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传播与接受角度认识苏词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7-01-29

  东坡词在词史上的重要地位,学界早有共识,过去所论,无非三方面:第一,题材拓展:“东坡词颇似老杜诗,以其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也”,“词体到了他手里,可以咏古,可以悼亡,可以谈禅,可以说理,可以发议论……这是词的一大解放”;第二,风格转变:“及眉山苏氏,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而逸怀浩气,超然乎尘垢之外,于是花间为皂隶,而柳氏为舆台矣!”

  以其清雄之风,一改之前的香软之态;第三,手法新变:“退之以文为诗,子瞻以诗为词,如教坊雷大使之舞”,“东坡先生非心醉于音律者,偶尔作歌,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弄笔者始知自振。今少年妄谓东坡移诗律作长短句,十有八九,不学柳耆卿,则学曹元宠,虽可笑,亦毋用笑也”。上所论皆不差,但仍觉不够深入,众所周知,词的本质是音乐文学,兼具音乐与文学二重属性,促使词体由依附于音乐的歌词唱本,转变为独立文体之文学读物,才应该是苏词的革新意义所在,这种转变的结果,即上述三方面表现出的新变。促成苏词出现上述转变的原因很多,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与苏词的传播,尤其是苏轼如何传播自己的词相关,所以,有必要从传播与接受角度认识苏词。换言之,传播学为我们认识苏词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一、唐宋词的主要传播形式

  探究苏词的传播问题前,有必要对唐宋词的整体传播形式进行宏观梳理。一般认为,在当时,唐宋词的传播形式主要有两种,即李剑亮所言:“书面静态”和“口头动态”形式,这种看法大体合理,但还比较笼统,我们可以根据传播环境、对象、媒介细分为五类:传唱、传看、题壁题画刻石、结集和买卖。

  首先,传唱情况。最初,词作是配合胡夷里巷之曲演唱的歌词,音乐消费是其基本存在形态,所以,传唱也是词作早期的主要传播方式。唐宋词的传唱环境主要有宫廷、公私宴会、军营、市井。宫廷是词乐消费的重要场所,唐宋宫廷历代皆用唱词的记录,历史记载,唐中宗时:“侍宴者递起舞,并唱《回波词》,方便以求官爵,给事中李景伯亦起舞歌(《回波词》)……于是罢宴”。宋代“以小词为乐府,备之管弦,往往传于宫掖”,唐宋士人群体兴起,待遇相对优渥,公私宴集频繁,作为当时主要的娱乐消遣,词作遂在这些场合广泛传播,私人家宴如:“稼轩以词名,每燕必命侍妓歌其所作。特好歌贺新郎一词,自诵其警句曰:‘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又曰:‘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每至此,辄拊髀自笑,顾问坐客何如,皆叹誉如出一口”,张镃家“歌者、乐者,无虑百数十人”。公宴记载如:“(吴感)词传播人口,春日郡宴,必使倡人歌之”。

  歌妓是唐宋词传播的主要对象,而歌妓主要存在于市井勾栏瓦舍和青楼妓馆,所以,市井传唱成为唐宋词在民间的最主要传播方式,相关史料丰富,比如,《能改斋漫录》载:“政和间,一贵人……作《踏青游》词……都下盛传”。军营也是唐宋词的重要传播场所,《旧五代史》载,庄宗曾为军队撰词以鼓舞士气:“(庄宗)雅好音律,又能自撰曲子词。其后凡用军,前后队伍皆以所撰词授之,使揭声而唱,谓之御制”。

  《邵氏闻见后录》载:“夔州营妓为喻迪孺叩铜盘歌刘尚书《竹枝词》九解,尚有当时含思婉转之艳”。综上,传唱是词作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传播形式之一。其次,传看也是词作,特别是宋词的重要传播形式。

