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银行业资本监管历史与监管效果考察(2)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7-01-09

  联邦存款保险公司负责监管和检查非联邦储备体系的参加存款保险的州注册银行。货币监理署负责监管和检查国民银行,根据统计1999年底,美国商业银行共有8577家,其中,国民银行2368家,占27.6%,存款17760亿美元,占55.9%.资本监管评级方面,根据1991年《联邦存款保险公司改进法案》,美国联邦银行监管当局依据银行资本比率,将银行评定为不同的监管等级,针对不同的监管等级实施相应的监管措施。监管当局有权通过现场或非现场的检查或者当银行处于不安全或不合理状况下,将一家资本非常充足的银行定义为资本充足银行,或要求资本充足银行或资本不足的银行满足更为严格资本监管措施。通常,监管当局会综合考虑银行资产质量、管理能力、盈利状况、流动性等因素。

  强制监管措施方面,根据银行监管评级,监管当局分别规定了强制监管措施或酌情处置监管措施。其中,前两级资本监管评级较高的银行,只要求不进行资本分配或不向控制人支付管理费。对于资本不足的银行,监管当局可以选择适当的措施,如监控业务发展,限制资本规模的增长速度等。后两级属于资本监管评级较差的银行,银行监管当局对银行实施更加严格的强制监管措施。酌情监管措施方面,除了强制监管措施外,还包括自主选择的措施,即酌情处置措施,适用于资本不足如表9所示资本等级的银行,作为强制监管措施的补充。

  此外,《1991年联邦存款保险公司改进法案》还要求银行反映利率风险、信贷集中度风险和非传统业务风险。金融机构必须调整基于风险的资本比率,吸收利率、汇率、股票价格、商品价格波动产生的损失,对单项特别是金融工具的发行人风险须持有特别准备。

  三、美国银行业资本监管最新进展

  巴塞尔协议Ⅱ公布后,美国国内金融监管当局、金融机构、学者、政治集团之间就实施巴塞尔协议Ⅱ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辩,各种利益交织在一起。2005年美国银行监管当局出台了“预告文件”(ANPR)。ANPR主要内容如下:其一美国2008年以后开始执行新资本协议;其二增加标准法的风险权重到9个级别,新增加了35%、75%、150%、350%四个等级;其三银行可以使用外部评级;其四增加风险缓释工具的范围,包括经过外部评级机构投资级评级的短期和长期债券等。

  一些学者甚至提出了一套独立的美国版本资本协议文本-《巴塞尔协议IA》,以此来取代巴塞尔协议Ⅱ。但是,遭到美国国际性银行的强烈反对。2007年7月,美国四大监管部门最终同意接受巴塞尔协议Ⅱ。根据美国监管当局的新资本协议实施指引,银行可以分类实施新资本协议,适用不同的资本监管标准。第一类是强制实施新资本协议的核心银行(目前包括排名前11位的大型银行),对于资产规模超过2500亿美元或境外风险暴露超过100亿美元的银行,必须实施巴塞尔协议Ⅱ规定的高级计量方法(信用风险高级内部评级法、操作风险高级计量法)。第二类是自愿申请实施高级方法的银行(Opt-inBanks)。

  这类银行可以根据自身风险管理水平和业务复杂程度,自愿申请实施巴塞尔协议Ⅱ高级方法。第三类银行为一般性银行(GeneralBanks),既可以选择采取1988年资本协议的资本标准,也可以采取新协议的标准。

