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运行视角下的庆阳民俗文化变迁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14

  论文关键字:庆阳民俗文化   变迁   社会运行

  论文摘要:以往对于庆阳民俗文化的研究多集中于文学的、历史的、美学的或者经济学的研究,往往陷入了“静”态,割裂了庆阳民俗文化与庆阳发展和变迁的关系,庆阳民俗文化根植于庆阳这片土壤,通过人们的生活所表现出来。文化的交流与互动已使所谓的“遗留物”变得模糊和不纯粹。不能只看到遗留物的静态保存,更应从文化的“动”态发展中寻找内在的规律和形式法则.本文通过庆阳民俗文化变迁(纵向的运行)这一现象研究,分析庆阳民俗文化良性运行条件和机制,变迁动因和规律。既是在研究这种文化运行,也是在研究社会良性运行的条件和机制。

  ABSTRACT:The ways of studying the folk custom culture of QingYang through literature,history,aesthetics or economics are often trapped in a “resting” state. It spil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olk cusntom culture of QingYang and the development and changing of QingYang .The folk custom culture of QingYang is rooted in the soil of QingYang and it is demonstrated through the lives of located people. Culture exchange and interaction had made the so-called “legacy” to be blurred. The preservation of “legacy” should not only be through the static way but also be through the changing way and find the rules of it through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e. This article is trying to find out  the reasons and rules of transition of QingYang custom culture. This article not only have a research into the social motion, but also researching into the condition and system of social positive motion.

Key words: Folk custom culture of Qingyang  Social motion   transition

  绪言

  庆阳民俗文化保护与研究经历了几代人的努力付出,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专家学者与民间老艺人就开始研究保护直到本世纪初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引导下,庆阳民俗文化才开始被外界认识和了解并为我市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新世纪到来的今天,各种社会问题日益显现,从常规的地区武装冲突社会动荡到日益严重的能源环境危机,各种文化的冲突。面对问题,许多学者欲通过传统文化的回归,研究传统文化,找到一条解决问题的方法。庆阳民俗文化作为传统文化之一,并作为庆阳社会经济发展的产业也应该加以保护与研究,从社会运行视野去探析庆阳民俗文化变迁,并解释这种文化变迁的原因和意义。最后通过社会学社会运行论的观点与方法建立庆阳民俗文化变迁百年了来的运行分析,提出文化运行的概念。通过诱导变迁因子分析,来达到解释运行的目的。庆阳民俗文化作为社会运行的一个条件和一个子系统。这个子系统的良性运行对于社会良性运行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庆阳民俗文化变迁(纵向的运行)这一现象研究,分析庆阳民俗文化良性运行条件和机制,变迁动因和规律。既是在研究这种文化运行,也是在研究社会良性运行的条件和机制。


  1 社会运行与庆阳民俗文化

  1.1社会运行的定义

  社会运行[1]是社会有机体自身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表现为多种社会要素和多层次子系统之间的交互作用以及它们多方面功能的发挥。社会运行包括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纵向运行是社会变迁和发展,表现出经常、变异和中断等三种关系;横向运行是指社会发展的某一阶段上社会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体现为交叉渗透、制约、促进和转化等关系。本文主要从纵向运行去考察庆阳民俗文化变迁和发展。

  1.2 社会运行与文化运行

  社会运行视角去研究庆阳民俗文化,就是以社会良性运行为目的,去分析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民俗文化作为社会良性运行的条件。同时也作为它的子系统。文化运行的良性的协调发展关系到社会运行状况。

  郑杭生教授关于社会运行基本类型做了三种划分:即社会良性运行,中性运行和恶性运行。笔者在本文中也运用这种划分将庆阳民俗文化变迁化分为文化良性运行,文化中性运行和文化恶性运行。这一研究问题思路和方法早在1989年《人口论》中一篇题为《人口按比例发展规律探析——兼论人口学对象》的文章就把人口运行机制也分为良性运行,中性运行,恶性运行。笔者认为从孔德社会学的“秩序和发展”,严复翻译斯宾塞《社会学研究》成《群学肆言》时对社会学定义成研究治乱兴衰学问。一直到郑杭生对社会学定义[2]。我们不难发现,维护社会有序的协调发展是社会学不变的主题。社会学成为一门研究社会良性运行条件机制的综合性科学,研究运行条件和机制是社会运行的主要内容。社会欲达到良性运行则必须具备一定良性的条件和协调的机制,庆阳民俗文化作社会运行的一个重要因素和条件。由于它自身也存在着运行方式(模式)。并且它从属与社会运行。作为一个条件和一个子系统。这个子系统的良性运行对于社会良性运行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庆阳民俗文化变迁(纵向的运行)这一现象研究,分析庆阳民俗文化良性运行条件和机制,变迁动因和规律。既是在研究这种文化运行,也是在研究社会良性运行的条件和机制。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