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路线:民主的中国路径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0-19
  
  论文关键词 群众路线 自下而上 民主 理性?
  论文内容提要 就社会动员而言,群众路线的核心是如何把“自上而下”的运动群众转化为“自下而上”的群众运动,实现从“要我”到“我要”的转换。当运动群众转化为群众运动之时,革命党就有了充分的理由,实现从制度约束向超越制度的转换。理性的分析群众路线,既要看到群众路线在社会动员领域的神圣地位,特别是群众运动过程中彰显的民主、平等的价值取向;又要看到当群众路线以群众运动的形式表现出来时,它就以民主的形式颠覆了理性的制度安排。? ???
  
  现代革命多是民主革命,但在不同的国度里,民主的实现有着不同的路径。群众路线无疑是民主的中国路径。作为中国共产党基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群众路线是中共夺取政权的动员路径,是毛泽东思想的两大支柱之一,(注:另一支柱为革命的民族主义。参见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第6版)》,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8年版,第474页。)解读群众路线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有鉴于此,本文以陕甘宁边区为个案,从梳理群众路线的实现过程入手,分析民主与群众路线间的一致与冲突。?
  
  一、民主、革命与群众?
  
  现代革命的目标是要建立一个民主的即多数人统治的国家。什么是民主?毛泽东指出:“民主,讲俗话就是老百姓能起来说话、活动想办法。”(注:《毛泽东同志在边区党代表大会的政治报告》,东北师范大学政治系、中共党史研究室编:《中共党史教学参考资料》(4),1981年,第132页。)从革命的合法性入手,中国共产党人指出,国民党是少数特权者、剥削者的德谟克拉西(民主),共产党是民众的、被剥削者的德谟克拉西。苏维埃德谟克拉西的中心任务,是吸收最广大的工农群众参加政权,教育他们自己管理自己的国家。(注:张闻天:《二次苏大会的改选运动与苏维埃的德谟克拉西》,《张闻天文集》第1卷,中央党史资料出版社1990年版,第392—393页。)抗战爆发后,针对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失利,中共提出:“没有实现民主是目前抗战受到失败的主要原因。”只有动员四万万五千万的民众,都“自动的积极的起来参加抗战,参加政府工作”,才能夺取抗战的胜利,(注:《陕甘宁特区政府民主选举运动宣传大纲(1937年11月23日)》,陕西省档案馆、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编:《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第1辑,档案出版社1986年版,第33页。)民主革命呼唤着群众的积极参与。?
  在现实生活中,群众参与政治多以维护个体利益为出发点,从理性选择理论到搭便车理论都表明,理性自利的个体行动者在计算参与集体行动的预期收益的同时,也在计算参与集体行动的成本以及规避这种成本的可能性。与规避参与成本相抵牾,革命需要对社会资源的高度控制与垄断,需要“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无私奉献,需要牺牲肉体与灵魂的革命品质。荷兰社会主义者范•科尔曾坦言,真正的民主只有在斗争结束后才有可能建立。与此同时,即便是社会主义领袖也必须具有权威,一定条件下的独裁是必要的,自由本身必须服从于采取及时行动的需要,“使大众服从于少数人的意志日益被认为是民主的最高品质之一”。(注:〔德〕罗伯特•米歇尔斯:《寡头政治铁律——现代民主制度中的政党社会学》,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7—38页。)这样,在民主革命的目标与实现过程间就存在不同的价值诉求。如何?实现二者?的高度统一?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群众路线。?
  如何理解群众路线?党的主要领导人均有过深入的论述。邓子恢认为,要从群众的切身利益出发,根据群众的自觉自愿,也就是说,从打通群众的思想入手,不能强迫命令。同时,要有群众自己的领袖起带头作用与骨干作用。(注:邓子恢:《群众工作的几个基本原则(1946年1月14日)》,《邓子恢文集》,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37—140页。)邓小平认为,指导根据地群众运动的规律是在发动群众中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在发动与组织任务完成后,应将重心转入教育群众,把群众提高到民主政治和武装斗争的阶段,使群众成为一个自为的阶级力量,以巩固既得的政治经济权利。(注:邓小平:《在太行分局高干会议上的结论(1943年2月2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学院党史教研室编:《中共党史参考资料》第9册,1979年编,第109页。)毛泽东指出,在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就是说,将群众的意见集中起来,又到群众中宣传解释,“化为群众的意见,使群众坚持下去,见之于行动,并在群众行动中考验这些意见是否正确”。(注:毛泽东:《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1943年6月1日)》,《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99页。)从群众中来,核心是如何了解群众,获得群众的认同。到群众中去,核心是如何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到群众中去原本是一个“自上而下”的过程,这与革命动员的路径是统一的,中国共产党的成功就在于把“自上而下”的运动群众转化为“自下而上”的群众运动。由此可见,群众路线的核心是如何引导群众走上积极主动的革命道路。?
  群众路线提高了社会动员的效能,彰显了民主的古典内涵。正如有作者所言,群众路线是中共在革命根据地依靠群众支援时产生的一种领导方法。它承认这样的事实,即仅仅依靠党员的运动是不能持久的,它还要依靠非党群众提供的智慧、粮食支援和新生力量,甚至还包括履行行政职责。同时,群众路线也表达了一种民众主义的倾向,表达了与人民相认同和对人民负责的观点。(注:〔美〕詹姆斯•R•汤森、布兰特利•沃马克:《中国政治》,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57页。)?
  
  二、走进乡村?
  
  如何走进乡村?根据框架整合理论,当一个社会运动所持有的意识形态或话语体系对于他们所想动员的个人或组织来说,太抽象、太遥远;或者说,它很难与动员对象的实际利益、兴趣或怨恨感联系起来时;为了有效地动员群众,社会运动积极分子在大多数场合都需要把他们所持有的意识形态和话语体系进行改造,将其与动员对象的直接利益或情感联系起来。(注:赵鼎新:《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212页。)在走进乡村的过程中,首先要了解农民的风俗习惯。在陕甘宁边区,群众生病就请巫神,生了男孩子门上挂一个弓,生了女孩子门上挂一块红布。见了老头子要称老人或老乡;见了老太婆称老妈妈;见了成、青年男人称老乡或同志,成、青年女人称嫂嫂或同志;见了小孩喊“小些儿”。当然,欲与群众打成一片,最好的方法是帮助他们做事,尤其是帮助他们生产,“那他们就非常高兴你了”。这倒不一定是因为多了你这个劳动力,而主要是表现了你不单会讲“政治”,而且“也能受苦”;大家都是受苦人,没有贵贱、高下之分;同时,劳动也创造了和谐的交流氛围,只有在共同劳动的过程中,群众才乐意告诉你许多真实、宝贵的东西。?
  适应群众的风俗,不是为了要把好的习惯丢了而去低下的和他们一致,而是为了要改造他们,提高他们,正是为了这个目的,所以必先与之一致。党是群众中的一部分,而同时又是群众中先进的、觉悟的、马列主义的、有组织的一部分。因此,它必须同群众有密切的联系,同群众生活在一起,处处依靠群众;同时必须保持它同群众不同的特性,不溶化于群众的大海中,而成为群众的政治领袖。同群众在一起,而又领导群众;是群众的儿子,而又是群众的政治领袖;这就是党与群众关系的基本原则。从上述基本原则出发,党必须迁就群众现有的政治水平(包括思想、习惯、传统、情绪等),把这个政治水平当做出发点,以接近群众,而同时党必须提高这个政治水平到更高的阶段,以完成革命的政治任务。(注:洛甫:《略谈党与非党员群众的关系》,《共产党人》第2期,1939年11月25日。)?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