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计算机教育评价体系方法探讨论文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8-09-30

  摘要:高职计算机教育评价体系与方法要以服务教学和激励为导向。从实际上来说,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因此,高职计算机教师就要不断服务好学生,要从实际出发,实施多元化评价体系改革,将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专业过程评价体系和成果评价体系相结合,从学生自评、学生互评、项目答辩和教师评价四个维度进行实践和应用,不断完善多维度民主化考核体系,进而提高评价的科学性。本文说明了高职计算机教育评价原则,详细阐述了高职计算机教育评价体系与方法。

  关键词:高职计算机教育;评价体系;方法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现行教育体系是学生获得一技之长的重要途径。而传统的计算机教学评价体系无法适应计算机教学的专业培养目标,导致计算机教学的评价体系越来越不适当时代的需求。只有教学评价与教学改革相配套,才能有效推进素质教育工作。计算机专业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是一个全新的领域。研究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体系并应用于课程改革实践,对于提高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对高职学生进行有效、科学的评价是高职教育研究的难点也是热点课题,作为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在对评价者的能力作出最终判断之前要对评价证据进行检验,以提高评价的信度。这种评价模式的最大优点是能鉴别出能力与实际工作的相关度,主要是充分利用已有的工作能力表现资料进行职业能力评价,而无须进行测验或模拟操作。

  一、高职计算机教育评价原则

  (一)确定性原则

  确定性原则是指评价体系要标准、明确、具体,不能抽象深奥,更不能引起歧义和误解。

  (二)多维性原则

  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应该突出专业的素质。因此,职业院校需要构建出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体系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对学生的计算机能力、计算机水平、计算机知识掌握程度以及综合素养进行全面评价。要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教学评价中,应当引入实习成绩进行综合判断。学生之间会存在一定的差异,这就要求从多个角度对学生进行评价,以此避免技术人员评价体系不健全的情况。

  (三)能力本位原则

  能力本位是指要清楚理解体系对于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综合能力素质的重要性。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型的专门人才,这就要求加强对考核改革的探索。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框架是以培养职业能力和基本素质为主线。传统的考核模式过分注重分数的高低,没有真正与课程目标接轨。

  (四)公平性原则

  公平性原则是指对设计人员进行评价时,通过推选代表的方式让各个层次的专业技术人员参与设计,将最终的评价体系结果向全体专业技术人员公开。

  二、高职计算机评价体系与方法

  (一)高职计算机评价体系

  1.评价内容

  现阶段,高职院校教育的目的是促使学生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这样学生才能在工作中更好地运用计算机知识,解决好实际问题。目前,计算机专业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传统的考试评价方式不但阻碍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而且也降低了学生对计算机课程的学习兴趣。所以说,计算机教育不但要注重提高对岗位的适应能力等方面,还要求学生更好地发展。

  2.完善能力评价体系

  能力本位应该根据所完成的工作任务、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能力进行。评价时必须根据能力点设计评价标准。

  (1)明确工作任务

  注重学生课程知识的评价。目前,高职院校所使用的计算机教材涵盖了计算机课程的基础知识,一是明确计算机基础知识的范围,二是建立专业知识评价量表。这种方法实际将基础知识的全部内容纳入到量化评价体系中,使评价结果更为直观和科学,避免了传统的考评方法的局限性。

  (2)职业能力的常见评价模式

  按照简明科学性、系统整体性、可比可量可行性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选用层次分析法评估参数。首先,要关注适用于相关职业的通用能力的培养,其次是构建多方位、多层次有机结合的能力结构体系。如AHP法常用于对无限样本的评价,因此应由评估组成员对被评价对象的各项能力直接打分乘以相应的权重,用以全面、科学地衡量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其次,教师在学习开始之前将要求学生反馈意见,让学生参与评价。学生可以根据评价标准对评价结果提出质疑;岗位实践能力考评可以在教师指导下,采用考核评分与考核评语,关心企业对自己的认可程度。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弥补了目前我国大学生学力评价方面实践能力评价的空缺,对各高职院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一定借鉴作用。

  (二)高职计算机教育评价方法1.高职计算机教育评价方法中存在的问题

  (1)评价方法落后

  目前,课程考试与评价已经成为整个教学流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如今涉及计算机的岗位多,用人单位更加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然而目前还是沿用过去的传统评价模式,这样的教育方式无法满足学生就业竞争力的需求。在以往的教学评价中,考试的内容多是大同小异,在试卷上无法凸显学生个性,无法体现学生创新、逆向思维等能力。

