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论文之尊重文学的自然品性体现文学味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7-10-18

  读了列夫·托尔斯泰《论创作》一书(漓江出版社,1982年11月第一版),对文学有了更新、更深的领悟——

  文学,就像大地上的植物一样,也有着属于自己的生长品性,其萌芽、拱土、拔节、抽穗、开花、授粉、座胎、结果,都是个自然而然的过程,你即便是作者,也不能人为地颠倒生长的时序、主观规定它的内在节律和基因组成。

  譬如小说,它是靠细节和情节长成的物种,作者只能依情势给它锄耪、施肥、浇灌,你只能跟在它后面,按照它的引领,走向季节的远方。所以,细节和情节之外,都是逆生的动作,会导致“种性”的变异和“生长”的中断,你之所写,就不再是小说了。

  托尔斯泰说,你在写小说时,不要总是大谈学问,进行训诫,不要按照自己的意志随便打断和歪曲小说的情节,这是迷途,会让你走向歧路和死路。情节是小说世界“唯一的光明照临”,它足以照亮致远的路径。它给你指引的,是叙事的平衡和自然,是艺术与生活的和谐相处,即合理性。

  恩格斯在读了小说《旧与新》后致信作者考茨基,认为他对盐场工人的描写,与他在《斯蒂凡》中对农民生活的描写一样出色,成功之处,就在于考茨基对“两种环境的人物”的刻画,使用了符合情境的、虽“平素”却准确的细节,让人物自己脱颖而出。紧接着,恩格斯感慨道,德国、俄罗斯和挪威有许多优秀的小说家,但他们却很少写出优秀的小说,究其原因,是他们太喜欢用小说表达他们的政治倾向,把自己的“意图伦理”硬塞给读者。表达有倾向,也是可以的,但是倾向应该从场面和情节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而不是特别地把它们“指出来”。

  托尔斯泰是文学家,恩格斯是哲学家,但他们都同时指出了小说的成功,根本的,是要靠“情节”(细节)的支撑。我的出发点,不是要倚重经典作家的权威性来阐释自己的小说观,而且这样的观点也是老生常谈,是基本常识,我是以此来验证:细节和情节,是小说这个“物种”的本质特征,是客观存在,因此小说家的写作,也要有唯物主义的观点,要尊重文学的自然品性,而不能自恃高明,随心所欲。

  文学既然有自己的自然品性,作家就应该有细心观察、耐心等待、顺势捕捉的功夫。

  文学本身,包括它的描写对象、表达对象,甚至揭示对象,因都有着属于自己的萌芽、拱土、拔节、抽穗、授粉、座胎、结果的自然过程,就要求我们的作者,要谦卑而耐心地观察这个全过程,在凝聚了足够的感情、积聚了足够的经验、获取了足够的体验、受到了足够的刺激之后,即外部的作用已化为内在的能量,到了不吐不快的时候,才可以动笔。一如托尔斯泰所说,“心头自然而然地想创作(是好的),但是,只有到了欲望无法祛除、像是喉咙里发痒,非咳嗽不可的时候,方可放手去干。”

  这里所说的足够的经验、足够的体验,是指对外部事物完整的把握和全部的感受(“烂熟于胸”),而不是侧面、截面,更不是一隅、瞬间和片段。粮食酿酒是个复杂的过程——浸泡,入酶,发酵,生成醋酸,最后才变成乙醇(酒);海水制盐也是个长期结晶的过程——先引入海水,然后过滤除去杂质,阳光蒸发,初为水碱,最终为盐。乡下也有民谚,出水才看两腿泥,拔出了莲蓬才带出了藕。种种例证,都为了说明一点:不进行细心观察、耐心等待、顺势捕捉的仓促创作,往往失去了文学的自然品性,即帕斯捷尔纳克所说“准确性”的表达,所呈现的往往是事物的中间状态或片段,是醋而不是酒,是碱而不是盐,是莲蓬而不是藕。

  同时,认识事物、感受事物的阶段性、局限性,也规定了我们的写作者不能、也不可能当下就能进入到事物的内里、做出“准确的”意义判断。

  痛饮清泉时,人无暇大喊大叫;吞咽食物时,人顾不上说稻优黍鄙;久旷相见时,只能奋不顾身地做爱……泉水之甜、食物之美、性爱之妙,能够娓娓地道来之时,都是在餍足之后。

  也就是说,文学的反应,相对于生活本身来说,有“滞后”的品性,正如汪曾祺所说,耐得住品味的小说,写的都是“回忆”。所以,写作者不能跑到生活的前面,任性地指手画脚。这个“不能跑到生活的前边”之说,就是托尔斯泰和恩格斯所说的,小说要把生活的真相,用相应环境中的情节和细节自然而然呈现出来,而不要概念(主题)先行,人为地说出来。

  即便是“同步的”反映,在托尔斯泰看来,也是有害的。因为人有“流动性”,客观世界有“复杂性”。他以人作譬,“同一个人,时而是恶棍,时而是天使,时而是智者,时而是白痴,时而是大力士,时而是绵羊一样绵软而弱小的生物……”而“同步的”反映,只选取事物和人现在时的这一点、这一面,又怎么能反映全貌、刻画出“这一个”?

