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儒家文化思想对现代教育管理的影响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7-01-29

  摘要:儒家文化的教育思想有着丰富的内涵,对现代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表现为:“仁爱”思想对建立现代师生交往模式的启示;“悟”的思想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儒家视学习为终身事业的教育理念”对现代教育的借鉴作用;儒家文化中“以学为乐”的思想符合现代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儒家的“实践教育”思想与现代教育所提倡的学以致用理念的一致性。

  关键词:儒家文化;教育思想;现代教育

  一、儒家文化中的“仁爱”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儒家思想作为一种精神思想,在不同朝代的应变、发展中表现出极大的生命力。这种生命力就是源于人的问题的精辟思想。如提出“仁者爱人”重视人际间情感的重要作用,主张“爱人”。所谓“爱人”,就是用仁爱,征服人心,协调人际关系,以保证活动的正常进行。如在《论语》中,全书一万五千余言,其中“仁”字出现了109次。“仁”作为“礼”的核心,其基本含义就是“爱人,与人相亲”。这种以心理情感为纽带,以情理渗透为原则,洋溢着浓浓人情味为形式的和谐人际交往方式,体现着高超的人性洞察力,对建立现代的师生交往模式,以情感进行教育起到巨大的启发性。

  “仁爱”在教育工作与教育管理中发挥作用,将人们引向管理目标,为实现教育目的服务的领域。孔子所倡导的仁爱,可谓达到了人性最高的理想境界,这样做的结果是最终形成了“求仁”、“求善”、“求爱”为方式,以情教育为特征的教育模式,这种教育模式也是体现了儒家“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而现代教育是重视人的个性张扬发展的教育,需要教育者对所有的学生“有教无类”,即没有差生的观念,对每一位学生都有“仁”,都有“爱”。仁爱让老师心中装着学生,在尊重学生之中时时怀揣着爱的和善与宽容,在宽容的心胸中给一次机会并不是纵容,让学生在浓浓的情感融融氛围中感悟与成长,让爱谱成理解、宽容、和谐的乐谱,这就是儒家仁爱思想给我们现实教育的最大启示。

  二、儒家教育思想中的“悟”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儒家教育思想中有关“悟”的思想,其最宝贵的历史价值就在于它立足于人,把教育过程建立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认为人是有理想有悟性的动物,教育过程重在启发人的悟性。它强调人的内心自觉在道德教育中要求有一个主动内化的过程,在教学中要求有一个积极思考、主动探索的过程,这些都反映了教育活动的客观规律,因而是值得肯定和继承的。但是,“悟”的前提应该是一种平等的师生关系,在互相尊重、民主平等、共同探讨的氛围中,人的悟性才会被激发,才会在“悟”中进一步体现出创造性的思维过程,这恰恰是传统儒家思想所缺乏的。在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要职责是“导”,教师以自己的学识、能力和人格魅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用心思索,而不是以角色权威强迫学生跟着走。尽管双方发挥作用的表现形式不一样,教师主“导”,学生则主动探索有所“悟”,但两者协同活动的前提是双方地位的平等;不平等的师生关系只会出现“导”得过分权威,“悟”得并不自由的局面。

  三、儒家视学习为终身事业的教育理念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与技术的创新将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且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知识与技术日新月异,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去接受新知识与新技术,以跟上时代发展的

  步伐。彼得・德鲁克说:“在知识社会中,人们必须学会如何学习。实际上,在知识社会中,学科知识可能没有学生继续学习的能力和他们继续学习的动机来得那么重要。后资本主义社会需要终身学习。为此我们需要学习的磨练。”知识经济时代教育的这一特点,与儒家教育理念具有相似之处,深入挖掘儒家文化中相关的教育思想,有利于我们顺利完成由学校教育到终身教育的转变。

  孔子言:“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他对自己学思历程的描述,通过这一描述,可以看出,在孔子的一生中,由十五岁“志于学”开始,到七十岁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而止,其人生境界不断提升,而其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一点,正是其终生“学而不厌”的结果。对于自己一生的学习态度与刻苦精神,孔子曾表述为:“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而且还言:“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这都是其终生求学不止的有力证据。因此,孔子对于教育或学习的态度,可以一言以蔽之曰:“朝闻道,夕死可矣。”对于教育的终身性,先秦儒家另一位著名代表人物荀子也曾有过阐述,他言:“学不可以已”,又言:“真积力久则入,学至乎没而后止也。”

