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文学中的华人空间论文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8-10-14

  一、第二代华裔作家

  根据美国国家人口调查统计局的规定,第二代移民指的是在美国出生的移民子女,其父母至少一人来自国外。第二代的华裔作家就是美国的第二代移民,他们生在美国,接受的是美国文化教育,注重自我和个性。正如尹晓煌所说,他们一方面接受美国文化教育,另一方面又深受其父母所代表的中国文化的影响,这种从一出生就开始在文化冲突中成长的经历使得他们对自身、对唐人街的认识更加深刻。尤其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华裔文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开阔(尹晓煌,271)。60年代的民权运动、女权主义运动、特别是1965年通过的新移民法案,对华裔作家的创作产生了巨大影响。这一时期的第二代移民的华裔作家往往不同于以黄玉雪为代表的华裔先驱作家,他们不再竭力展示唐人街的异国风貌,也不再抒发他们对美国文化的向往。相反,他们试图真实再现华裔美国人的生存状态和身份困境,从而为读者建构一个存在于异域又保持些许本色,充满矛盾的唐人街。而作家贯穿作品始终的情感和态度也不同于早期华裔作家,他们不再以一种一成不变的眼光看待唐人街,他们的思想是灵活的、多面的、深刻的,一种更为包容开放积极发展的观念在他们脑中形成。

  二、第二代华裔作家对唐人街的空间再现与空间建构

  第二代华裔移民作家虽然继承了早期华裔作家所关切的中美文化冲突和融合问题,但是他们对待中国印象、中国文化的情感和态度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的情感变化体现在对唐人街的空间再现中,他们在刻画唐人街的时候,实际上是在构建一个“第三空间”,试图通过这个空间来缓和中西文化的冲突,找到一个适合华裔族群定位民族身份的平衡点。这样,唐人街因其强烈的政治历史内涵而成为“第三空间”。它绝非是简简单单的曼哈顿或者其他街区的一角,它也不仅是美国华人成长奋斗的地方,它既见证了中美意识形态的冲突与融合,又包含了华人在异国他乡探索身份的历程。爱德华索雅是最广泛使用第三空间概念的后现代地理学家,他提出的第三空间把空间的物质维度和精神维度均包括在内的同时,又超越了前两种空间,而呈现出极大的开放性,向一切新的空间思考模式敞开了大门(陆扬,31)。唐人街不仅是华人聚居生活的社区和华人在美国社会中求存的空间,它还是一个开放的新的空间。在这个新的空间里,学者们可以研究文本中的空间及空间隐喻背后的文化、历史、民族身份和权力等多层次逻辑关系。从《骨》、《女勇士》,不难发现,唐人街的历史意义在于它是华人远渡重洋追求美国梦过上新生活的跳板。虽然多数华裔作家主张淡化华人的文化身份,试图消解中美文化的冲突和对立,但是在华人奋斗的过程中,身份的界定时刻困扰着他们。他们的小说反复展示了两种文化的斗争与融合的过程:从一开始的盲目崇拜美国文化和价值观念,彻底抛弃民族文化的极端行为到后来对民族身份的思考和文化多样性的肯定的理智态度。伍慧明的处女作《骨》正是这样一部小说。作者通过小说叙述者莱拉的视角,向读者展示了唐人街的空间特征。莱拉三次穿越唐人街的经历实际上也是作者认识唐人街的过程。第一次再到唐人街,是为了告诉继父利昂她结婚的消息。在三藩公寓等待他的时候,莱拉看到这个所谓的“我们新的中国”狭窄、破落、寂寥;在唐人街中心广场等利昂的时候,莱拉看到依旧是肮脏、懒散和不修边幅的人群(王哲,116)。显然,这时的莱拉是以一个局外人的眼光来审视唐人街的,她像大多数的白人一样把这个华人聚居的地方视为落后的代表,她的鄙夷之情是掩饰不了的。莱拉第二次驾车回唐人街是在安娜跳楼后不久的一个清晨。家庭的变故让莱拉开始仔细审视自己亲人生活的街区。这一次莱拉没有看到唐人街破旧不堪的一面,她眼中的唐人街是清新、活泼、充满生机和希望的。第三次经过唐人街时,莱拉坐在梅森的车回鲑鱼巷以观光者的身份看着这个美国化了的街区,这时莱拉的心情是复杂的,眼前繁华的景象掩盖不了唐人街百余年来被改变的被挤压的事实,她不再去想那些关于根的问题,她只想回避这个问题,去迎接更好的生活,但心里始终没有忘记它离开它。莱拉对唐人街的情感从一开始的鄙夷到后来的认同再到最后的回避,是一个彷徨者渐渐成熟的过程,这也体现了作者对唐人街认识的深入,情感的变化:从最初把它当做一个需要逃离的破旧的牢笼到后来把它视为寻根之地。伍慧明这种以变化的、多面的眼光理性看待唐人街,试图理解唐人街背后隐含的意义,就是在构建一个“第三空间”的过程。在第三空间概念的关照下,文学空间既不是某个实际存在的现实空间,也不应仅仅是对现实空间的模仿、再现和表现。它是文学作品中各种社会关系的集合,文化是这一集合的焦点。这样一来,文学作品就不再是像镜子一样折射或者反映外部世界,它同时也提供了认识世界的不同方法,揭示了一个包含地理意义、地理经历和地理知识的广泛领域。本文来自于《安徽文学》杂志。安徽文学杂志简介详见

