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学校应为“网络道德”建设首善之区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05

    论文关键词:因特网 网络陷阱 网络道德 网络文明 网络道德教育工程

    论文摘要:互联网给人们带来文明进步的同时,也带来相当的负面效应,使网络道德面临严峻挑战。加强网德建设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网络道德教育势在必行。启动网络道德教育工程,主渠道应该是大、中、小学各级学校教育。

    自从阿帕网走出美国五角大楼演变发展成风靡全球的因特网以来,一种建立在网络技术基础上的虚拟社会—网络社会正在变为现实。因特网作为开放式信息传播和交流工具,已经走进了我们的生活,正与我们的传统社会融合、接轨,形形色色的人际交往和商务行为快速地在互联网上传播。

    在这个庞大的网络社会主体中,学生是其中最活跃的群体。因特网现已成为学生学习知识、交流思想的重要平台。因特网不仅体现出科技应用的正面效应,而且也折射出人类道德的负面阴影。网络陷阱—垃圾邮件、色情传播、暴力恐怖、网上犯罪不一而足。上网聊天时常有颓废消极不负责任的言论情绪,直接影响学生的认知、情感、心理,也给学生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如浏览反动、色情、暴力等有害网站信息,超时无节制上网,网上交友上当受骗等,极易对学生造成危害。面对如火如茶的互联网信息冲击,面对思想道德意识的种种挑战,学校必须倡导信息伦理,构建新型的网络道德框架,青少年学生理应提高网络道德认识水平。

    中共中央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计算机互联网作为开放式信息传播和交流工具,是思想道德建设的新阵地。”“要引导网络机构和广大网民增强网络道德意识,共同建设网络文明。”网络道德,是全体公民在网络领域中应该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网络社会”生活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生活,正是它的特殊性决定了“网络社会”生活中的道德具有不同于现实生活中的道德的新特点—自主性,开放性、多元性,即与现实社会的道德相比,网络社会的道德显现出一种更少依赖性、更多自主性的特点与趋势;呈现出一种不同的道德意识、道德观念和违法行为之间经常性的冲突、碰撞和融合的特点与趋势,即与传统社会的道德相比,网络社会的道德呈现出一种多元化、多层次化的特点。当前社会,互联网正以空前的广度和深度发展。互联网给人们带来文明进步的同时,也有相当的负面效应,使得网络道德面临严峻挑战:

    一、网上青少年道德失范问题严重

    网络的开放性、隐蔽性与无约束性会导致青少年道德失范,甚至引发青少年的人格分裂,社会、学校、家庭不能无视网络社会问题的存在。

    在一所一直以学生行为规范和文明礼貌引以为自豪的市级重点中学,校园网上的BBS开通不到一个星期,就发生了震惊全校的事件。由于该BBS系统采取完全开放的方式,任何人在校园网任何一台电脑上都可以以虚假身份或以匿名的方式发表言论,于是出现了令人始料不及的问题。学生往BBS上发了大量帖子,其部分内容粗俗下流,恶浊不堪,甚至还有针对个别教师的恶毒谩骂和攻击。这些现象说明,一部分青少年学生在现实社会与网络社会的人格表现不完全一样,在现实生活中是好学生,在网络社会中却可能正扮演着“光明破坏神”的角色。

    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有哪些表现呢?目前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

    网络言行随意放纵。调查发现,有18.8%的学生在网上聊天或发表自己的看法时使用过不文明的语言或符号缩写;有61.8%的学生表示在聊天室或论坛中曾遇到过其他网友使用脏话或带有人身攻击的语言。对使用不文明语言的动机的调查显示,6.6%的学生出于“好玩、表现个性”,21.3%的学生是因为“不痛快的时候发泄一下”,22.3%的学生是“别人对我用时我才用”,5.2%的学生是“大家都用我也用”。此外,有6.3%的学生偷看过别人的电子邮件,6.9%的学生私自用过别人的账号上网。

    网络价值观念模糊。在调查“你认为在网上最应该具备哪些基本的道德品质”时,有66.1%的学生没有选择“诚实守信”,有55.1%的学生认为在网上聊天“可以欺骗对方,但只能以保护自己的隐私为限,而不能伤害别人”,甚至有13.2%的学生认为“网上聊天谁也看不见,互相欺骗是很正常的”。对于不文明语言,有22.4%的学生认为“网上可以使用,但是现实中不可以使用”,有10.6%的学生认为“网上和现实中都可以使用”。有35.1%的学生不认为在网上复制、抄袭文章是不道德的行为,有16.1%的学生不认为在网上私自使用别人的账号是不道德的。

    人格冲突突出。调查显示,45.6%的中学生希望自己在网上成为“和现实中不一样的人”,其理由从高到低分别是“放松自己,新鲜、自由、轻松、刺激,有意思、不受限制”;“表现自己另一面,改变自己,完善自己”;“网络是虚拟的,神秘的,不信任、怕受骗、保护自己”;“尝试新白切惑受”、“体验不同于现实的生活,寻求另一种感觉”、“逃避现实,对现实不满”、“无聊”等等。

    相当一部分生活在网络中的青少年存在双重人格的倾向。从调查中可以看出,当前青少年学生还没有完全协调好网上与网下的关系,他们对自己在现实社会与网络社会的道德要求不一样,实行的是双重道德标准。

    二、黄赌毒充斥网络

    随着互联网信息垃圾的增加,失控的网吧的负面效应也日益显示,尤其是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已引起社会焦虑。暴力游戏十沉溺聊天+淫秽色情,成为公认的三大害,这三大害带来的是四大忧:学生分心、家长伤心、教师烦心、社会担心。

    今年初,一名迷恋网吧的北京中学生第四次出走,两个多月杳无音信。最后在一家网吧找到他时,这名巧岁的少年正蓬头垢面地沉醉于上网聊天中。他每天就在网吧里拼椅子睡觉,吃方便面充饥,网吧不管不问。“落网”迷失的还有大学生:北京一所大学99级一个专业的30名学生中,有5名学生因为沉溺上网荒废学业被除名。上海一所大学去年降级和除名的200多名学生中,80%因为过分迷恋上网荒废了学业。

    三、网络安全面临挑战

    近几年,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的各类违法行为在国内呈上升之势。黑客及攻击方法已超过计算机病毒的种类,总数达近千种。中国科学院许榕生研究员介绍,当今世界上,平均每20秒钟就有一起黑客事件发生,仅在美国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就超过100亿美元。为此,美国政府今年将花费17.5亿美元捉拿“网络恐怖分子”。我国电子信息网络建设仍处于初级阶段,网络安全系统脆弱,给黑客留下了可乘之机,而“监守自盗”式的内部攻击对网络安全构成了更大的威胁。假如我们的网络安全无法保证,则势必影响到国家安全。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