  虽然儒家对教育或学习终身性的强调,主要是针对道德修养而言,与知识经济时代的教育内容尚有一定的距离,但不仅知识经济时代的教育,必须以道德的培养为其重要内容之一,而且儒家视学习为终身事业的教育理念以及实现这种教育理念的方式,对于我们在知识经济时代提倡终身教育,无疑具有极大的启发与借鉴价值。

  四、儒家文化中“以学为乐”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几乎任何一位受过学校教育的人都会认同这样一个基本的事实,即学习是一件苦差事。但在儒家典籍中却很难找到苦”字,反而到处充斥着“乐”字。以《论语》为例可以说明这个问题。在《论语》中,没有一个“苦”字,而“乐”字却出现了二十多次。在知识经济时代中,学校教育将被终身教育所取代,学习成为每个人终生的事情。在这种情况下,假如学习仍然是一件令人痛苦的事,那么,这种痛苦必将伴随我们终生。这样以来,不仅人生的质量将大打折扣,而且学习也不可能取得良好效果。当一个人把学习与自身的生命合一之后,学习就不再是一种异己性的活动,而是转变为了主体自身的内在要求,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由“要我学”转变为了“我要学”。这个时候,个人的生命将与学习相始终,活到老,学到老,达到了荀子所谓的“学至乎没而后止”的境界。孟子言:“源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有本者如是,是之取尔。”然而,无论是齐家治国平天下,还是承续中国传统文化慧命,都难免带有某种程度的功利性,只要带有功利性,就会产生“学习的异化”。那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儒家已经为我们提供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方式,即把家国天下之命运、中国文化之慧命与主体自身生命合一(此即儒家式的“天人合一”),当实现这种合一之后,齐家治国平天下与承续中国文化之慧命就成为了主体的本质要求,而为实现这一目的所进行的学习活动也就成为了主体本质的自我实现,“学习的异化”自然也就无从产生。因此,在知识经济时代,只要我们能够把文化生命、人类生命甚至于宇宙生命与主体自我之生命合一,那么,不仅主体的任何活动无不是以造福人类、普济群生为目的,而且为实现此目的所进行的学习,也会成为主体的本质性要求,成为主体实现自我、丰富自我的自由性活动。在这种过程中,不仅学习的痛苦荡然无存,而且主体还能从中获取无穷的乐趣。

  五、儒家的实践教育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从本质上讲,儒家教育是一种道德教育,而道德修养的最终归宿是道德实践,所以,向来儒家就非常重视实践。孔子以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之学”教授弟子,而“六艺之学”无不与实践相关联。在《论语》中,孔子讲“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显然,孔门学《诗》、学《礼》的目的在于“立”与“言”,而“立”与“言”则都是一种实践性的活动。荀子言:“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由荀子“学至于行之而止”的观点不难看出,道德实践是儒家思想的最终归宿。从某种意义上讲,社会便是儒家的学校,离开社会儒家教育无从谈起。孔子与孟子都没有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学校,他们教授弟子都是在人伦日用与生活起居中随机点拨。孔、孟的弟子有很多都是边做官边学习,像孔子的弟子子路与冉有,又像孟子的弟子滕文公,他们都是在具体的行政过程中不时向老师请教。因此,无论是孔子带领弟子周游列国,还是孟子带领弟子游说诸侯,这既是他们的政治实践活动,又是他们的教育实践活动。在儒家的道德教育中,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融为一体。虽然儒家教育主要是一种道德教育,其教育内容是以道德培养为主,教育目标是成就道德高尚且能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圣贤,这与知识经济时代的教育内容与教育目的有很大的差别,但有一点它们却是一致的,即它们都强调实践教育。

  中国文化能够历经五千年的发展,并以其博大精深孕育着一代代为中华民族振兴而奋斗的志士仁人,尽管随着时代的变化、社会发展、经济文化日益全球化,我们绝对不能全盘否定抛弃儒家思想在现代的价值。只要取其精华,剔除糟粕,将它置于现代科学和更加现实基础之上,吸收世界文明成果,自尊自强,把重视行为主体的自省自觉、自我约束与外在强制紧密结合,它必将绽放出新的光芒,对促进中华民族在21世纪实现伟大复兴将会发挥巨大作用,乃至惠及全人类。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