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节能环保产业融资租赁业务开展情况调研(4)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7-01-15

  余热余压是指企业生产过程中释放出来多余的副产热能、压差能,这些副产热能、压差能在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可以回收利用。余热余压回收利用主要来自高温气体、液体、固体的热能和化学反应产生的热能,从生产工艺上来改进能源利用效率,通过改进工艺结构和增加节能装置以最大幅度的利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势能和余热。

  利用余热余压是高耗能企业节能减排的重要举措。

  “截至2010年,我国钢铁、水泥、玻璃等七个主要行业的余热发电装机已达1200万千瓦。到‘十二五’末,我国余热发电装机规模将达2600万千瓦,装机容量将超越三峡,是现在已建核电站装机规模的2.4倍”。《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提出,钢铁行业推广干熄焦、干式炉顶压差发电、高炉和转炉煤气回收发电、烧结机余热发电;有色金属行业推广冶金炉窑余热回收等等,到2015年新增余热余压发电能力2000万千瓦,“十二五”时期形成5700万吨标准煤的节能能力。《节能环保产业十二五规划》中,提出要“完善推广余热发电关键技术和设备;示范推广低热值煤气燃气轮机、烧结及炼钢烟气干法余热回收利用、乏汽与凝结水闭式回收、螺杆膨胀动力驱动、基于吸收式换热的集中供热等技术和设备;大力推广高效换热器、蓄能器、冷凝器、干法熄焦等设备。”“预计到2015年,国内水泥行业仍需加装余热电站的生产线约有770条。则预计到2015年,国内玻璃行业仍需加装余热电站的生产线约有210条。”

  作为“十一五”期间国家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和建设节约型社会重点工程之一的“余热余压利用工程”及相关技术应用正逐步推广。但是目前,钢铁、煤炭、建材、化工、纺织、冶金等行业的余热余压以及其他余能仍未得到充分利用,主要原因在于利用余热余压的装置一次性投资过高和投资回报率较低。随着能源价格的节节升高,余热余压利用的投资回报逐渐被人们认可,余热余压利用对企业节能减排工作也日趋重要。

  2.2.1.4节能产品

  广义的节能环保产业中,也包括节能产品。《“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中提出要重点发展家用电器与办公设备、高效照明产品、节能汽车、新型节能建材四大类节能产品,也将形成巨大的投资空间。

  高效照明产品行业要加快研发半导体照明(LED、OLED),重点是高纯金属有机化合物(MO源)、金属有机源化学气相沉积设备(MOCVD)、大尺寸衬底及外延、LED背光及智能化控制等关键设备、大功率芯片与器件、核心材料及共性关键技术,示范应用通用半导体照明产品,加快推广高效低汞型照明产品。

  《“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家用电器与办公设备行业要加快研发空调、冰箱等高效压缩机及驱动控制器、高效换热及相变储能装置,各类家电智能控制节能技术和待机能耗技术;重点攻克空调制冷剂替代技术、二氧化碳热泵技术;推广使用能效等级为一级、二级的节能家用电器、办公和商用设备。”

  节能汽车行业要加快研发和示范自主知识产权的涡轮增压、汽油直喷等先进发动机节能技术,双离合式自动变速器(DCT)等多档化自动高效变速器等节能减排技术,新型混合动力汽车机电耦合动力系统、新型车辆动力蓄电池和车用动力系统和发电设备等技术装备;大力推广节能型牵引车和挂车;推广采用各类节能技术实现的节能汽车。

  新型节能建材行业重点发展适用于不同气候条件的高效新型节能墙体材料以及保温、隔热防火材料、轻质复合保温板材、复合保温砌块、光伏一体化建筑用玻璃幕墙等新型墙体材料;大力推广隔热和安全性能高的节能膜、节能建筑门窗和屋面防水保温系统、预拌砂浆和预拌混凝土。这四大产业,任何一个产业都有千亿甚至万亿的市场空间,随着技术进步以及节能产品应用更加普遍,这些产业将逐步释放资金需求。

  2.2.1.5节能服务产业

  节能服务产业是为企业和项目在节能减排等方面提供服务和支持的产业。节能服务公司又称为“合同能源管理公司(EMC公司)”国外简称能源服务公司ESCO(EnergyServiceCompanies)。为了推动了合同能源管理这一市场化机制以及节能服务公司的发展,国家近几年陆续出台了一系列针对节能服务行业的支持性政策。2010年4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的意见》;2010年6月2日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印发《合同能源管理项目财政奖励资金暂行办法》;2010年12月30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关于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增值税、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在国家的政策鼓励下,截至2012年底,全国从事节能服务业务的企业达4175家,从业人员突破40万人,达到43.5万人。2012年中国节能服务业产业总产值达1653多亿元,比2011年增长32.24%,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实现节能量达到1828.36万吨标准煤,相应减排二氧化碳4570.9万吨。