  唐人街在第二代移民作家的笔下就成了一个人们认识美国华人的领域,一个抽象出来的中国文化与美国文化交融的“第三空间”。这样定位唐人街与后殖民语境中的“第三空间”概念不谋而合。根据霍米巴巴的说法,“‘第三空间’就是一个被书写出来的模糊、混杂的地带。‘第三空间’并非是差异的或抗争性的立场位置的大结合,相反它既非这个也非那个(我者或他者),而是之外的某物。虽然它是无意识且不确定的,人们也可以通过经历‘协商互相矛盾的对抗性事例’来构建‘第三空间’”(Bhabha,34)。这种把唐人街抽象化的倾向实际上也解释了新一代华裔移民逃离唐人街的现象。汤亭亭的《女勇士》中再现的唐人街是“一个群鬼环绕的世界”,生活在唐人街的新一代不仅要承受“洋鬼子”的鄙视,而且要遭受父母们强加于身的“中国禁忌”(蒲若西,56)。这种把唐人街抽象化的心理正表现了新一代华裔移民对唐人街空间本身情感的弱化。相反,他们强化的是唐人街背后的中国文化和华裔的历史,也是唐人街在面临美国主流社会冲击时的矛盾和妥协。他们不再直接发表对唐人街的态度,他们只是通过文字和想象构建新的唐人街。诚然,第二代华裔作家不像早期华裔作家那样大都在中国生活过,他们对于中国的了解往往是根据父母讲述、历史资料以及西方媒体的报道,所以他们对于中国文化的呈现难免会有失偏颇。但是,他们以自己独特的视角解读中国文化,并把各自对遥远的中国的想象变成文学,为世界人民了解华裔的心理提供了绝好的素材,为无数历史文化文学研究者建构了一个属于认识美国华裔的“第三空间”。四、结语综上所述,处于美国背景中的华人空间———唐人街空间本身是历史的变化发展的,它在华裔作品中也以不同方式存在,作家对唐人街的情感经历的曲折变化也在作品中一一呈现。新一代移民作家随着民族意识的觉醒则更加理性,他们对唐人街的认识不再随美国主流社会的导向而转,对美国文化也不是盲目崇拜,伍慧明和汤亭亭就是这一类作家的代表。随着唐人街被同化的历史,她们不再热衷描写那些现代化的美国元素,而是从民族历史根源的高度,试图构建一个属于认识美国华人的唐人街,一个超脱于地理意义的“第三空间”。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