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和”思想之哲学思考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7-10-01

  摘要:“和”是中国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范畴,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哲学思维。“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体自身内部是一种和谐默契、相辅相成的关系。这种观念贯穿于国人对宇宙万物认识的全过程,成为中华民族精神信念和行动上的一种烙印。同时,“和”的思想深植于中医学理论中,成为影响中医理法方药,指导辨证诊治的重要依据。中医学的产生和发展有其独特的规律,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对中国哲学的发展起到了较强的助力作用。文献引用:王秋安.中医学“和”思想的哲学思考[J].中医学报,2016,31(2):214-216.

  关键词:“和”;中医学;哲学

  中国人对“和”思想的认识和研究由来已久。《辞源》对和的解释是:“和,顺也,谐也,平也,不刚不柔也。”《中庸》认为:“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和”的本身意义是“协调和谐、适度之义”,人们习惯将“和”与“谐”并称。“和”作为一种哲学思想,内容涵盖了人们对自然地理、社会环境、人世道理、中医诊治疾病等诸多方面规律的探寻和认知,是我国古代人民长期以来的人生经历与理性思考的汇结。“和”思想渗透在浩瀚中华文明历史中的各个角落,呈现出缤纷多彩的样式,是一个有机的理论体系。也具有文化与思想品格双重上的意义[1]。

  一、中国哲学之“和”

  1.1中国历史上“和”的概念经历了由实转虚的演变过程,它逐渐从具体器物与感官经验抽象而为价值理念和精神诉求,用来表达协调、和谐、平和等思想观念。中国哲学家们把“和”作为自然界的本质或特性,“和”既可以看作是自然界的起源,同时也是自然界运行的动力。老子哲学最显著的特征,就是把“道”提升为最高的哲学范畴。这是老子的理论创造,也是中国哲学思维一步步抽象的结果。这其中,共分为三步,其一,由道路的“道”上升为规律或法则的“道”;其二,由具体的法则上升为普遍的法律或法则之“道”;其三,由普遍的规律或法则上升为宇宙的本原之“道”。

  1.2《老子》认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2]。”老子的“道”之本原,只能说是一种原始的混沌状态,没有具体的规定性,无法直接把握。它的存在只有通过它的作用来表现,它的特征也只有通过它的作用来把握。而老子正是从“道”的作用中发现了宇宙及其万物的辩证法,也发现了宇宙及其万物的辩证规律。由此,老子还提出了“自然无为”的治国之道,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里所谓的“道”,是指存在于万物和自然之中最初最本来的东西,也可以说是自然万物演变的规律。《礼记•中庸》认为:“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3]。”这里谓“和”为“中节”,并把“中和”提升到宇宙精神的高度。中庸讲的是不偏不倚,无过不及,恰当适度,强调对欲望、情感和行为等有所节制,找到最佳的平衡点。儒家思想认为,如果人人能够“文质彬彬”“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做到行为有度,进退有矩,那么,整个社会与宇宙的和谐,也就不再是遥不可及的事情。

  1.3自然万物要保持生机,必须各安其位,顺应自然,才能秩序井然,这种井然有序就是“中”就是“和”。只有做到“和”,天下才能“达道”,“达道”即与自然界运行的规律相一致。这里,中国哲学将“和”看作是自然界运行的日常状态,“达道”的前提和基础。人与自然界的有机结合构成了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在人与自然的相处过程中,“和”的思想体现得淋漓尽致。《易经•乾》认为:“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4]。”说的是随着世间规律变化,世界上的各种事物包括人都将获得各自的属性,这些属性可能存在着冲突和差异,但是最终在差异的同时又将要向融合走去,即趋于太和,这是由天地万物变化规律所决定的。

  二、中医“和”的思想

  2.1古人把人看作是天地万物自然综合的产物,因而需要遵循自然界“和”的规律。而现代生理病理学已经证实,人的躯体与心灵达到协调平衡也就是“和”的状态时,才能够保持正常、健康的生活。中医从气血阴阳、脏腑津液等各个基本方面都能够看出“和”的影子。阴阳是中医学的一个基本概念,既可以用来阐释组成人体的各种器官组织,也可以用来解释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在中医基础理论和实践中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对疾病的诊断治疗、用药等具有指导作用。用中医学的语言来讲,任何事物都包含着阴阳二气,万物背阴而向阳,阴阳二气相互作用达到一种适度的状态,互相交融,万物便由此而生,即新的和谐体,千姿百态的和谐体逐渐累积成多样性的世界。《素问•生气通天论》认为:“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意思是说,阴阳是交感互藏的,既相互对立,同时也相互制约着,不断发生着消长变化,只有当阴阳处在相对平衡,也就是阴阳和合的状态下,人体才处在正常的生理状态。

