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请面对当下发言(3)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05
最大限度地感受自我,体验自我,从而获得一种极大的美感愉悦、精神满足等。



社会审美化这样的实质或内涵,显然强有力地显示了,在现时代,我们的社会正在发生一次巨大而深刻的历史变革,我们的社会从各个方面都越来越重视人、尊重人、爱戴人、张扬人,从而也越来越适宜人的生存和发展,而在这种生存和发展中,人的生命质量、生活质量无疑都在不断提高,不断跃迁,不断升华,人的精神文明程度也正趋向一个崭新的、更高的水平和境界。而这一切,显然具有着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是人类发展、社会进步的一个根本特征、显著标志!

由于弄不清人类审美活动的特性或本质,从而也不能理解社会审美化的实质或内涵,所以在现时代,我国社会的审美化就总表现得有些盲目、随意、片面、肤浅,甚至低劣、浮躁,缺乏一种清醒的自觉,明确的方向,缺乏一种宽广、深厚的思想文化底蕴,更达不到一种形而上的水准和高度。社会审美化在时下深为一些人所诟病,这都是很容易让人理解的。

但是,这种情况显然不会持续多久。随着美学从审美角度对这种社会审美化的科学认识和理性解释,作为社会审美化的主体,人们必然要去自觉地扬弃目前社会审美化所出现的这种盲目性、随意性、片面性、肤浅性,克服低劣,避免浮躁,明确地以人为主题,高扬人性,敞亮人的价值和意义,使这种社会审美化不断走向自觉,走向精粹,走向雅致,走向深度,从而获得一种新颖、稳健和厚实的意义或品格,成为人们可以依恃、信守的心灵寓所或精神家园。

美学应该面对当下艺术的边缘化发言。

现时代艺术的边缘化已是不争的事实,对此,美学同样可以从审美的角度为人们释疑解难,提出自己合理的解释以及正确的价值导向。

    (一)深入揭示艺术边缘化的必然性,它不以任何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从人类审美的发展看,人类之初只有物质实践,当这种物质实践发展到一定阶段后,随着物质实践中一部分内容可以给人类带来一定的心灵激动和审美满足等,人类便开始把这一部分内容从人类的物质实践中逐渐分离出来,独立出来,以便更好地满足人的精神需要,审美欲求,这样,所谓的艺术才产生了,象物质实践是为了满足人类的物质生活一样,艺术开始成了人类精神生活、审美追求的一种充分表达和根本依托。可以说,这种态势维持了很久。但是现在不同了,随着科技的发展,经济的繁荣,社会的进步,在物质生活的基础上,人类的审美活动已经不再局限艺术,而是几乎扩展、深入到人类现实生活的一切领域,方方面面,这样,现实生活中的审美事物、审美现象的大量涌现,以及它们对人们所拥有的巨大的审美感染力和强烈的精神感召力,势必造成对艺术在人的精神领域里的严重排拆和强大冲击,从而从根本上减弱、降低人们对艺术的精神依赖和审美欲求。

从艺术本质看,艺术本质上固有的缺陷,造成了艺术对人而言在精神生活、审美需求上的根本不足,使艺术在目前与现实生活所构成的激烈的审美竞争中显得软弱无力,处于明显的不利地位。艺术是人通过自己独特奇异的想象所给自己创造的一个美妙而虚幻的审美空间、审美世界,在这个空间、世界里沉潜、含味、体验、玩索等,固然也很美妙,很动人,可以给人带来一定的精神支持、感情寄托和心灵慰藉等,但从本质看,艺术毕竟只是人假定和虚构的结果,因而它永远摆脱不了自身所固有的那样一种迷离而虚幻的性质或特点,而这种本质上固有的缺陷,就必然从根本上决定了,对人的精神需要和审美欲求而言,它顶多只是一种减压,一种缓解,而不是这种精神需要和审美欲求问题的最终满足,实际解决。现实生活则相反。现实生活的审美价值、审美意义对人的精神需要、审美欲求的满足来说不仅是直接的,真实的,因而对人而言它更具诱惑力,更为惊心动魄,也更容易振奋人的精神,而且它不是一种减压,一种缓解,而是一种最终的实际解决,圆满结局,因而在满足人的精神需要和审美欲求上,它对人而言显然才是一种最理想的选择,或一种最根本的依靠。哲学家赵汀阳讲:“对战争的表现远不如亲临战场惊心动魄;对爱情的表现不如经历爱情更震动心灵;对宗教的表现比真实的宗教献身要苍白得多。”哲学家的话独到深刻,耐人寻味!这样,在与目前现实生活所形成的这种激烈的审美竞争中,艺术的审美魅力必然会大打折扣,大受影响,显得力不从心,感到无可奈何,它还怎么可能继续处在人们精神生活的核心与主导地位呢?艺术是伟大的,但对艺术在满足人们审美需要上的这种固有的缺陷我们也理应有个正确的认识!。

