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课程教学方法的优化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07

  【论文关键词】新课改 高中历史 教学方法?

  【论文摘 要】高中历史教材为广大师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学习空间。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根据相应的学习内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如课堂短剧表演、分组讨论、办展览会、社会调查、网络教学等各种方法,新课改中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更广阔,早已经走出了课堂。本文就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课程教学方法的创新问题进行了研究。? ?
  
  苏联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认为:“真正的学校乃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因而教学中要使学生突破旧的思维框架,克服思维定势的束缚,打开新的思路。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应该从优化教学方法开始。高中历史教材为广大师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学习空间。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根据相应的学习内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如课堂短剧表演、分组讨论、办展览会、社会调查、网络教学等各种方法,新课改中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更广阔,早已经走出了课堂。本文就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课程教学方法的创新问题进行了研究。?
  一、加强对必修教材的整合?
  三本必修教材是按照一定的模块编写的,最大限度地反映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在政治、经济、文化、科学等方面的发展线索,但要知道社会发展的每个历史阶段都是一个整体,被肢解了以后再用什么掩盖也是残缺的,模块结构也不过是件华丽的外衣而已。如必修(Ⅰ)古代史部分内容,基本上是讲“政治制度”的发展演变,其中多少可以看到一点社会经济、文化活动的影子,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理论还是可以用来解释一些来龙去脉的。而到了近现代史部分,基本上都是一些重大的政治事件以及这些事件在当时的影响,已经单纯是在谈政治了。相关经济,文化内容就列入进后两册书中。就政治而政治,就经济而经济。而这样人为的割裂不利于学生整体的,深刻地理解和掌握问题。而且如十一届三中全会这同一事件因包含有政治,经济,文化三方面内容就又同时出现在三册书中。所以教学时应注意对于同一事件的学习在教学中要进行综合,实现三本必修教材关于同一事件的有效整合。?
  二、加强课堂教学的直观性,提高教学效率?
  教师可以把不同学科的知识进行综合,使历史知识更形象。如必修(Ⅱ)“古代商业的发展”一课,宋朝的商业打破了唐朝受时间和地点(市)的限制,教师如果单纯地讲授,学生会感到很枯燥。笔者在教学中引入了“武大郎卖炊饼”的例子,用漫画的形式呈现,使学生在笑声中学会了知识。历史教学从培养学生历史的思维能力层次上看,“首先是识记。学生要掌握一些基本史实和基本技能;其次是加强理解。理解历史现象,历史人物和教材中涉及到的一些历史基本观点,当然,对这些观点也要进行分析,不要简单地接受。如选修Ⅲ“朝鲜战争”教学中教师让学生课前收集整理资料,上课时先将朝鲜战争的前后,各方面的材料进行展示,营造战争的特定背景后,让学生“扮演”毛泽东。因此,很多学生在参与中识记了知识,也获得了认识和体验:面对新中国各方面情况毛泽东决定打这战争的过程多艰难啊。而不是让学生简单地对历史知识死记硬背,特别是对教材中提及的历史发展的一些基本观点。在讲述“伟大的历史转折”一课时,教学方法可更多样化 ,社会调查,课堂讨论,图片展览,都会有较好效果。?
  三、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新课程改革明确提出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要体现多样性和选择性,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随着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形式的改变,随着科学对教育的渗透,课堂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也要随着变化,课堂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历史是一门时间跨度大,涉及内容广,综合性强的学科,在教学手段的选择上,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无疑是首选。因为借助多媒体技术可以将历史文本、图像、视频、原始资料等多种信息制作成实用性极强的教学课件,不但能起到增加课堂知识容量,突破重点、难点的作用,而且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氛围,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使用多媒体技术也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片面追求形式,而忽视教学内容。其次,教学中经常大量使用课件,不利于学生养成动手的习惯。长此以往,不利于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第三,需要有一系列的硬件设备,如音箱、遮阳窗帘等。这些设备往往影响到多媒体教学的实用效果。?
  四、对学生进行情感教学?
  首先,应注重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情境中的各种因素往往对情感的产生起综合的作用。根据这一规律,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如临其境,有直观的形象可以把握,有浓烈的氛围可以感受,有愉快的活动可以参与,引发学生积极地情感体验,促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如抗日战争中日本侵略者对南京居民进行了惨无人道的大屠杀,在潘家峪发生地血案,七三一部队的恶行等。?
  其次,通过知识提高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识是情感产生和发展的基础,情感又反作用于知识。如国共两党为什么能够从对抗走向合作抗日,而后来为什么又从合作走向对抗?通过对这一变化的学习,提高学生对历史事件的认知能力,进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一个政党、一个人在处理问题的时候应从宏观上考虑问题,而不能只是想到自己的利益得失。?
  第三,以情感人。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提高自己的情商,把深厚的情感传递给每个学生。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往往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因此,教师要努力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富有情感,生动形象的语言,点燃学生兴趣的火花,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的动力,进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五、结语?
  课程目标中的三个维度,是一个不可分割、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的整体,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既有能力的提升,也有对历史学习方法的了解和应用,更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体验和升华。学习历史的最终目标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更多地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历史课程标准[M] 北师大出版社?
  [2]杨志冲.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的新变化[J].新课程教师版,2007(2)?
  [3]许艳.人教版历史(必修)第一册指瑕[J].教学与管理2007(3)

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