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译论的特质及认知态度(3)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7-01-29

  对传统译论论说方式的肯定和守护还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前文说过,中国传统译论是同翻译实践紧密结合的。这种饱受当代学者批评、被认为是“对翻译实践的没完没了的技术分析和肤浅的价值判断”(Wang,2000:40)的文字看上去的确不那么“理论”和“学术”,但因为这种文字直接来源于实践,没有相当的翻译训练和经验是写不出来的,这无形中就是对译者的一种驱策。传统译论背后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重视实践、不尚空谈的传统,这一点,我们考诸历史,就会看得十分清楚。恐怕所有人都必须承认,中国历史上几次大的翻译运动发生时,并没有时下令人眼花缭乱的各种翻译理论,但历朝历代的翻译家留给我们的翻译精品不计其数,至今仍是我们重要的文化资粮。不妨试想一下:如果当年的佛经译家们整日钻营各种名目的翻译理论,他们还会给我们留下卷帙浩繁、文字优美、内容博大精深的佛经文学吗?反观今日,理应成为翻译主力军的高校外文和翻译教师在时风的驱使下,不得不将主要精力投入到对各种翻译理论的研究中,并以发表、出版达到一定“理论水准”、“学术含量”的文章、著作为最高追求,而自身的外文、翻译技能和实践则无暇多顾。这种局面不改变,中国的翻译事业令人忧虑。

  成中英(1991:296)先生有感于中国学术界的现状,说过这样一番话:“中国的知识分子,在西方哲学的激荡下,往往容易陷入无所适从、进退失据的境地,不是把传统贬斥为明日黄花,已无所用于世;就是既未经深思熟虑,又缺乏适当的扩展视野,便盲目地致力于维护传统。”成先生这番话完全适用于今日国内的翻译理论界。笔者认为,在如何对待传统译论这一问题上,我们固不可妄自尊大,固步自封,但也不必妄自菲薄,在外来文化面前抬不起头。

  须知,如果我们没有自己的根基,对自身传统的价值和特色缺乏信心,我们就很容易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迷失方向,成为盲目的追随者。当然,我们也绝对不应该成为文化保守主义者,拒绝同外部的文化系统进行交流和碰撞。正确的态度应该是:在承认并保守自身文化精神和价值的基础上,以开放、积极、平等的心态同其他文化系统进行交流,取长补短,互通有无,从而不断延伸自身的理论空间和理论视野,不断丰富自身的理论内涵,形成不同文化系统的良性互动,在翻译理论这一平台上构建人类不同文化精神的共通世界。

  参考文献:

  [1]成中英。论中西哲学精神[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1.

  [2]方梦之。译学辞典[Z].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3]冯友兰。中国哲学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4]郭建中。回顾与展望:中国翻译界10年大辩论(1987-1997)[C].张柏然,许钧。面向21世纪的译学研究[A].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5]何刚强。英汉口笔译技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6]孔祥立。对中国传统译论几个问题的再思考[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3(1).

  [7]罗新璋。我国自成体系的翻译理论[C].罗新璋。翻译论集[A].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8]吕俊。目前我国译学研究的困境与出路[J].上海翻译,2014(3).

  [9]牟宗三。政道与治道[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0.

  [10]司显柱。对我国传统译论的反思[J].中国翻译,2002(3).

  [11]唐君毅。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12]王秉钦。20世纪中国翻译思想史[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