  据《归田录》载,钱惟演“上厕所则阅小词”,这里“阅小词”即是传看。主动书写词作以送人,也是一种传看词的方式,比如,叶梦得《贺新郎》(睡起流莺语)一词乃“平日得意之作,名震一时,虽游女亦知爱重”。正因如此,“帅颍日,其侣乞词,石林书此词赠之”,至于士人之间以词相互酬唱寄赠,更是典型的传看,我们从一些词题中可以看得很清楚,比如,张先《劝金船·流杯堂唱和翰林主人元素》、《西江月·寄赠》,陈师道《菩萨蛮·寄赵使君》,沈唐《望海潮·上太原知府王君贶尚书》等,都有此特征。

  再次,题壁、题画、刻石等形式,因为其载体的相对固定,对存词和传播词,意义尤为重要。词话和各类笔记中关于题壁词的记载很多,比如,《渚山堂词话》载:“王昭仪题满江红词于驿壁”,周密有言:

  “尝得题壁《生查子》:‘愁盈镜里山……’盖魏子敬词也”。有些词题中也能找到相关例子,比如,卢氏《凤栖梧·题泥溪壁》、滕甫《蝶恋花·题长汀壁间韵》等。题画相对于题壁而言,更加灵活多样,其载体主要有书画、扇子、屏风等。这种传播方式,表现出强烈的“呈艺”性质。仅从词题上可以找到的题画例子便很多,比如,刘克庄《如梦令·题四美人画》、程武《念奴娇·题马嵬图》等。题扇如吴文英《最落魄·题藕花洲尼扇》、《朝中措·题兰室道女扇》、《清平乐·书栀子扇》、《燕归梁·书水仙扇》。题屏风如吴文英《浣溪沙·题李中斋舟中梅屏》。刻石以其传播载体的特殊性,在存词方面的意义,超过题壁和题画,很多词作的保存和校勘,即赖此传播形式,比如,陆游《入蜀记》载:“秀州花月亭有小碑,乃刻张子野‘云破月来花弄影’乐章,云得句于此亭”;又如,湖州墨妙亭刻前后六客词:“子野为前六客词,子瞻为后六客词,与赓和篇章,并刻墨妙亭”。一些词作的刻石传播详情散见于文集中,苏轼《题温庭筠芸湖阴曲后》云:“书此词而刻诸石”,李之仪《姑溪居士文集》介绍苏轼作《戚氏》:“令官妓随意歌于坐侧……图刻石”。

  另外,结集传播是词作繁荣之后的必然选择。根据词人、词作在集中的汇集、编选情况,可分为选集、别集、总集三类,唐宋主要有选集和别集和两种。关于别集,郑文卓认为:“词有专集昉于后唐和凝之《红叶稿》,而冯正中《阳春集》,李珣《琼瑶集》,皆其嗣响”,而明人王世贞曾云:“飞卿所作词云《金荃集》,唐人有集曰《兰碗》”,认为温庭筠才是最早有别集的词家。此外,五代可知者尚有韦庄的别集《浣花集》。宋人别集,比较著名者有柳永《乐章集》,晏几道《乐府补亡》,黄载万《乐府广变风》,仲殊《宝月集》,刘几《戴花正音集》等。关于宋人别集情况,可参王兆鹏先生的《两宋所传宋词别集版本考》。唐宋词选集极其繁盛,刘将孙《新城饶克明集词序》云:“乐府有集,自《花间》始,皆唐词。《兰畹集》多唐末宋初词。曾慥集《雅词》,近年赵闻礼集《阳春白雪》,他如称《大成》、称《妙选》,数十家”,可窥一斑。类似表述尚有张炎:“唐人则有《尊前》、《花间集》……旧有刊本《六十家词》”。我们今天可知的唐宋词选,尚有《家宴》、《遏云》、《聚兰》、《麟角》、《绝妙词选》等。