  ③中国工业节能与清洁生产协会于2013年7月发布的《2013年节能服务公司百强研究报告》中进一步分析了节能服务产业的发展状况。入围的百强企业2012年度共实现节能量653.14万吨标准煤。百强企业的服务行业面向主要是工业企业,尤其是以钢铁、电力、化工为代表的高耗能行业。2012年百强企业服务于钢铁企业的节能量达到315万吨标煤,占总节能量的48.35%;服务于电力企业的节能量达到78万吨标准煤,占总节能量的12%;服务于化工企业的节能量达到71.5万吨标准煤,占总节能量的11%。

  《“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中,再次强调:“要大力发展以合同能源管理为主要模式的节能服务业,不断提升节能服务公司的融资能力和技术集成能力。鼓励大型重点用能单位利用自身技术优势和管理经验,组建专业化的节能服务公司;推动节能服务公司通过联合、兼并、重组等方式,实行品牌化、规模化、网络化经营。

  鼓励节能服务公司加强服务创新、技术研发和人才培养,不断提高综合实力、市场竞争力。”

  2.2.2资源循环利用产业重点领域

  发展循环经济是推进落实生态文明建设战略部署、落实党的“十八大”要求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我国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为推动和指导循环经济发展,实现提高资源产出率15%的“十二五”规划纲要目标,2013年1月,国务院发布了《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及近期行动计划》。《规划》对发展循环经济作出战略规划,对一个时期内的工作做了具体部署。[表2]

  《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及近期行动计划》中指出:“近年来,各地区、各部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动确立循环经济理念,逐步完善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社会、经济、环境综合效益进一步显现。目前,我国经济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共同持续推进,我国能源资源需求增长将呈刚性,将不断增加废弃物产生量,资源环境之间与经济增长之间矛盾将更加突出,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也更为迫切。”《计划》要求各部门、各地区从战略和全局高度,充分地认识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落实工作责任,完善工作机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协调配合,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全面提高生态文明水平,确保完成各项任务目标。中国循环经济协会(原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秘书长王吉位曾表示,“十二五”期间国家把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到产业结构战略调整的重要位置,其中节能环保资源循环利用产业被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据预测,到2015年,节能环保产业产值将达到4.5万亿元以上,约占当年GDP的8%,其中资源循环利用产业规模将快速增长,产值将达到1.5万亿元。

  “十一五”以来,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通过发展循环经济,能耗、物耗、水耗大幅度降低,循环利用资源相关产业规模不断扩大,资源产出率不断提高,这些成果初步扭转了城镇化、工业化加快发展带来的阶段资源消耗强度大幅上升势头,促进了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优化升级,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地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为改变“大量消费、大量生产、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方式及消费模式探索出可行路径。

  据权威部门统计:“十一五”期间,中国工业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量从2005年7.7亿吨增加到2010年的15.2亿吨,综合利用率由55.8%提升至69%。截至2010年,中国煤矸石、粉煤灰、钢铁渣、尾矿、工业副产石膏的综合利用量分别达到4亿吨、3亿吨、1.8亿吨、1.7亿吨和0.5亿吨,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量达到1.4亿吨。[表2.1.2]

  尽管中国资源综合利用产业未来前景看好,但必须清醒看到未来大宗工业固废资源化利用、工业废气和废水、典型生物质废物资源化利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等领域仍面临挑战。如中国尾矿累积堆存量已达百亿吨以上,每年仍以10亿吨的排放量增加,而年综合利用率只有14%。

  “十二五“期间,我国仍然面临资源约束强化,环境污染严重,应对气候变化压力加大,绿色发展成为国际潮流等形势,在新一轮经济科技的竞争中,走绿色低碳循环的发展道路是必然的选择,加快推进循环经济发展,从源头减少能源资源消耗和废弃物排放,实现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改变“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模式,推动产业升级提升和发展方式转变,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是必然选择。

  循环经济涉及工业、农业、服务业各个行业,《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及近期行动计划》中明确要求,要“在煤炭工业、钢铁工业、电力工业、有色金属工业、化学工业、石油石化工业、建材工业、食品工业、造纸工业、纺织工业、产业园区等领域构建循环型工业体系;在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工农业复合共同构建循环型农业体系,在通信服务业、旅游业、零售批发业、物流业、餐饮住宿业构建循环型服务业体系。《计划》还指明了各个行业构建循环经济体系的方法和重点,提出了“十二五”时期循环经济发展主要指标。要求完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推进社会层面循环经济发展、发展再制造、推动再生资源利用产业化发展、构建绿色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实施绿色建筑行动、推行绿色消费、推进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实施大循环战略;实施循环经济“十百千”行动,即实施循环经济十项示范工程、创建一百个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县)、培育一千家循环经济示范企业(园区)。”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