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体验式服务是通过每一位行政人员来实现的,上到决策者,下到每一位操作人员在其中都起着关键的作用。从领导层来说,应把体验式服务作为一种宏观的方针贯穿于方针政策的制定之中;对于具体执行政策和直接面对大众的行政人员来说,更应当有一种目的明确的感觉,将自己融人到为服务对象提供体验式服务的整体主题当中。因此,就要求政府要积极开发政府内部的体验价值,为行政人员提供体验式的服务:创造愉快的行政文化氛围;加强政府内部人力资源开发;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提高行政人员的薪资待遇,等等。这是行政人员对外提供体验式服务的关键所在。
(三)公共物品创新
政府是公共物品的提供者,公共物品的创新是体验经济下满足公众需求的保证。在体验经济时代,如何提供令公众满意,既能满足基本需求又能给予公众美好体验的公共物品,如同服务创新一样,引人竞争首当其冲,让私营部门和NGO等参与公共物品的供给从而提高供给效率和效益。除此之外,还应从以下两点人手:
1政府提供公共物品时,应在保证满足公众基本需求的基础上,考虑到公共物品的文化内涵,使公众在受用时一举两得:既满足需求,又有美好体验相伴。如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古朴与时尚同在的城市规划;街道两旁错落有致、竞相开放的盆景布置;公园里的仿古木制长凳等等,都会让人体验到一种美时时处处与你同在的感受。
2.体验经济时代政府对公共物品的供给中,精神文化产品的供给比重应当不断加大。随着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公众在满足了自我物质方面的需求后,就会转而追求另一种境界的享受—精神方面的需求。知识性是体验经济的一大特征。因此,就要求政府转变传统经济中公共物品的配置比重,加大精神文化产品的配置。例如,政府可以加大纯文化产品呵Pure Culture Product,所谓纯文化产品是指文学、艺术、教育等纯文化部门的精神产品,其旨在培育和提高人民大众的人文素质,发扬优秀人文精神,提高全民族的综合创新能力,这是全社会精神产品的灵魂)的配置力度,如增加图书馆、博物馆、电影院、艺术剧院的建设数量,满足公众的知识需求,提高公众的文化水平;政府也可以加大准文化产品问( Quasi-culture Product,所谓准文化产品是适应体验经济时代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消费需要,是把人的思想、情感、文化创意等融人到一定的物质载体中,借助于一定的物质载体来体现其内含文化价值的产品)的投人,比如,加大对古文化遗址、历史古城的保护力度;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等等,使人们在感受现代文明的同时也能触摸到历史的脉络,体验历史的厚重与深蕴,陶冶情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