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以来北京郊区型农业的变迁状况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7-01-29

  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北京史研究大多限于从社会近代化的角度探讨北京城中的人、事、物,很少关注京郊农村。农业经济史研究多以华北作为大经济区来考察,也并未体察到城郊农村与其他农村的区别。通过阅读民国时期大量针对北平郊区的高校调查,笔者发现北平郊区独具特色,郊区农业在城市辐射之下,具有与其他地区农业不同的特征,即"郊区型农业".

  郊区型农业也称城郊农业。20世纪30年代的日本和20世纪50年代的欧美早已开始"urbanagriculture"的研究,国内学者多将其译为"都市农业",它不仅包括城郊农业,也包括市区内零星分布的农业。国内学界对都市农业概念的起源,以及都市农业与城郊农业两个概念的异同仍存在争论。[3]

  20世纪80年代初,郊区型农业开始进入中国学者的研究视野,[4]并很快受到政府重视。1984年,配合实施"菜篮子工程"建设,万里副总理在中央农业会议上正式提出郊区型农业概念,强调"大城市郊区要发展'郊区型'农业,可以少种粮食甚至不种粮食".[5](P49)随后,郊区型农业进入实践阶段。此概念发展至今,大致可以将郊区型农业的特点归纳如下:①为城市生产和生活提供必要的物质和设施。②服务于城市的生态环保特性。③农产品商品化。④农业产业化集约经营。⑤具有一定的城市生活模式。这些特点决定了该农业形态相对独立,既区别于乡村地区的一般农业,又在各大中城市的郊区具有共同性,是农业现代化的先导。[6]

  目前官民均很重视的"郊区型农业",往往被史学同仁忽视。[7]

  难道中国历史上没有郊区型农业吗?如果有的话,这种农业形态的存在状况如何?近代以来的变化趋势怎样?这样的变化趋势是怎样造成的?它给后人留下什么启示?为解决这些问题,本文从民国京郊民众的角度,解读农业三要素:资本、劳动力、土地,分析郊区型农业的特征;再通过对民国时期政治、经济等大环境的分析,明晰北京郊区型农业的变迁状况。

  一、特色耕地类型:以园田、水田为例

  北京是元、明、清三代都城,是全国政治文化中心,消费水平相对较高。北京郊区农业为满足北京城的需求,形成了土地利用集约化程度较高的耕作模式。例如,"秧畦"或称"洞子菜",[8](P43-44)即今日所谓的温室种植,向北京提供菜蔬;华北少有的水田,向北京提供稻米;此外,还有各色果园、花卉种植等。本文所关注的北京西北郊主要以蔬菜和水稻的种植为特色。园田出产各类蔬菜;"秧畦"是更专业化的园田,在冬春之际为生产反季节蔬菜育苗。耕种园地需要大量施肥,受运输条件限制。农人赶着大车去北京城门卖菜、买肥或拉黑土,如若一天之内不能打来回,人畜便需要在外住宿,成本过大,所以距离城市20多里以内的农村才有经营较大园田的。[9]

  水田主要种植水稻,受地表径流影响较大。西郊得益于三山五园,玉泉山水引入京城,引水道两旁就是京郊水田的主要分布区,距北京城不到20里。本文分别考察园田和水田的耕种成本和收益,并与普通旱田比较,从中可以看出这两种耕地类型的特点。

  1.园田:"一亩园十亩田"京郊园田在明清时期已有发展。当时北京城内外有很多规模不等的官、私菜园,"蔬菜的温室栽培技术在清代北京仍很时兴".[10](P305)民国以后,官产逐渐私有,但郊区的园地种植仍然普遍,菜蔬多销往广安门菜市。

  园田是旱地的一种,但种植的作物和方法均与种庄稼的旱地有别,园田的投资成本、收获多寡也与普通旱地不同。冉村处于颐和园以西,属于西郊蔬菜种植最发达的四季青蔬菜种植区,是种植"秧畦"较著名的村落,下面即以冉村为例说明园田与普通旱地的区别。

