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幼儿文学作品美育资源初探的论文(2)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9-06-12

  审美活动是一种主观性很强的活动,有赖于主体是否具有相应的接受条件,有了审美主体的接受条件,审美关系才能形成,审美活动才能展开。为了了解孩子的接受条件,我尝试让孩子提问题,如《桃树下的小白兔》,我们讲完一遍故事后,就让孩子把不明白的问题提出来,孩子提出来的问题有:“为什么花瓣落了下来,好像下一场粉红色的雪”、“什么叫‘一撒’”、“花瓣怎能当发卡,卡不住的”等问题,小朋友之间可以互相解答的就让他们解答,不能解答的老师就帮助解答,并引导理解,如“一撒”这个词全班小朋友竟然没有一个懂得,于是,我就拿了一叠信封用力撒出去,说明这就是“一撒”,之后,我让孩子用动作表现“一撒”,小朋友兴趣地做着用力甩出去的动作,有的还五指张开自上而下抖落下来,表示信封飘落,有的小朋友则像树叶被风刮一样沿着教室跑了一圈,表示信封飘落各个地方。词语解释后,小朋友又问:“为什么‘一撒’就能撒到小动物园的家,不会飞到别的地方去”,一位小朋友就回答说:“这就是夸张”。这种提问,不但了解了孩子的接受条件,而且还把探索文学作品的主动权还给了孩子,孩子在自己主动探索中不但学会了词语,还感受到“一撒”所产生的意境和所蕴含的夸张手法。

  对于不同接受条件的幼儿,我们则因势利导,尽量鼓励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如,《雪孩子》,我问小朋友喜欢故事中的谁,为什么?多数孩子都说喜欢雪孩子,因为雪孩子勇敢,舍己救人,唯有两个小朋友说喜欢小白免,因为小白兔很可爱,因为小白兔很乖。对这两个孩子,我们不硬把我们的感受强加给他们,而是让他们想一想,如果雪孩子不救小白兔,小白兔又会怎么样,使孩子从对小白兔的喜欢、怜悯的情感转到对雪孩子的尊敬上。

  总之,在方法的研究中,我们注意遵循孩子的审美情趣和审美特点,不为作品的形式而形式,而是把作品的形式和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利用作品的情感因素激发孩子的情感体验,再去感受相对应的表现形式,又通过表现形式进一步理解塑造的形象,尽量克服过多的理性分析,克服提太多的问题来压抑幼儿感受作品的快乐情感和想象乐趣。

  三、效果和体会

  美是抽象的,文学审美则是难的,但只要我们合乎美的规律,合乎孩子的审美特点,我们就会又收获的。首先,是教师对童话作品的鉴赏力提高了,能充分地认识和利用文学作品的美育资源了,这一点在教师逐步表现出来的以情感人、以美育人的教学方式中得以充分的说明;第二是幼儿对童话故事的审美感受和审美情趣提高了,他们审美水平已经从无意识层面上升到意识层面。在我们组织了《会滚动的汽车》和《雪孩子》的文学审美活动后,我们让孩子进行讲述,全班34名幼儿有75%的小朋友故事情节非常完整,只是有些词语被同义词代替,而且在讲述故事中会自觉不自觉地把对故事形象的理解体现在表情、动作和语言、语调上;第三、在迁移文学经验上,幼儿虽然还不能很自觉地运用文学语言讲述生活中美的事物,但能生动讲述提供的实物和情景,能以文学形象调节自己的行为,如别人遇到困难,会主动地帮忙(迁移《雪孩子》的形象),遇到被人欺负的小朋友会“仗义相助”(《会滚动的汽车》的木筒形象的迁移)等等。

  总结整个探索过程和所取得的成绩,我们也有很多体会:我们的探索活动是全体教师在不断的学习、探索、分析、交流、总结过程中进行的,虽然教师在文学美育活动中也获得很多得审美享受,但要使每个教师都能充分认识和利用美育资源有效地落实于孩子身上,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探索中我们发现,坚持按作品中的道理理性灌输给孩子的想法和做法还不少、鉴赏能力和组织活动能力不同步的现象还很多、不求甚解地引导孩子滥用词语的现象也不少,而孩子迁移文学语言表达美的情感和感受的能力还很不足,这些都需要我们进一步理解审美教育的含义,不断提高文学鉴赏能力,了解文学审美特点和审美特质,需要我们整合其他教育内容和手段,合规律合目的地引导幼儿进行文学审美活动,引导幼儿迁移文学作品的典型形象去感受“生活无处不飞花”。

  参考书目

  1、楼必生、屠美茹合著、学前儿童综合艺术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10

  2、童庆炳主编、文学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9

  3、刘晓东、儿童精神哲学、南京师范大学、1999、12

  4、蒋孔元、朱立元主编、美学原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0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