  直接以买卖方式消费词作,是一种特殊的传词形式。

  随着唐宋城市商业经济的发展,听词成为新兴的娱乐方式,消费歌词的现象,普遍存在于市井的瓦舍勾栏,比如,歌妓靠唱词,以声色娱人为生,在此消费过程中,词即以买卖的方式被传播。从一些史料可见,在词作的产生环节也存在买卖行为,比如,《郡阁雅谈》载,五代时期,李梦符:“卖其词,好者争买”,宋人笔记记载,柳永为歌妓写词,能获得丰厚犒赏,因此推知,宋初也存在词的买卖行为。

  二、苏词传播形式新变

  苏轼之前,词作的主要传播形式是传唱,典型例子便是柳咏词。从民间到宫廷都欢迎柳词,民间有所谓“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之说,在宫廷里亦如是,据说:“仁宗颇好其(指柳永)词,每对酒,必使侍从歌之再三”。柳永作词,目的也主要是写给歌女传唱。而苏轼改变了词作的传播情况,变为以传看为主,兼有题壁、刻石一类。虽然苏词在当时被“世所共歌”,但词的最初传播形式———传唱,并不是苏词的主要传播形式。从现有资料看,苏轼专门为传唱所作词并不多,此类词主要是早期在歌筵席畔所作,比如,《乌台诗案·与王诜往来诗赋》条载:“轼与王诜相见,令姨六七人出斟酒下食,数内有倩奴,问轼求曲子,轼遂作《洞仙歌》、《喜长春》一首与之”。总体而言,苏词的应歌属性并不像唐五代宋初词那么强烈。至于结集一类,从可知材料看,苏轼作品中只有诗集是生前有集,词集则无。

  苏轼传播自己词作的主要方式是在同僚朋辈间寄赠、次韵、和韵,这种传看形式,促使苏词脱离音乐束缚,转变为文学、文本,加速了“词之为体”的进程。

  首先,寄赠类。寄赠的前提是作者与接受者不在同一场合,就所寄之词的接受形式看,多是被阅读,而不是被传唱。苏词词题中明确标明“寄”者有16首。这些词大多被当成寄、收双方的交流媒介,类似宋初梅尧臣、欧阳修之间以诗代书的情况,所以,此类词作,在存在形式与实际功能上与宋诗已经接近。比如,苏轼《沁园春·赴密州早行马上寄子由》,彼时,苏轼离杭赴密途中,苏辙在齐州书记任上,苏轼在词中向苏辙讲述了路途之苦,回想旧时“共客长安”的情景,如叙家常,所以,施议对认为,这完全是“以词代书”,该词实是“一封家书”。另如,《八声甘州·寄参寥子》(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时苏轼在京师,参寥子在杭州。苏轼在这些寄赠词中表达对友人、兄弟的问候、怀念、关切,情深意挚,犹如一封封短信。从接受的角度看,这些词显然只能阅读,不可能用来唱,所以,文字的表意属性得到充分发挥,音乐属性则退居其次,甚或与音乐无甚关系。另外三首虽未标明“寄”等字样,但从词题仍可看出是较远距离的传阅词作:《水调歌头·欧阳文忠公尝问余:琴诗何都最善?答以退之《听颖师琴》……余久不作,特取退之词,稍加概括,使就声律,以遗之云》(昵昵儿女语)《哨遍·陶陶明赋〈归去来〉有其词而无其声。余治东坡……乃取〈归去来词〉,稍加概括,使就声律,以遗毅夫》(为米折腰)《满庭芳·元丰七年四月一日,余将自黄移汝,留别雪堂邻里二三君子。会李仲览自江东来别,遂书以遗之》(归去来兮)从苏轼书信《与李公择》可知,有4首回文体《菩萨蛮》也是被传看的词作:某启。杜门谢客,甚安适……效刘十五体,作回文《菩萨蛮》四首寄去,为一笑。不知公曾见刘十五词否?

  刘造此样见寄,今失之矣。得渠消息否?莘老必时得书,在徐乐乎?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