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瑶族长鼓舞的多元文化特征及其社会功能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11

  论文关键词:瑶族  长鼓舞  文化特征  社会功能

  论文摘要:瑶族长鼓舞是瑶族人民在长期生活实践过程中创造的娱神、娱人的舞蹈形式。其舞蹈动作与瑶族人民的生活环境、生产劳动息息相关,与瑶族人民的宗教信仰、民族精神紧密相连。从分析瑶族长鼓舞的起源及种类入手,对瑶族长鼓舞的多元文化特征及其社会功能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瑶族舞蹈形式多样,内涵丰富,最为人们熟知和喜爱的长鼓舞,是其中美的代表。长鼓舞综合了瑶族各种艺术的精髓,经过各个时代不断的传习排演,从内容到形式都获得了丰富和提高,并对瑶族传统舞蹈及体育文化产生过巨大影响。它是研究瑶族古代特殊历史、社会、民族、宗教的一部不可多得的百科全书。本文从瑶族长鼓舞的起源及种类、文化特征和社会功能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1 瑶族长鼓舞的来历及种类

  长鼓,在瑶族文化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以至于有人称瑶族文化为 “长鼓文化”。瑶族的婚庆、节日、祭祀要舞长鼓,甚至到州府告状、集结起义也要舞长鼓 。瑶族民间传说中,清道光时赵金龙起义就是用舞长鼓给 “江兰厅”长官拜年,从而一举攻下 “锦 田江兰厅”的[ 。关于长鼓的来历,瑶族民间有一个非常动人的故事:相传盘王和六个儿子上山打猎,追赶一只受伤的山羊时,不幸被羊刺伤,人和羊一起跌下悬崖,死于一棵梓树的树权上。王妃痛苦之极,把盘王之死归罪于梓木与山羊,命儿女们将树砍下做鼓身,剥下羊皮蒙上,制成长鼓。他们背起 长鼓,边敲边哭边 唱:“回来吧!回来吧!”一面发泄心中之恨,一面为盘王招魂。在追悼盘王的祭祀大典上,其子怒击长鼓,其女挥巾洒泪而舞,以示报仇雪恨,此后即被沿袭下来。随着生产力 的提高,长鼓舞又加入了新的表现内容,除了反映瑶族先民的狩猎生活及崇神观念外,还加入了许多瑶民生产、生活实践内容,如建房造屋、犁田种地等,并不限于祭祀场合表演,逢年过节在村寨的圩场坪地也会进行表演,同时鼓的制作也逐步趋向完善。

  瑶族人民在长期的实践中不断创造、丰富了长鼓舞,它是抒发瑶族人民情怀和反映瑶族人民生产生活的精神产品,主要包括:《还愿长鼓舞》、《黄泥长鼓舞》、《做屋长鼓舞》、《芦笙长鼓舞》、《排瑶长鼓舞》、《土瑶长鼓舞》等。

  2 瑶族长鼓舞的多元文化特征

  2.1 农耕民族性

  在原始社会里,舞蹈不仅是人们交流思想感情的媒介,也是传授生活技术的重要途径。一种舞蹈艺术成型后,其舞蹈体态、动作往往反映出某种生产方式。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