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民族区域文化和中华文明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11
   中国古代下,与衣食住行一起形成的区域文化特征。《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始皇三十七年,秦始皇亲巡天下至会稽刻石立法:“夫为寄,杀之无罪”,反映古代百越不同于华夏的入赘婚俗流行之盛。这种被变革,不是远途迁徙或来似排山倒海、去却无影无踪地融合天中国古代农耕文化,就是以消失的民族文化被新兴的民族文化所取代,或者以另一个民族文化的名称沿传下来。如匈奴文化被鲜卑文化所取代,以及匈奴文化在融合于中原华夏农业区域文化和远徙中亚等地之后,又出现了以“悦般国”而指称的游牧文化。这就是中国古代北方和西部民族游牧区域文化传承上的若隐若现和耐人寻味之处。


    中国历史上无论在强盛统一的多民族封建中央政权时,如汉代中原华夏农业区域文化与匈奴、鲜卑和西羌等民族游牧区域文化之间互相补充,唐代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农耕文化与突厥、回纥和吐蕃等民族游牧区域文化的彼此依辅;还是魏晋南北朝时鲜卑、匈奴、羯、氐、羌等族游牧文化进入黄河流域融合于中原华夏农业区域文化,宋辽金西夏多民族封建政权竞立之际,契丹、女真、党项等族游牧文化的封建礼仪化和农耕化,都不断注入和丰富中国古代农耕文化。这既使日臻博大深邃的中华文明增添前所未有的内涵,永葆活力地屹立于世界古代文明之巅,同时也展现了依辅而成中华文明的游牧区域文化与农耕文化之间不可或缺、相得益彰的密切关系。
综上所述,正是中国古代民族区域文化,汇融成博大精深、兼容并蓄的中华文明。在这里,以源远流长、绵延不断的中原华夏农业区域文化为主,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东南百越稻作区域文化、南方山地民族游耕区域文化及北方和西部民族游牧区域文化,各自为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国古代民族区域文化在交融、汇合成中华文明之时,又反映和推动着中国古代社会历史进程。*
 
    注释
    〔1〕《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第6册第703页,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第1版。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1页,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
    〔3〕夏鼐《中国文明的起源》第46页,文物出版社1985年版。
〔4〕张光直《考古学专题六讲》第47页,文物出版社1986年版。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