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介入治疗围手术期的护理(2)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12

  3.3 术后护理
  3.3.1 穿刺部位出血及血肿 手术结束穿刺部位按压20 min,用无菌纱布包扎,食盐袋加压12 h,触摸足背动脉搏动无异常表明压迫适当。绝对卧床休息24 h,穿刺肢体制动,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血、血肿及足背动脉搏动,避免用力过猛(排便用力、剧烈咳嗽),协助患者进餐、床上排便、翻身。本组未发生严重出血现象。
  3.3.2 胃肠道反应症状 表现为恶心、呕吐,多为化疗的副作用,腹胀大多由于栓塞术后肠道淤血、肠壁水肿、肠管积气所致。呕吐时将头偏向一侧,以免误吸引起吸入性肺炎、呛咳或窒息,注意呕吐物的性质、量、颜色。饮食宜清淡,少量多餐,加强口腔护理,促进食欲,保持大便通畅。
  3.3.3 发热 栓塞治疗后的早期发热为肿瘤内凝固性坏死,产生吸收热所致。栓塞越彻底,发热症状越明显,1周后发热多因合并骨髓抑制造成机体抵抗力降低、感染。注意监测体温,鼓励患者多饮水,体温一般不超过38.5℃,多可自行缓解,或经物理降温及药物降温后缓解。如发热时间超过7 d,且体温持续不退,应复查B超或CT,以排除感染或胆汁瘤的可能[4]。本组63例发热患者未发生体温持续不退。
  3.3.4 疼痛 大多因碘化油栓塞反应、胆囊炎及近肝包膜的肿瘤治疗后坏死所致局限性腹膜炎,疼痛影响睡眠和饮食,应及时观察并按医嘱给予镇静止痛药,安慰患者,多与患者交流,分散其注意力,一般经对症治疗,疼痛多在3~5 d后缓解或消失。
  3.3.5 肝肾功能损害 栓塞化疗后引起肝细胞进一步的受损破坏,多数是一过性肝功能异常。应遵医嘱及时应用保肝药物,嘱患者卧床休息,协助其做好生活护理。除肝功能损害外,因大量化疗药物毒性反应和大量癌细胞坏死由肾脏排出导致肾功能受损,术后应给予水化治疗,鼓励患者多饮水,促进毒物排泄。同时观察尿量和颜色,以利于得到及时处理。
  
  4 讨论
  
  肝动脉灌注化疗和栓塞化疗已成为不能切除肝癌非手术治疗的首选方法,尽管存在胃肠道反应症状如发热、疼痛、肝肾功能损害等不利因素,但只要术前做好充分准备,术中密切配合,术后严密观察及时处理,积极有效地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对提高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痛苦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纪春详,予金明.肿瘤学.科学出版社,2004:233-237.
  2 钟秋影,陈碧英,吴细群.CT导向下射频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的围手术期护理.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11):59-60.
  3 潘秀芳,张彩霞,尚美灵.原发肝癌实施介入治疗的整体护理.齐鲁护理杂志,2004,10(12):920-921.
  4 张大海,顾伟中,叶强,等.原发性肝癌TACA治疗后影响发热因素.介入放射学杂志,2001,10(3):146-148.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