从艺术目前的现状看,由于缺乏科学理论的规范与指导,一些艺术作品,特别是一些自称为“先锋艺术”、“前卫艺术”、“行为艺术”等的艺术作品,公然展示丑恶,倡言“私人化写作”,大搞“隐私文学”,显得肤浅、庸俗、低级、浅薄,没有新的创意,缺乏一种伟大的时代精神,更没有一种深沉浑厚的社会文化历史底蕴,更缺乏对人类目前生存状况的深情关注和对人类命运的深切关怀。而这一切,无疑都进一步地弱化了艺术的审美价值、审美意义,降低了艺术的审美标准、审美要求,使艺术从根本上丧失了自己形而上的品格、意味和境界。这种情况虽然不是艺术边缘化的主要或根本原因,但在一定意义上也必然要影响艺术满足人们高层次的精神需要和至高无上的审美欲求。

    (二)从宏观审美角度积极评价艺术的边缘化,艺术的边缘化充分表明,在现时代,我们的人民开始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真正生活

过去,在我们面临人类最大最紧迫的生存问题没有从根本上求得解决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追求一种物质利益,获得实际好处,便成为人类社会发展对我们提出的绝对律令,我们的一切思想和行为都必须服务和服从这个律令。在这样的社会历史条件下,虽然人类社会对物质利益、功用价值的追求具有客观必然性,不以任何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但它显然又以牺牲大多数个人在现实生活中的自我为代价和前提,也就是说,在现实生活中,人的自我丧失了,人找不到了自己,从而人也不能从现实生活中获得一种美感愉悦,一种深刻的人生幸福体验,人的自我只能非常有限地通过想象、幻想的途径来显身,保留在一方虚幻假想的天地或世界里,即人的精神生活、审美追求只能靠艺术这种独特的形式来勉强支撑,“艺术创造与欣赏都是人类通过艺术品来能动的现实的复现自己,从而在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现时代则根本不同。随着社会形态从温饱型转向小康型,人们不仅通过想象、幻想这样的艺术形式显示自身,展示自我,实现和敞亮自我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而且更主要、更大量的通过现实生活这种实实在在的形式显示自身,展露自我,现实生活开始出人意外地处于人们精神生活、审美追求的核心地位,现实生活中的一切,包括人的衣、食、住、行,交往和环境,工作和爱情等等,都逐渐从根本上成为人实现自我、展示自我的根本途径或主要手段,显示出强烈而深刻的审美价值、审美意义,变成人“无尽的享受,永久的快乐,强烈的陶醉”。而这样一种巨大而深刻的社会转型,历史变迁,显然是我国现时代社会发展、历史进步的一个显著标志,它充分表明,经过艰苦卓绝、不屈不挠的努力和奋斗,我们的人民最终在现实世界中把自己从动物界里提升出来,从而以一种崭新的姿态和昂扬的面貌,兴高采烈、扬眉吐气地开始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真正生活,马克思这样讲,“通过社会生活,不仅可能保证一切社会成员有富足的和一天比一天充裕的物质生活,而且还可能保证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③,这时候,“人才在一定意义上最终地脱离了动物界,从动物的生存条件进入人的生存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