破坏征象;未治疗组15例以及无效组17例在镜下以大量增生的血管为主,VEC增殖活跃,未见前述组织结构破坏征象(图1A~D).

  2.2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与正常皮肤组织相比,显效组血管瘤组织中许多VEC呈典型的凋亡形态变化,染色质固缩聚于核膜下,境界分明,有完整的核膜包绕,细胞浆浓缩,可见线粒体轻度肿胀等而基本未见到明显的VEC坏死征象(图2A~D).
A: 正常皮肤; B: 显效组血管瘤中凋亡的血管内皮细胞.

  2.3VEC增殖及凋亡情况于光学显微镜下按上述标准计数,结果显示显效组VEC的凋亡水平高于无效组、未治疗组及正常皮肤组(P<0.01),而增殖水平低于上述三组(P<0.01). bcl?2:无效组和未治疗组间无统计学差异, 其余各组间均有统计学差异. c?myc:无效组和未治疗组,显效组和正常皮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余各组间有统计学差异(表1).表1VEC凋亡指数及各指标阳性表达指数(略)



  3讨论

  血管瘤是小儿最常见的肿瘤,多数能自然、缓慢地消退. 但某些生长在颜面、颈部等特殊部位或增长特别迅速者可影响正常器官功能或引起溃疡、出血和疼痛等并发症,需积极治疗. 临床上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血管瘤已有多年,主要有强的松口服或缩丙酮确炎舒松及倍他米松[2]瘤体内注射等途径. 和激光、冷冻、同位素敷帖及硬化剂注射等方法相比,激素治疗具有在早期无局部红、肿等炎症表现,后期血管瘤消退后不残留疤痕,亦无色素沉着等优点,这一点与血管瘤自然消退过程颇为类似. 近年研究显示,VEC增殖—凋亡平衡的变化可能在这一自然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增生期VEC增殖水平高于凋亡,血管瘤快速增长;随年龄增长,VEC增殖水平渐下降而凋亡水平上升,VEC堆积逐渐减少,血管瘤缓慢消退[4-7]. 此外,有研究发现糖皮质激素可诱导胸腺细胞、B淋巴细胞等发生凋亡[8],提示其诱导VEC凋亡的可能性存在. 据此推测,糖皮质激素也可能通过诱导VEC凋亡从而促进血管瘤“自然”地消退. 我们在实验中进行了VEC凋亡和增殖方面的研究. 首先,检测了各组标本的TUNEL水平和PCNA表达水平. TUNEL是检测细胞凋亡的一种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的方法,而PCNA是反映细胞增殖情况的良好指标. 结果显示,显效组血管瘤VEC的TUNEL水平显著高于未治疗组、无效组及正常皮肤组,而PCNA水平低于上述三组,即显效组的凋亡水平高而增殖水平低,提示糖皮质激素注射治疗能促进VEC凋亡同时抑制其增殖,从而促使血管瘤消退.

  在组织形态学观察中,光镜下发现显效组18例VEC明显减少,且增殖不活跃,代之为脂肪组织及少量纤维组织,未见明显淋巴细胞浸润、血管壁塌陷及VEC脱落等炎症及坏死征象;透射电镜下可见较多凋亡VEC,而基本未见VEC坏死征象. 从而进一步证实,糖皮质激素治疗后血管瘤的萎缩缘于大量的VEC发生了凋亡而非坏死[9],所以不伴炎症及疤痕增生、色素沉着等并发症.

    为探讨激素对VEC凋亡的影响,本实验中还检测了常见的凋亡调控基因bcl?2及c?myc在各组中的表达. 本实验数据显示,与其高凋亡率恰好相反,显效组血管瘤VEC的bcl?2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其他各组,提示糖皮质激素对血管瘤VEC凋亡的诱导作用可能与bcl?2表达水平下调,对凋亡的抑制作用减弱有关. 在我们的实验中,显效组血管瘤VEC的c?myc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其他三组,与bcl?2变化趋势相似,提示c?myc在VEC中可能也起着抑制凋亡的作用,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且这一作用可能因受到糖皮质激素的下调而减弱. 综上所述,糖皮质激素可能通过下调血管瘤VEC的bcl?2及c?myc的表达,诱导VEC凋亡,从而促进血管瘤消退. 这种下调的具体机制目前尚不明确,有待进一步研究.

    我们发现糖皮质激素可能通过某些调节机制下调血管瘤VEC bcl?2和c?myc的表达,使VEC凋亡增加而增殖受到抑制,从而促进血管瘤消退,而对此调节的失败可能是治疗无效的原因之一. 对于这部分病例,能否找到一种有效地下调其bcl?2及c?myc表达的方法,如利用反义核酸特异性地阻断其表达,从而提高糖皮质激素治疗的疗效,有待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Sarafian V, Dikov D, Kara ivanov M, et al. Differential expression of ABH histo?blood group antigens and LAMPs in infantile hemangioma[J]. J Mol Histol, 2005, 36(8?9):455-460.

  [2]Adams DM, Lucky AW. Cervicofacial vascular anomalies I. Hemangiomas and other benign vascular tumors[J]. Semin Pediatr Surg, 2006, 15(2):124-132.

  [3]North PE, Waner M, Buckmiller L, et al. Vascular tumors of infancy and childhood: Beyond capillary hemangioma[J]. Cardiovasc Pathol, 2006, 15(6):303-317.

  [4]Dyduch G, Okon K, Mierzynski W, et al. Benign vascular proliferationsAn immunohistochemical and comparative study[J]. Pol J Pathol, 2004, 55(2):59-64.

  [5]Frisher JS, Huang J, Serur A, et al. Biomolecular markers and involution of hemangiomas[J]. J Pediatr Surg, 2004, 39(3):400-404.

  [6]邢新, 袁斯明, 欧阳天祥, 等. Fas/FasL在各阶段婴幼儿血管瘤中的表达及意义[J].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2006, 22(2): 116-120.

  [7]Macini AJ, Smoller BR. Proliferation and apoptosis within juvenile capillary hemangioma[J]. Am J Dermatopathol, 1996, 18: 505-514.

  [8]程晓刚, 粟永萍, 罗成基. 糖皮质激素与细胞凋亡的研究进展[J]. 免疫学杂志, 2003, 19(6): 474-477.

  [9]汪静, 汪芳. 关于细胞死亡方式的研究进展[J]. 实用医药杂志, 2006, 23(10):1250-1252.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