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梦”与“醒”的罅隙间——一种精神向度上的鲁迅小说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11
鲁迅小说之中,常常可见他的种种幻梦,然而透过纸背,那些字句经反复折射,又仿佛现出一个全然醒着的作者。“梦”,以及“醒”,这双重感觉凑成一条危险的裂隙,鲁迅长年徘徊于其中,并为此深深迷惑。

在著名的《呐喊·自序》里,鲁迅写道:“我在年青时候也曾经做过许多梦,后来大半忘却了,但自己也并不以为可惜。所谓回忆者,虽说可以使人欢欣,有时也不免使人寂寞,使精神的丝缕还牵着已逝的寂寞的时光,又有什么意味呢,而我偏苦于不能全忘却,这不能全忘却的一部分,到现在便成了《呐喊》的来由。”

非但于《呐喊》,鲁迅后来的诸多小说中,也划上了那不可忘却的“梦”之痕迹。

鲁迅也曾经以“梦”作为麻木、自欺或一种昏昧精神状态的譬喻,然而此处的“梦”却指向他年青时改造社会与改造国民的理想。鲁迅在青年时代做过医学救国的“梦”,也做过用文艺改造国民精神的“梦”,他称创办《新生》时的理想为“将来的好梦”,也称正在追求理想的青年为“也如我那年青时候似的正做着好梦”,这些作为理想的“梦”,因时代的挟裹而夹杂着强烈的启蒙主义色彩。

与“梦”相对,便存在着“醒”。梦不能做下去,便会醒来,理想破灭人就必定归于现实。而如鲁迅言,“人生最苦痛的是梦醒了无路可走”(1),而他在《呐喊·自序》中就是以在那“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铁屋子”里的“醒”者自居的,这带着“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的“醒”的绝望同样成了鲁迅小说的创作动因和表现对象,因此,与“梦”一样,“醒”也是鲁迅小说重要的来由。

鲁迅小说中“梦”与“醒”的交错状态首先就在于题材与主题。鲁迅在作品中也充满深情地写“梦”,如《故乡》月光下的小英雄和对后代“应该有新的生活”的希望,《伤逝》中子君与涓生自由恋爱幸福生活的愿望,笔调都清新动人,但鲁迅更多写“醒”,且即使写“梦”也表现出一种醒者的目光,使行文在“梦”终究要“醒”的不祥预感中流露莫名的感伤。然而更重要的在于,鲁迅小说不仅是对“梦”与“醒”的直接描写,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它们还提供了对“梦”与“醒”的问题进行形象思索的场所,主人公们的言谈与故事渗透着鲁迅的反思与启示。因此,鲁迅与此相关的小说既具浓厚的自传色彩--包含人生经历,也包含心路历程--,也具有了深刻的思想性。同时,鲁迅自己在“梦”与“醒”中强烈的情绪体验也不可避免地在小说中传达出来。

其次,“梦”与“醒”作为两个对立的因素,在被表现的同时也起到了结构表现过程的作用。这一对因素的对立、转换影响到小说的技巧、结构,围绕着“梦”与“醒”,鲁迅的小说叙事或被动或主动地带上了种种诗学特征。