  就地价比较,1937年卢沟桥事变之前冉村园地的价格多出旱地价格1/3,之后涨到了旱地价格的2-3倍。1937年每亩上等园地值80元,每亩上等旱地60元;1941年物价上涨后,每亩上等园地值350-400元,每亩旱地150-200元。[8](P34)[11](P70)再看人工。一般每人能耕种旱地20亩,而仅能管6亩园地或2亩秧畦。农民口头有"一亩园十亩田"的说法。因此,种菜的村子吸引了许多"从山东河南一带迁来的"长短工。[11](P23)就工资而言,从1929年[12](P11)、1939年[11](P57)和1941年[8](P52)对农工工资的调查来看,无论物价涨跌,园地工人的工价总要高过旱地工人近一倍。园地还需要诸如瓜长班、韭菜把式等特殊技能的工人,其半年的工资就已经高过旱地长工一年的工价。[11](P57)综合农工数量和工资,普通旱地、园地、秧畦所需人工成本之比大致为1∶5∶20.

  园田的肥料也比旱地用得多。旱地肥料多是农人自己制造之牲畜粪和灰土肥,园田则需要大量大粪,除村民自己制造外,多是从北京城门各粪厂或兵营购买。大粪的价格,例如1939年为每百斤1元左右。旱地每亩约用七八元肥料,园地约30多元,秧畦每畦就要约20元的肥料。[8](P47).按照"每一亩地普通可以打上六七个畦"计算,[8](P44)一亩秧畦大约需要120-140元的肥料。此外,城市里的黑土用大车运回来就是好的肥料。[11](P52)而且园田耕种"多施肥料得多浇水,不然庄稼长不好,是两重的劳力".[8](P47)可见,旱地、园地、秧畦的肥料施用比例大致为1∶4∶17.

  综上所述,园地经营所需成本远远高于旱地。除去土地成本,每亩园田的投入比旱地多出约4倍。若耕种秧畦则成本更高,几乎达到普通旱地经营的10倍。所以园田经营除了受土壤质量、与城市距离以及灌溉水源的限制外,也受到资本投入的限制。因而当时"不及十亩地的人家差不多是种菜园,二十亩的人家,菜园和旱地各半,正二月的'秧畦'只是地多人的买卖,地少的没有这许多本钱".[8](P22)再看收获。据1941年调查,"园地百余元,旱地数十元","平常秧畦每亩能获利六七百元,除人工资本外还有三百元上下".[8](P30、41)园地种植蔬菜,每年最少有三期收获,能赚到400元左右。秧畦是在冬春季节采用"大棚"育苗,出产的蔬菜比普通的要贵20倍。[8](P43)天暖之后种秧畦的农户再继续种园田,每年能获利1000元左右。普通旱地在京郊多实行两年三熟的轮作制度:"1.第一二年种玉米,小麦,晚玉米;第三四年种高粱糜子。2.第一二年种玉米小麦,麦碴白薯,第三四年种谷子棉花。3.第一二年种糜子,谷子,第三四年种高粱,麦子,萝卜。4.第一二年种高粱,大麦,晚玉米,第三四年种棉花,豆子。这些种法,他们不知道为什么应该如此,只知道不如此便'不行'."[13](P36)笔者采用1940年的亩产量和1941年8月农作物的市价,以第一种轮作方式对普通旱地的亩产进行计算,如表1:

  亩产量数据采用孔祥莹。某村大农与小农农业经营之比较[D].燕京大学法学院经济学系学士毕业论文,1940,页12.1石=10斗=100升=180市斤。其中,孔祥莹的小麦和玉米亩产数据与徐秀丽(中国近代粮食亩产的估计---以华北平原为例[J].近代史研究,1996(1)。)研究所得的华北农作物亩产数据相类。但是,孔祥莹缺少晚玉米的亩产数据,一般晚玉米的产量略低于玉米,此处晚玉米产量仍采用玉米产量计算。

