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英日常对话文化差异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11

  
  [论文关键词] 中英所形成的文化,表现在不同民族对同一种现象或事物采用不同的语言表达形式。不同民族在比喻和审美情趣上也存在着很大的地域文化差异。最典型的莫过于在对狗这种动物的态度上。狗在汉语中是一种卑微的动物。汉语中与狗有关的习语大都含有贬意:“狐朋狗党”、“狗急跳墙”、“狼心狗肺”、“狗腿子”等,尽管近些年来养庞物狗的人数大大增加,狗的“地位”似乎有所改变,但狗的贬义形象却深深地留在汉语言文化中。而在西方英语国家,狗被认为是人类最忠诚的朋友。英语中有关狗的习语除了一部分因受其他语言的影响而含有贬义外,大部分都没有贬义。在英语习语中,常以狗的形象来比喻人的行为。如You are a lucky dog(你是一个幸运儿),Every dog has his day(凡人皆有得意日),Old dog will not learn new tricks(老人学不了新东西)等等。形容人“病得厉害”用as sick as a dog,“累极了”是dog-tired。与此相反,中国人十分喜爱猫,用“馋猫”比喻人贪嘴,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常有亲呢的成份,而在西方文化中,“猫”被用来比喻“包藏祸心的女人”。
  3.风俗文化差异
  习俗文化指的是贯穿于日常社会生活和交际活动中由民族的风俗习惯形成的文化。不同的民族在招呼、称谓、道谢、恭维、致歉、告别、打电话等方面表现出不同的民族文化规定和习俗。如打电话时“您贵姓?”“我是某某”若直接理解为“Who are you?”“I am so-and-so”,这会使对方莫明其妙,因为这样说违背了英语文化里约定俗成的电话习惯用语,应理解为“Who is that speaking , please?”“This is so-and-so speaking”。对一个概念的所指和使用范围也不尽相同。汉语里的姐姐和妹妹、哥哥和弟弟分得很清楚,而英语里则不问姊妹、不问兄弟一视同仁,分别为sister和brother。汉语里表示堂表亲属关系的词语泾渭分明,堂兄和堂弟,堂姐和堂妹,表兄和表弟、表姐和表妹区分得很具体,既要说出性别,又要分出大小,而英语里却模糊、笼统,一律称为cousin;同样,英语里的uncle和aunt, father-in-law和mother-in-law, brother-in-law和sister-in-law等,在汉语中也没有内涵和外延完全对等词语。这些看似简单的英语词语,若无特定的语言环境,就无法理解和表达清楚。
  
  三、结论
  文化差异是一个内容十分丰富而又极其复杂的问题。要在两种语言之间交流、交际、表达,除了通晓两国的语言文字外,还必须有深厚的两种语言文化功底,深刻理解文化之间的差异。只有这样,才能不仅做到语言意义上的等值,而且做到真正文化意义上的等值,也才能在跨文化交际中得心应手、挥洒自如。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