  (2)重笔试,轻操作

  在我国,计算机网络课程仅仅通过笔试考核,大大限制了学生专业技术操作能力,使学生学习兴趣低下,很难提高技能操作。

  2.改革教学评价方法

  (1)评价类型

  ①诊断性评价——是对课程进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互相关联的一系列问题做出评价。目的是发现问题,并确定下阶段的任务。

  ②过程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其实就是把学生的课堂笔记、课堂上发言等因素纳入评价范围,从而让学生能够从不同方面获得综合评价。

  ③形成性评价——评价是高职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评价体系要体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公平性。评价既要关注结果也要关注过程,使评价有利于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注重减轻学生的压力,以此来使学生从被动接受评价转变成为评价的主体和积极参与者。教育的目的是唤醒学生的灵性,形成性评价的宗旨在于解决学生在实际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计算机教师须尊重每一位学生的尊严和价值,学会赞赏与关爱,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利用“分数+等级+激励评价”的形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作全面、客观和公正的评价。

  ④终结性评价——指进行课程计划的实施者。对教学质量的综合性了解与评价。这种方式主要是对学生运用计算机能力进行分析与了解,注重能力本位。完善教学评价是教学评价体系的核心。目前的教学评价不能凸显出学生的学习水平。为此,教学评价要将理论和实践知识的测评相结合才能反映出学生的综合能力,从而全面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全面评价综合体现学生的学习情况,对于理论知识的评价,必须体现教育发展目标和发展价值,如:采用等级分制来表示,尊重学生的自尊心,进而促进学生的学习,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2)创新评价模式

  ①多元化评价

  教学评价是通过系统地搜集信息对评价对象做出价值判断的过程。多元化评价以促进学生智力全面发展为目的,注重每个学生的独特感受,以激励为主来营造一种热烈而又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有效地提高学习兴趣,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在教学中,我们应通过即时性激励评价,为学生提供思考和改正的机会,应让评价成为双向甚至多项的活动。在教学中,让学生来评判教师的“对”“错”“好”和“不妥”,从而引导学生寻找最佳解题方法的目的。为了注重评价的真实性,我们可以对学生进行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评价,注重教与学双方的互动相长,有利于促进计算机教学的发展。

  ②网络课程评价方式

  在教学过程中,教学评价是民主化、人性化发展的体现。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课堂活动让学生展开自评与他评。教师每天做记录,并将每天的评价结果纳入个人成长记录袋中。在网络评价活动中,教师应当将评价变成学生主动参与、自我反思、自我教育的过程;同时注重整体规划,形成性评价需要教师进行周密和整体的规划,避免让评价流于形式,且评价依据要公正、科学、有说服力,有效关注对思维过程的评价,促进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形成。

  3.具体实施

  (1)自评。学生学习知识并能灵活运用,以便促进教学改进。学生在完成任务时尽最大努力给学生提供自由的学习环境,帮助学生进行自我分析和总结。

  (2)互评。在计算机实训的过程中,按照实训任务完成的质量来评定个人成绩,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增强组织协调力及团队创新力。

  (3)专家评价。当学生独立完成一项项目时,教师可以邀请一些相关专家帮助学生完善和总结。总之,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可以帮助学生完善学习方法。高职计算机教师要不断努力提升专业技术人员的能力素质,逐渐完善构建能胜任岗位模型的专业技术人员评价体系,推动高职计算机评价战略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张琳,黄仙姣.浅谈网络安全技术[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6(11).

  [2]卢云燕.网络安全及其防范措施[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0).

  [3]徐文,蒋廷波.浅议网络安全[J].苏州大学学报,2005(06).

  [4]黄文华.网络安全技术研讨[J].企业技术开发,2006(05).

  [5]李盛宇.基于岗位胜任能力的县级供电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培训评价体系的建立与应用[J].沿海企业与科技,2013(06):41-43.

  [6]李云翔.基于企业文化的胜任力模型构建与应用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07.

  [7]杨慧.企业专业技术人员评价体系的构建[J].统计与决策,2003(07):94-95.

  [8]高传贵.人力资源评价与甄选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济南:山东大学,2008.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