一  梦中犹醒

尽管鲁迅表示写《呐喊》“大半倒是为了对热情者们的同感”,是因为“或者也还未能忘怀于当日自己的寂寞的悲哀罢,所以有时候仍不免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2),但作为对未来绝望的“醒”者,鲁迅小说表达出来的仍然是一种绝望的情绪。他的“呐喊”是给同为“醒”着而反抗绝望的勇士的慰藉,而非给“梦”者以希望的鼓励。鲁迅于“五四”低潮期写作的“战斗的意气却冷得不少”(3)的《彷徨》,绝望的情绪流露得更加分明。现实主义的态度于这一点上贯穿鲁迅小说创作的始终,通过一个“醒”着的作者,其作品里回荡着的是一曲“梦”的哀歌。
  鲁迅笔下的现实是一个“梦”注定要灭亡的现实。鲁迅曾经谈及写作目的,“例如,说到‘为什么’做小说罢,我仍抱着十多年前的‘启蒙主义’,以为必须是‘为人生’,而且要改良这人生。……所以我的取材,多来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4)然而我们看到,在他有着“表现之深切”的小说创作中,为了“引起疗救的注意”而揭出的病苦,却也显示了“疗救”的渺茫乃至无望。我们在《呐喊》、《彷徨》刻画的时代众生相中可以看到麻木怯懦的阿Q(《阿Q正传》)、虚伪浅鄙的伪道学家(《肥皂》、《高老夫子》)、自私软弱的农民(《风波》、《离婚》)、无聊的看客(《示众》)、贪婪而又凶残的士绅(《药》、《长明灯》)、无用可怜的读书人(《孔乙己》、《白光》)……,其间虽有一个给人希望的洋车夫(《一件小事》),但也淹没在庸众的泥流中而至于不可闻见。于是很难想象在由这样愚弱的国民形成的空气里,“梦”者能有什么作为。鲁迅小说处处表现出对现实之沉滞不变的感受,《祝福》中“我”回到故乡,所见之人“都没有什么大改变,单是老了些”,时间之轮滚滚向前,留下了它的印痕(“老了些”),而所谓“进化”之事却并没有发生;《端午节》中的方玄绰愤激于世事而宣扬起他的“差不多”论,在他看来,现在骂着官僚的学生将来做了官僚,跟老官僚也不会有什么两样,虽然变换了角色,历史却是“换汤不换药”的循环。鲁迅称写小说“不免夹杂些将旧社会的病根暴露出来”(5),但由于他首先是作为一个“醒”者而非“梦”者来进行“暴露”,故而其“暴露”本身即不自觉地染上了绝望的色彩。

“梦”注定是要灭掉。“你看我们那时豫想的事可有一件如意?”多年后,吕纬甫如此感慨(《在酒楼上》)。而《幸福的家庭》的男主人,只能在柴堆和白菜堆的包围中以及妻子阴凄凄的目光和抱怨下,在三岁女儿挂着眼泪的笑靥、通红的嘴唇间捕捞一点“梦”的碎片。中国恰如不无偏激的N先生所评价的,“造物的皮鞭没有到中国的脊梁上时”,便“决不肯自己改变一支毫毛”(《头发的故事》)。在如许中国,“梦”者最为不幸。若不象“狂人”一般,于传统无所不在的重压下高呼“救救孩子”后便“好”起来而赴任做官(《狂人日记》),就免不了困顿(吕纬甫、魏连殳、涓生)以至死亡(夏瑜、子君)。曾为“梦”者的鲁迅在作品里对“梦”与“梦”者寄寓了极其强烈的情感,这种情感由于作者的亲身参与而逾出一切如“同情”之类带有超越视角的词汇所能把握的范围。其难以表述的力度来自作者自己要求的那种“纠缠如毒蛇,执着如怨鬼”的“爱”。尤其在《彷徨》中几篇第一人称叙述的小说(《孤独者》、《伤逝》等)里,情感本身即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而所有这些情感都是与绝望的情绪相关联,离开对“梦”的绝望将无法理解那样的情感。

面对使人绝望的现实,鲁迅也塑造了一批不屈不挠的战斗者形象。《长明灯》中,“疯子”被告知即使吹熄了灯也不能改变什么时,“沉实地说道,‘然而我只能姑且这么办。我先来这么办,容易些。我就要吹熄他,自己熄!’”而后来创作《理水》、《非攻》等作品时,鲁迅还借助历史传说中的人和事,表达了他对“中国的脊梁”的期待之意。这些具有理想主义光芒的形象折射出鲁迅作为“斗士”的一面,然而同样真实的是,不论从他的作品还是传记材料中我们都可以发现鲁迅身上与N先生、吕纬甫等形象相通的另一面:怀疑与悲观。从后者出发,我们可以进一步考察鲁迅小说对于“梦”的内向反思,即对于“梦”本身的怀疑与否定。

富于理性精神的怀疑使理想性质之“梦”的大厦从内部开始动摇。在鲁迅各种体裁的文本中我们都能看到对所谓“黄金世界”的质疑,而N先生的口中也就说出了《工人绥惠略夫》里的名句,“我要借了阿尔志跋绥夫的话问你们:你们将黄金时代的出现豫约给这些人们的子孙了,但有什么给这些人们自己呢?”历经现实种种打击,N先生的牢骚终于触及到“梦”的本身,这使他对行动采取消极与否定的态度,他劝告“梦”者,“你们嘴里既然并无毒牙,何以偏要在额上帖起‘蝮蛇’两个大字,引乞丐来打杀?……”(《头发的故事》)如果N先生的话毕竟出于一种偏激的态度,那么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