  市价数据采用廖泰初。一个城郊的村落社区[Z].首都图书馆北京地方文献,1941,页64.廖泰初的资料缺少糜子的市场价格,由于高粱和糜子都是旱季作物,笔者在第三、四年的轮种中,均采用高粱的数据。孔祥莹调查之高粱亩产较1935年杨汝南和陈聚科等人调查的高粱亩产0.69石和0.91石要少。然而,1941年高粱价格畸高,平常年份高粱的价格应当不及玉米和小麦的价格。两相抵消,高粱每亩所得银元数当与寻常年份相类。参见杨汝南。北平西郊六十四村社会概况调查[C]//.李文海。《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二编)·乡村经济卷(上)》。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9年,页289;陈聚科等人。前八家村社会经济概况调查[J].清华周刊,1935(43.1),页45.

  综上,旱地每亩年收入为35.937元,园地每亩年收入400元左右,秧畦每亩年收入1000元上下。普通旱地与园地、秧畦的收入比例大致为1∶10∶30.园田,特别是秧畦,投入、产出均高于普通旱田。园田专业性强,是高度商品化的农业,具有劳动、资本、技术密集型和规模化的特点。

  2.水田:远近驰名的"京西稻"京郊地区的水田自清代中期开始由官府开发,[14](P294-301)集中在昆明湖下游,主要种植水稻,西郊的"京西稻"远近驰名。[15]水田还产慈菇、荸荠、菱角、莲藕等作物。种稻最著名的是六郎庄,"耕地中大部都是水田,旱地的农作物如玉蜀黍、高粱几种只是种在土阜矮丘等地方,为玉泉水和洋井水所灌溉不到的".[16](P15)水田地价由灌溉水道的上下游而定。西郊六郎庄"悉当昆明湖吐口,所谓'上水田'是也。水在湖中蒸晒已久,水性较温,不惟宜于禾稼,冬令亦不甚冻。下流各地名为'下水田',水性即冷,且时有缺水积水之患".[17]洋井也能灌溉水田,但是当地农民认为"洋井的水较凉,同时水质也不佳。因此不但影响收获较晚,而且减了庄稼的成色".[16](P29)1934年调查的昆明湖下游水田价格,每亩上等水田值120-200元不等,平均157元;每亩中等水田值100-160元不等,平均118元;每亩下等水田价格在80-120元之间,平均90元。[17]

  相较于园地和普通旱地,水田的地价为园田的2-3倍,比起普通旱地而言则更是3-6倍有余。耕种水田还需要大量人工和肥料。平均需肥量旱地与水田之比为1∶3.4,人工费为1∶5.[17]故而,农人称"水田要肥料,资本大,而且时间花得多".[18](P19)对人工的大量需求也吸引了外乡人来此谋生,以山东的较多,时人称之为"山东客".他们依着津浦铁路方便的交通,常常是整年都在市郊,春节则回乡过年。[16](P72)水田的收获也更多、更稳定。据1934年所调查之成本占收获的百分比,水田为88%,旱田是173%.[17](P33)很明显旱地赔累不堪,水田却仍有收入。该年是郊区水灾较重的年份,低洼的旱地出现了多次播种而颗粒无收的局面。该数据"纯为计算上的数字,非农民即赔出如许的金钱在成本项内,所需或为自己的肥料,自己的人工,种子则买者尤少;但为计算计,却不能一一按买价核算".[17](P31)由于水田水的来源主要靠泉水、河水与洋井水,因此"从未因雨量大小而形成旱涝之灾",种水田的农户并不很关注每年的雨量。[16](P27)水田的亩产量较旱田高,按上等田的亩产量,玉米多为每亩一石,水稻则近三石。[19](P282-283)稻米的售价也高于玉米等旱地作物,如1924年、1925年的平均市价,玉米每斗0.7元,稻米则为1元。[20]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