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国家的临界点——“台湾意识”的现代性意义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0-19
一 状况都急剧恶化,而且还激起了台湾人本省人普遍敌意。台湾人原以为在光复后终于可以当家作主了,不料从外省来的接收人员占据了几乎所有的公职,台湾本省的知识精英反受到排挤和打压。这都引起了本省人的普遍不满,「猪去狗来」的骂声随之而起。叶荣钟的诗句「忍辱包羞五十年,今朝光复转凄然」则是当时台湾知识份子的普遍心照24。这些最初的情结在经过「二二八」事件的点燃后,终于爆发出来。尽管它被国民党政府镇压下去,但由此而产生的台湾本省人与外省人之间的矛盾,成为战后台湾社会最大的裂痕。在国民政府迁台后,国民党也因此长期不敢重用本省人,直到七十年代蒋经国执政后才开始改变策略。不过真正实质性的变化还当是发生在李登辉上台之后。

  在国民政府1949年迁台后,为了把台湾建成「反共基地」,对台湾加强了各方面的建设。在意识形态上的重要举措则是对台湾人在精神上重新进行中国民族主义的打造25。作为对这一建构的反动,催生了台湾民族主义论述的肇端。最先明确提出这一意识的是曾有「台独之父」之称的廖文毅26。廖文毅与中国大陆的渊源更深,由于他在中国有着长期生活的经历,应该很早就会有较深的内心感受。只可惜廖是后来被国民党招安的人,所以对他过去的经历不可能留下只言片语的回忆。廖文毅是在理论上首倡「台湾人」认同者,强调台湾人不同于中国人,所以台湾人必须得独立。要想证明这一点,就得说明为甚么台湾人不是中国人,廖为此根据台湾的殖民史造出了「血统论」:「先天的我们(台湾人)继承印尼、葡萄牙、西班牙、荷兰、福建、广东、以及日本人的血统,换句话说,融合原住民,汉、日、拉丁、条顿诸民族的血统。」27

  在台独人士看来,「廖文毅提倡台湾民族主义,以此与中华民族主义(中国民族主义)对抗,确有重大意义。」28 不过,廖的血统论证过于荒谬,像他硬把拉丁、条顿血统也扯进来,实在让人感到缺乏说服力。但是廖文毅的思路却启发了后来的台独理论家,为了证明台湾人认同的合理性,王育德寻求从「民族论」的角度来论述这一点,其核心在于要对长期存在的「中国人」观念进行解构。他的专论《台湾民族论》是为代表,其核心内容如下:29

  1. 所谓「汉民族」不是「民族」。民族(Nation)是资本主义诞生以后的产物。汉民族说是有四千年的历史,这是大笑话。俗说的所谓「汉民族」毋宁是「汉Volk30」。如果是「汉Volk」,将台湾人归入其中也可以。福佬人、客家人都是「汉Volk」中的小Volk。他们来到台湾,由于海岛地理条件与历史条件,变成「台湾Volk」。

  2. 中国民族的民族意识起源于太平天国。

  3. 日治时代台湾近代化,台湾Volk发展成为台湾民族。但是实质的成立是二二八以后的事。虽然如此,一直到现阶段,也尚不能说完全地成立了。台湾必须建立民族国家以后,透过「国家」的容器,精炼民族这个「内容物」,才能收卓效。

  王育德乃是职业学者,曾任日本明治大学教授。与廖文毅拼凑的血统论比起来,他的理论显然要精致、有力得多。他对现代中国民族意识起源于太平天国的看法乃是来自于日本学者竹内好,并非今天学术界主流的共识。但是他的一些基本质疑──即民族(Nation)是一现代历史的观念;中国现代民族主义并非直接由传统意识承接而来──还是很有力度的。应该如何评价后面会再提到。他的基本立场构成了后来台独论述的理论基础,直到今天还产生着重大影响。在解构方面,其与当前台独意识对中国意识的拒绝是基本相同的;而在建构方面,虽然今天台独的主流话语不一定提「民族国家」,也有各种所谓的「命运共同体」,但其实质仍然是相通的。都追求以台湾建国的容器来精炼「台湾认同」的内容物为目标。而且很难说目前台独话语的这种妥协就不是一种针对现实的策略考量,一旦真的达成建国目标仍将会以明确的民族国家的塑造为指向。至此,对「台湾认同」的理论塑造可以说已经成形了,所欠缺的只是实践的机会而已。而在九十年代台湾民主化的背景下它终于可以登上舞台一展身手。

三 民族国家与中国现代性的反思

  由两岸的分割而造成的台湾意识与中国意识的裂痕的确是现代中国的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