  2.2身体要想健康则必须阴阳调和,阴阳一旦失和就会产生疾病。阴阳在生理上的和合又可以分为内外之和,内在的和就是人体生理物质与机能之间的相互协调,外在的就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协调,内外是互相影响、相互感应。气血津液是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精微物质。中医学认为,血属阴,气属阳,气与血与阴阳的辨证是一种从属关系,二者互根互用,互为转化,表现在生理和病理两个文面密切相关。气血和则百病不生,气血失和而百病由生。《素问•调经论》认为:“血气不和,百病乃生。”《素问•至真要大论》认为:“疏其血气,令其条达,而致和平。”临床上诊治疾病时多从气血调和的角度考虑。《素问•生气通天论》认为:“因而和之,是谓圣度。”《素问•上古天真论》认为:“法于阴阳,和于术数。”强调在疾病的治疗过程中,需要遵循和的法则,使阴阳达到平和的重要性。《灵枢•终始》曰:“阴盛而阳虚,先补其阳,后泻其阴而和之。阴虚而阳盛,先补其阴,后泻其阳而和之。”可以看出,人体产生疾病的根本原因在于阴阳失和,调整机体阴阳失和的情况,使人自身内部与外界环境阴阳调和,和谐共处,是使人体重新恢复健康状态的关键。气血津液的关系可以用阴阳的辩证关系来类比,双方同样是相互关联依存、相互转化滋生。如气旺则血足,气虚则血亏,气行则血畅,气滞则血瘀,同样的道理,血充则气强,血虚则气弱,血行则气通,血瘀则气滞。气血调和则身体康健,气血失和则百病暗生。

  2.3《素问•调经论》云:“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治疗中,也应着手于调整气血之间的关系。正如《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谓:“疏其血气,令其条达,而致和平。”临床上治疗各种气血病证时,常常采用气血双调并治的方法,如补气养血、益气摄血、行气活血等。五脏六腑包括肝、心、脾、肺、肾与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是中医学的重要概念。五脏六腑共同生理特点是具有化生和贮藏精气的功能,同时又各有特点、各有所司,并且整体上与人体多器官孔窍保持特殊的联系。脏象学说主要对五脏六腑及其与人类形体官窍的形态结构、生理活动规律及其相互关系进行研究,也称之为“藏象”。“藏象”观点将五脏作为中心,配合以六腑,以气血津液为物质基础,通过经络系统沟通人体内外,最终形成人这一个活动的整体。这个整体系统不但体内气血阴阳与外界天地四时之间相互影响,各个成份之间也存在相互影响。脏与腑与形体和窍、阴阳表里、生理病理上相互影响、传变,最终在人体内各脏腑器官达到和谐的情况下,人体的生命活动才能够正常运行。

  2.4再则,脏腑方面,人类的五脏六腑以及其他器官都是通过经络相互交流沟通的,它们在生理上相互关联协调,在病理上相互影响、制约。一个或数个脏或腑发生疾病后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到其他脏或腑,在应对脏腑发生的病变时,阴阳失调与五脏六腑以及气血之间的关系都是需要同步考虑的,使其各方面恢复平衡和谐状态是最后目的。如肝主疏泄,所以在日常生活保养中应保持其条达疏畅的“和”的特性,如果肝的疏泄失常,发生太过或疏泄不及,病变均可发生。具体方法可从脏腑功能配合的关系、脏与腑的关系、五行之中的生克乘侮规律等进行和调。治疗原则有补母泻子,或脏腑表里同治、互治,或虚实补泻,也可以从五脏论治形体官窍等。此外,“和”是中医诊治疾病独特的方法,有学者根据道家“和”的观点,将“和”法区分成为广义的“和法”与狭义的“和法”[5]。尤其是在治疗半表半里证,邪犯少阳等有独特疗效,张仲景《伤寒论》中小柴胡汤为治疗此病的代表方剂。因为伤寒邪犯少阳,病位在半表半里,发汗、吐下均不能直接应对,唯有和解。可以说“和”既可看作为机体、事物所处动态平衡的最佳状态,又可作为“适度”范围的基本标准[6]。

  三、中医“和”思想的哲学思考

  3.1吸收与借鉴

  综合人们对“和”思想的理解,除了强调自然、人、社会三方面自身的和谐之外,同时更加注重各方面之间相互关系的和谐。古人很早就意识到人、自然界、社会这三者之间自始至终处在一个相互影响、彼此制约同时又相互协调发展的过程中,这个过程是动态的、不断运动变化的,但也是不断趋向于平衡的,其得以井然有序运转的保障就是“和”。可以说古人所说的“天人合一”就是“和”世界观的集中体现。孕育起源于中国传统哲学的中医学,从现存医书中最早的典籍之一的《黄帝内经》到历代医家学术思想与理论,都包含了“和”的理念,其内涵丰富,深刻影响着中医理法方药。我们知道,和法属于中医学独具特色的治疗法则之一,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其来源于《黄帝内经》,经过《伤寒论》发展,定型在清代程钟龄的《医学心悟》等著作中[7]。当“和”的状态或者其关系被破坏的时候,“和”能够作为治疗疾病的指导思想或原则。由此,深刻认识、理解、传承中国哲学之“和”的思想,就能从博大精深的中国哲学中不断汲取营养,充分发挥中医“和”思想在疾病诊疗方面的特色,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

  3.2“和”以“达道”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