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论文十篇(3)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8-09-30

  从思想领域来看,建筑施工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应当不断提高自身的研发实力,将重点工作放在技术创新和设备改造上面来。而政府作为一个发挥着宏观调控功能的部门,应当鼓励所有有条件、有能力的大型建筑企业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施工技术研发机构,在必要时,应当给予一定的资金鼓励和支持。对于一些长久存在却并不适用的传统技术,政府要及时对其进行处理或改造,将产业升级落实到实处去。而一些建筑行业的基础设施建设也离不开政府的调控和管理,应当充分运用新技术的促进作用,将其价值开发到最大化。另外,建筑企业的管理者要把技术创新和经济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具体要在数据收集、吸纳人才、开发手段等多个方面开创新模式,并且要在技术研发和具体实践之间做好自由转化。并且市场是建筑企业实现施工技术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企业所研发的技术能否适用,也只有在市场上得到验证。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有一个良好的技术水平并不一定带来市场效应,但是只有市场才能验证技术能否得以应用。

  4结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施工过程当中,完善的施工技术起到了不容小觑的作用,所以,在科学技术为第一生产力的今天,工农建施工技术的革新和进步是促进建筑行业繁荣发展的一项重要条件。然而,如何进行创新,如何将崭新的技术应用到建筑施工当中仍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这一问题展开讨论,希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建筑行业的发展。

  第五篇

  一、工程概况

  在某小区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施工单位根据承包合同的相关要求,就采用两期投资建设的工程模式来对其进行处理。而且在该工程施工的过程中,由于其本身位于河畔,因此在工程施工中其水源比较充足,这也给整个施工工程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在该建筑工程中,其总建筑面积达到了4.5万平方米,而用地面积则是为3.5万平方米,再根据初步的工程规划,在该工程完工以后,该小区可以容纳600多户居民居住。由此可见,该施工工程是一个较大的工程施工项目,为此保障工程施工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基坑施工

  在该工程施工中,施工单位将基坑工程作为一期施工项目,因此我们在对其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必须按照工程设计的相关标准,来对其施工材料、施工技术以及工程管理等方面来对其进行严格的要求,从而使得基坑工程的施工质量得到有效的保障,使其各方面的使用功能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都可以充分的发挥出来。下面我们就对基坑工程施工中,基坑降水、基坑支护以及施工管理这三个方面的施工内容进行介绍。

  1、基坑降水

  在该工程施工前,施工人员就要对其施工条件、地质情况以及水文地质进行勘查,并且采用相关的预防措施来保障基坑施工的质量。而根据相关的调查分析,施工人员发现在基坑中存在着大量的粉质土,其中含有一定量的水分,如果不采用相关的预防措施来对其进行处理,那么就很容易对基坑工程施工质量造成影响,而且再考虑到该工程施工的经济效益,我们在对其进行施工前,就要通过围堵、降水等施工方法,来以供基坑工程的施工质量,从而满足一期施工工程设计的相关要求。

  1.1管井布置

  在通常情况下,管井位置的选定都是围绕着基坑周边来进行选择的,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基坑的降水效果,还保障了基坑工程的正常施工。而在该工程施工中,施工人员根据工程施工的实际要求以及相关的设计标准,每间隔15米就都在基坑周边设置一个管井,而且和基坑边缘的距离则是控制在4米的范围内。此外,为了使其基坑降水效果比较显著,施工人员还要对井道的长度进行规范,在一般情况下井道的长度在25m之内。

  1.2基坑支护

  基坑支护在目前的基坑工程中较为常见,是为了确保工程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的关键手段和技术方法在目前的建筑工程项目中,我们为了确保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益,都是以现有的工程地质以及水文条件为主要的施工基础,从而根据工程周边的道路、环境以及经济发展情况来进行系统全面的控制与管理,在对于一些靠近已有建筑物的附近更是要进行深入系统的分析与总结,从而对于其他部位的施工环节来进行全面系统的处理。在基坑支护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的环节主要有基坑设计、基坑施工要点以及基坑的管理要点。

  1.2.1基坑施工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高层建筑在城市中日渐增多,以高层、超高层为主流的现代化建筑模式成为建筑业发展的方向体。在工程施工中,认为深基坑工程仅是在工作中挖出一个甚大的坑,再在工作中简单的处理一下坑壁就可以了,这种错误的认识造成了基坑支护质量隐患严重过,不仅延误了工期,还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基坑支护施工要综合考虑工程所在地的地理条件、工程类型、基坑开挖规模、周边环境、支护结构等因素。基坑支护施工要注重支护结构的稳定,坑体变形,并根据周边环境条件,控制变形在一定的范围内。控制的关键是基坑的稳定性、地面变形及地下水的控制,并要根据实际情况适时地调整方案。

  2、混凝土的施工

  施工缝必须严格按照规范规定的要求进行处理,凿除浮浆,直至露出的鲜石子,然后将钢筋、塑料止水带有钢丝刷和湿布清理干净。安放橡胶止水条时,应用固定牢固。其放置时间应严格掌握,在混凝土浇筑前严禁与水接触,以免泡水膨胀而失效。此处混凝土在浇筑前,应先填与混凝土相同成分的水泥砂浆,使新旧混凝土紧密结合。