  说到底,文学的美妙和高贵,就在于能“清清楚楚地”表现出人的流动性和世界的复杂性,所以托尔斯泰语重心长地说:“文学(艺术)是一项伟大的事业,对她不许开玩笑,或者抱着文学之外的目的(而不尊重它自身的品性)。”

  依着他的逻辑,作为写作者,对文学的敬重,表现为一个最基本的态度,即:要始终听从文学的召唤,清醒地知道,文学要求我们怎么做、做什么,而不是我们强迫文学怎么做、做什么。

  托尔斯泰1887年在读了小说《乡村节日》后致信它的作者茹尔托夫说道,您是个庄稼人,又是一个诚实的人,而且有着丰富的乡村经验,但您却不做忠实的呈现,而是用力写旅行的梦境。为了显示高明,玩弄辞藻,炫耀技巧,营造了浓郁的“文学味”,甚至还有了讽刺小品的味道。而小说本身,却没有扎实的内容,也没有多大意义,是冷漠的写作,我不喜欢。

  “文学味”是个让人触动的说法。

  通读托尔斯泰的这封信,始知,他所谓的“文学味”,是指作者不按照文学本身的规律进行创作,而是以报纸杂志的选稿倾向、评论家的审美趣味和作者自己的主观好恶(其中也包括读者的阅读时尚)为立足点,让创作服从于“小圈子”、文学界人士的价值取向,努力写出让这些人认为好的作品。因此,农民出身的茹尔托夫怕别人说自己“土”,就努力辞藻、拼命炫技、刻意编造,以牺牲朴素而宝贵的农村生活感受和积累为代价,以“媚雅”的姿态攀附到文学界设定的标杆上去,“你看,我也高明,我也文学!”

  所以托尔斯泰认为茹尔托夫的创作彻底失败了,因为他对“文学味”的过分追逐,使他远离了生活的真味,他制造了虚假的文学。

  观照当下的中国文学,也充斥着过量的以“文学味”为特征的文学。

  譬如我们的乡土文学创作,一写农村题材的小说,为了凸显批评界看重的“批判性”、“先锋性”、“超验性”,就不管土地是个“巨大而神秘的存在,它厚暗无涯,有无限的可能性”的这个基本特征,也不管在土地之上,“它既可藏匿什么,也可呈现什么,绝不像阳光下的物事,泾渭分明、一目了然——因此,温柔与坚硬,明亮与暧昧,恩情与仇怨,贞淑与猥亵,大度与褊狭,忠诚与反目,高贵与卑下,微笑与血泪……是相伴而生的;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物与物之间,也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而是不此不彼、既此既彼”这一基本的土地伦理,而是无限放大对抗、夸大丑恶、渲染畸形趣味。一些被批评界吹捧的作品,把决定中国当代乡村走向的复杂因素简化到只有“官民对抗、家族情仇”,农民群体本身对土地的作用被完全忽略,好像他们是毫无自主性、创造性,任人摆弄的提线木偶。

  还有我们的所谓大地散文,更有“文学味”的不遗余力地体现——

  忠实地描绘大地物事、乡村情感的散文,被批评界认为品格低下,是“匍匐于乡土、醉倒于村俗”的原始体现,于是推动着作者远离乡土,走进书斋,用西方的哲学、主观的“主义”,在纸上规定中国大地上的生长。自然的山水、林木、花卉、谷物,在他们看来,太清冷、太杂沓、太寡淡,太缺少故事,太缺少传奇,因而就太缺少文学味,必须打碎、重组、嫁接、夸张、渲染、哲学、人文、辞藻、弄玄、魔幻,写观念上的乡土,“我心中的”乡土。于是,一路大散文开来,写出了一大批太像“大地散文”的大地散文,自己不断喝彩,也逼着别人跟着一起喝彩。

  因为这些大地散文中的乡土物事,与真实的生物形态、情感状态、伦理品相相去太远,是转基因,是伪民俗,是虚假的情感,是不经的哲学,如果按图索骥下去,吃了会中毒,看了会目盲,品了会乱性,信了会失序……因为有这样的认识,对这类散文,我本能地抵触。

  换言之,对“文学味”太浓的作品,因为它背离了文学朴素而真实的自然品性,我们应该像托尔斯泰一样,保持最起码的警惕,并理直气壮地说:我不喜欢。

[优秀论文之尊重文学的自然品性体现文学味]相关文章:

1.论文学的权威性优秀论文

2.经学的比兴与文学的比兴(1)

3.一个经典文学的经典案例之介绍

4.文学的指向的论文

5.文学的“文道精神” 论文

6.文学教育与文学应试之矛盾小论文

7.比较文学的文学性分析

8.英国荒岛文学的“文学定位”

9.文学的终结与文学性统治论文

10.古代文学优秀论文选题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