  2007年11月,美国银行监管当局公布了《以风险为本的资本标准:资本充足性高级法框架-BaselⅡ》,要求核心银行从2009年开始实施高级方法。美国版的新资本协议高级方法具有以下特点:一是覆盖表内外所有资产。按照批发业务、零售业务、资产证券化和股权等四大类分别计算单笔业务的PD、LGD、EAD、M等风险因子,然后汇总计算风险加权资产(RWA)。对于不能明确划分到上述四大类资产的业务应当根据其账面价值确定风险加权资产(可扣除计提的拨备)。二是拒绝对中小企业给予资本优惠。三是对零售业务的违约定义采取了最为宽松的标准,即合格循环零售贷款与个人住房按揭贷款逾期超过180天以上,其他零售贷款逾期超过120天以上为违约,这与美国的商业银行零售贷款占比较高有很大关系。对操作风险高级计量方法,美国监管当局要求监管资本应覆盖操作风险的预期损失和非预期损失。四是新资本协议实施后商业银行仍应满足杠杆率标准的监管要求,并在实施高级方法的前三年严格遵守资本下限规定:即第一年监管资本降幅不超过5%,第二年累计降幅不超过10%,第三年累计降幅不超过15%.

  经过金融危机后资本监管强化措施,美国商业银行业资本充足情况有了进一步的提高,根据BIS(2012,10)统计,美国全部银行加权平均资本充足率为15.3%,核心资本充足率为12.9%,总资本为14550亿美元,核心资本为11140亿美元,核心资本占总资本的76.6%.其中,美国前五大商业银行总资本为7140亿美元,核心资本为5760亿美元,核心资本占总资本的80.6%,平均资本充足率为17.1%,核心资本充足率为13.8%,均高于美国银行业平均制,表明大型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有了实质性的提高,改变了以往“大而不倒”银行资本充足率偏低的情况。

  四、结论

  金融危机暴露出银行系统性风险监管不足,顺周期性应对无力等缺陷,促使国际银行监管机构加强了宏观审慎监管。主要措施包括:建立前瞻性的逆周期拨备、逆周期资本要求、逆周期信贷政策以及杠杆率等。前瞻性的逆周期拨备要求银行在经济上行期多计提信贷损失拨备,反映资产潜在损失的可能性,但是,逆周期拨备也可能会增加银行操纵当期利润的可能,因此基于预期损失模型的逆周期拨备措施尚未被国际银行业普遍接受。逆周期缓冲资本、超额资本留存等措施。建立逆周期缓冲资本的核心困难是如何将宏观经济周期与逆周期资本乘数挂钩,国际清算银行曾提出根据信贷/GDP以及资产价格作为逆周期资本乘数因子的方案,不过,该方案是否具有普适性、公平性尚需进一步研究。

  监管当局应当认识到银行的风险行为对资本监管的反应存在异质性,统一的监管资本标准可能激励部分银行的风险行为,不利于降低银行系统风险。在保证行业公平监管的基础上,采取差异化的资本约束机制,防范资本监管导致银行体系的风险上升。

  加快巴塞尔协议Ⅲ落实实施,提高商业银行核心资本比率,提高资本质量,为不可预期的外部冲击提供风险缓冲。同时,发挥新资本协议第二支柱的作用。银行业监管当局要重视第二支柱,即监管当局的监督检查的作用,使第一支柱与第二支柱相互影响、相互配合。商业银行应尽快建立起资本充足自评估程序,对风险偏高的银行采取包括提高监管检查频率、定期评估、监管约谈等措施。强制审计和提高透明度,充分的信息披露有利于发挥外部监督的作用,还能够有效降低银行的风险行为。

  要进一步拓宽商业银行资本筹集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资本筹集的便利性和成本直接影响银行的风险行为,对于融资渠道狭窄,偏重内源性融资的银行而言,通过提高风险溢价的方式增加资本补充,最终将导致风险水平上升。监管当局应当放宽银行资本筹集渠道,创新资本工具,充分利用资本市场、银行间市场发行资本工具,扩大市场容量,提高流动性和灵活性。

  商业银行要加快转变经营模式,建立资本集约型业务模式。转变经营模式和盈利模式,加大非息收入构成,建立内源性融资以及外源性融资的良性配合机制。积极推进资本计量高级方法、风险资本配置、资产组合管理等现代风险管理工具的运用。加快推行资产证券化,分散资产组合风险,降低资本补充压力。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