  2.1底板混凝土的施工

  浇筑采用斜面分层布料施工法,即“一个坡度,分层浇筑,循序渐进,一次到顶”的方法。振捣时,从浇筑层的下端开始逐渐上移。对浇筑中出现的泌水,使用潜水泵及时清除。混凝土采用覆盖1层塑料薄膜及2层麻袋进行养护。在养护过程中,随时测温掌握内外温差,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

  2.2外墙混凝土的施工

  外墙混凝土浇筑采用溜槽入模,使混凝土从一侧开始逐渐向前推进,并在混凝土斜面上均匀布位振捣。每个层高的混凝土以0.5m高为1层分层浇筑到顶。混凝土采用喷淋法进行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14d。

  2.3后浇带防水混凝土的施工

  本工程设置了3道贯穿整个地下室的后浇带,这些部位是防水最薄弱点。后浇带混凝土采用C35S8,在主体结构封顶后开始浇筑,其振捣、养护方法均与外墙混凝土相同。

  3、后浇带的处理

  后浇带的留设在本工程地下室设置了三条的后浇带,结构在此断开。后浇带按设计要求必须在两侧砼结构施工完成后60天后方能浇筑。因后浇带处支模用九夹板制作后,拆除清理较为困难,拟考虑后浇带内均用两层快易收口网网遮挡。钢丝网上用二四木方作背肋支撑,作为浇混凝土时施工缝临时支撑,钢丝网不作拆除直接浇于混凝土中。对于后浇带处的模板做成独立的模板支架,可拆除后浇带两侧其他模板。

  三、总结

  由此可见,在建筑工程施工的工程中,对于一些特殊或者关键的建筑部位,施工单位必须要对其施工技术、施工材料以及工程管理等各个方面进行严格的要求,而且在施工完毕以后,相关的技术人员还要对其施工质量进行相关的检查,如果出现施工质量不合格的情况,那么技术人员必须立即报告上级部门,并且及时采用相关的保障措施来对其进行处理,从而保障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符合工程设计的标准。

  第六篇

  1建筑施工中关键部位与特殊部位的选取

  通常来讲,建筑施工中所包含的所有分项项目都很重要,都对工程整体质量有严重影响。但考虑到项目施工的困难度,我们在划分建筑施工部位的重要性时,往往将施工难度大,或者处于建筑节点、转折点的部位看做施工关键部位,比如基坑降水施工、地下室防水施工、后浇带处理、地漏安装等。下面,笔者就上述所例举的四个关键部位的施工工法展开探析,详细如下。

  2关键部位与特殊部位的施工工法分析

  2.1基坑降水施工

  建筑施工中基坑降水施工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管井布置,二是管井施工。管井布置是管井施工的前提,工作内容为基坑边施工、基坑内施工以及管井长度控制。基坑边布置管井时,井与井之间的间距保持15米,距离基坑边为5米;基坑内布置管井时,管井距离坑边的长度控制为5米,管井形式布置成梅花形,井与井之间的间距依然保持15米;管井长度要结合基坑深度和基坑宽度来作考虑,最佳取值为25米。管井布置完成后,接着进行管井施工。管井施工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技术控制:

  (1)制孔。管井施工时预设孔洞,制孔时采用φ770钻头,将孔径尽力控制在φ800mm以上;成孔之后,孔的垂直度偏差应该小于1/500,深度控制为1米;要严格控制泥浆的比重,1.15m以下的泥浆比重最为合适。

  (2)换浆。管井施工需要往孔内倒入适量的滤料,而在倾倒滤料之前,为了更好的保证施工质量,应该先将孔内存在的泥浆处理干净。一般采用稀释法对孔内泥浆进行处理,处理完成后的泥浆比重不得超过1.15,含沙率不得低于5%。

  (3)下入井管。在下入井管时,要求检查滤网是否完整,缠丝是否有断裂,如有损坏,应重新包装后下入井内,第一节井管底部采用钢板封口,井管焊接时要求合缝,焊接处要求用长10cm钢筋绑焊,以防井管焊接处断裂。每个接缝帮焊5根,同时每隔4米设置一道扶正器。井管高出地面30cm,严禁将井管强行压入井内。

  2.2建筑地下室防水混凝土施工

  (1)地下室底板混凝土的施工。地下室底板混凝土施工时,浇筑方法要采用斜面分层布料法;混凝土振捣顺序要从下往上,从混凝土浇筑层的底部开始振捣,循序渐进,上移到混凝土浇筑顶部;浇筑过程中如果有出现泌水问题,要用潜水泵进行及时处理,做好混凝土浇筑中的防泌水;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要在结构上覆盖一层塑料膜、2层麻袋,利于混凝土养护;混凝土养护要严格控制内外温差,做好混凝土结构内外温差的调整。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