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教育对区域经济的适应性研究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7-01-28

  高职教育尤其是民办高职教育不仅可以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智力支持,更能促进地方基础设施建设,拉动当地经济发展。通过对2009一2011届全国高等职业学校学生毕业半年后的调查显示2011届高职毕业生有35%在院校所在市就业在院校所在省(含本市)就业。这两项比例连续三届均明显高于本科。高等职业教育为所在地贡献了较多的人才为本地经济和文化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人力资源支持。反过来,区域经济发展情况又影响着民办高职教育的发展。经济的结构决定了人才的需求结构和需求规格,经济的发展速度决定了教育发展的速度,经济的发展水平决定了教育的发展水平。从理论上来讲,高等职业教育与地方区域经济发展是良性互动的关系但具体的运行状况是如何的呢?本文将以济南市为例对民办高等职业教育与地方经济发展的适应性研究作一探讨。济南市的民办高职教育发展相对成熟济南市的经济发展状况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因而笔者选取济南市为研究对象进行阐述。

  一、济南民办高职教育适应经济发展的状况

  民力、高职教育与经济发展都是内涵和外延比较宏大的概念笔者将通过民办高职教育与济南经济产业结构、地区结构、以及企业人力资源结构的适应性等三个方面把两个概念联动起来。

  (一)高职教育与济南经济产业结构的适应性

  济南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城市之一,在汽车、机械、钢铁、化工、纺织、轻工、食品、建材等产业方面极具优势。统观济南民办高职教育系统的学科体系,涵盖电子信息、机械制造、土木制造、财经艺术、医学教育等几大领域。从整体而言,济南民办高职教育系统基本上对应济南市的主导产业领域。但是,伴随着工业化后期阶段的到来,经济结构的战略调整、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探究可见济南民办高职教育与济南经济发展的人才需求存在很大的缺口。主要表现在:第一,在传统产业领域规有的民办高职院校的相关专业知识框架落后于产业更新速度相应地毕业生的素质与行业标准存在差距;第二在主导产业领域,能够满足市场需要的核心技术人才严重缺乏。

  (二)高职教育与济南经济地区结构的适应性

  济南的经济布局呈现东西狭长方向,大概可以用“一城四区”来概活“一城”,即老城区,以发展总部经济、都市经济等服务型经济为主“四区”,即东部、西部、南部和北部。东部以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形成电子信息、交通装备、食品药品等产业群;西部则是以机械装备、旅游产品、农副产品深加工为主;北部以化工新材料、食品饮料、农副产品加工等产业为主;南部以生态农业和观光旅游业为主。然而驻济的民力、高职院校中,有百分之六十以上坐落在东部,其中西部两所南部一所北部一所户部市区六所,单纯从数量上来看济南高等职业教育的力量主要集结在东部,因而不利于高职教育对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

  (三)高职教育与企业人力资源结构的适应性

  纵观各大招聘网站和招聘会,企业对于人才学历的要求逐渐放松对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要求增强,这无疑对于高职毕业生来说是个机遇。《2012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显示2011届高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为89.6%.但是其中66%的毕业生在“民营企业”。“个体”就业近六成在300人以下规模企业就业,其中在50人以下小微企业的约三成。这说明高职毕业生的就业领域主要还是中小民营企业。与大中型企业相比较在工资待遇福利以及发展空间方面还存在差距。究其原因除了部分企业的学历门槛比较高外不可忽视的是高职毕业生综合素质方面的差距。特别是民办高校,没有国家财政的支持,为了能够获取更多生源不断降低招生门槛,更因财力有限,没有强有力的师资力量使得“宽进宽出”的民办高职毕业生在就业市场前失去竞争力。

  二、济南民办高职教育适应经济发展的调适

  (一)专业体系的科学建设

  民办高职教育适应经济发展最直接最具体的表现是能够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专业人才首先是能够建立符合当地经济发展战略的学科体系。

  具体来说在专业设置方面,要根据地方经济发展对高职人才的需求及时进行调整形成灵活、机动的专业体系,同时保证每个高等职业教育学校拥有自己的优势特色专业,发挥优势专业的影响力,避免教育资源的浪费。在课程设置方面要把本专业最前沿的新理论、新工艺、新技术融入到课程中去,同步甚至超前于当前的应用水平,如此才能培养出更能符合市场需要的人才。

  (二)校企合作的广泛开展

  民办高职院校要依托当地企业广泛开展校企合作,共同培育符合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一是出于培育应用性人才的需要,“要把学生培养成实用型人才必须实行校企合作办学,突出实践性教学环节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训练和培养。”二是出于降低办学成本的需要。民办高职院校不同于公办院校,具有国家财政的支持,民办高职院校的办学资金完全来自于自收自支,开展校企合作意味着将实训基地转移到企业工厂中,减少了实训基地建设的费用,同时扩大了学校的影响力。对于校企双方来讲是一个双赢的局面。所以,民办高职院校应积极主动地联系当地企业广泛地开展校企合作。

  目前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领域也提出校企合作多年但就现实情况来讲,远未达到理想要求。首先在于数量较少众多企业对于校企合作的认知不够,目前的校企合作局限于大公司大企业与整个高职毕业生就业市场没有衔接起来。究其原因厅良重要的一点是,缺乏企业、学校之间利益的合理挂钩和监督。这时需要政府角色的介入。一方面,企业要按给予学校的财力支援比例来分享教育成果;另一方面学校根据企业所需人才数量接受企业的资金援助。

  (三)办学质量的不断提升

  在当前生源紧张的情况下民力、高等职校的竞争不可避免地出现学生宽进宽出的局面。从长远来看真正拥有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的高职院校,应该是宽进严出严控质量关,注重教学成果的学校。另外,要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即“关键能力的培养”.所谓关键能力是指超越职业领域对职业活动的顺利进行起直观重要作用的能力启是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又是一种专业能力高度抽象而形成的能力。主要有五个方面:组织、交往与合作、学习技能、自主性与责任感、承受能力。前文已经讲到规在的就业市场对于高职毕业生来说是一个机遇高等职业院校要致力于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劳动、实践操作技能高、能文能武的综合型高素质技能人才,实现民办高职院校在就业数量和质量上的双丰收。

  参考文献:

  汪云.德国职业技术教育发展机制及启示[J].农业教育研究.2008

  汤春林.高职教育如何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J].职业教育研究.2005

  王卫峰.浅析济南高职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J].中国科技信息.2012

  陈宇.内蒙古高职教育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研究[D].内蒙古大学.

《民办高校教育对区域经济的适应性研究》相关文章:

1.民办高校教育对区域经济的适应性研究

2.鼓励创新: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1)

3.市场经济体制下小学教育改革思考

4.国际合作办学与地方经济发展的相互作用分析

5.关于加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最新成果教学的思考?(1)

6.浅析大学英语课堂提问策略(2)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