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住宅资产流动转换以发挥养老保障功效的探讨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14

  论文关键词:资产流动 房产养老 资源配置 两权分离

  论文摘要:住宅是家庭的巨大财富,作为一种不动产,其价值流动性很差。如何在其发挥生活居住场所、投资融资工具作用的同时,还起到晚年养老保障的功效,是大家非常关注的问题通过对住房的产权、使用权的某种形式的交易转让,达成一种货币资产与住宅不动产的较为方便的价值转换,能够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生活养老保障的目标。

    住宅资产是家庭的巨大财富,如何将这部分资产在价值上加以激活,使其在成为一种投资融资、盈利生财的工具的同时,发挥养老保障的功效,已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将住宅与养老这两个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内容,通过金融保险的精巧机制和手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可以在目前的“儿子养老”、“票子养老”的基础上,增加一种新的养老模式,即“房子养老”。

    作为居民户,尤其是中老年居民户,将是以房养老行为的最大受益者。养老必须以货币资产来担负功效,但老年家庭拥有最多的是住宅资产,最短缺的是金融资产。这就需要通过资产流动化的形式,将不动产的价值通过某种形式和机制加以变现,转换为货币资产,以发挥养老保障的功效。

  一、住宅资产价值流动的方式

    以房养老是通过住宅资产流动的方式实现的。这种资产流动有多种形式,其共同点在于都可通过对住宅不动产的价值变现机制,使之得以流动并发挥更大之功效。现详述如下:

    1、住房出售。这是最彻底、完全的变现模式。出售是完全让渡住房的产权,来获取一笔货币资金。在家庭有多余住房,或将住房作为一种投资项目时,经常使用。房屋产权的出售,使该房屋的价值得以一次性收回。但如果房产拥有人希望在出售的同时,继续拥有该房屋的使用权,仅靠一般性的出售显然不能达到这种目的。售房养老模式下的住房出售,与普通的出售有显著不同,其在获取售房价款的同时,仍能保留住房的长期使用支配权,使住房从一种超长期的耐用消费品,转化为一种具有相当流动性的资产,以满足个人家庭在不同时期对资源配置享用的不同需要,这是其优越性所在。

    2.住房出租〕将住房的全部或部分的长期或短期的使用权对外出租,以换取持久、稳定的租金收人。这笔收人即可用来养老。出租是用住房的一定时期的使用权的出让,从而换来同一时期的一定额度的租金收益,同时又能够长期保留该住房的产权。如居住住宅的价值高,面积大,地段好,颇有升值潜力,如将该住宅完全出售,颇有不合算之感。此时可将该住宅对外出租,自己则用所得租金收人,另租住小面积、低租金的住房,余款用于生活费用开销。出租有全部住房出租或部分住房出租。但出租的缺点是在整个租期内丧失了对该项资产的使用权。

    3部分住房使用权的出租。家中住房面积较大时,可以用此方式来招租房客,获取房租收入用于养老。缺陷是家庭对外是一个私密性单位,现因外人的介入,对公用水、电、卫生、煤气等设施的使用和费用分摊等,就会产生相当的争执,家庭的隐私也会被曝光。

    4住房出典。出典的融资功能最为明显,住房的产权仍然得到保留,只是用住宅的若干期间的使用权的转移,取得相同期间等额资金的使用权的融入。出典的现象发生较少。将整幢房屋对外出典,一次性收回房屋的价款(在多数的情况下,出典收到的价款会小于房价)。但出典的缺陷有二,一是由此丧失了对该幢房屋一定时期的使用权,需要另外寻觅房屋居住;二是典出房屋后得到了一笔巨款,而这笔款项并不为日常生活消费所必需,事实上也不需要这么多。同时典期满后,出典人又需要筹措同样的一笔巨款将原典出房屋赎回。这对老年人的养老行为而言,显然是很不合适的。家庭若希望筹措一大笔资金用于投资,且该投资项目的预期收益又非常看好时,完全可以凭借该住房的产权办理抵押贷款,而不必先寻找合适的对象出典。出典这一融资行为,是传统社会金融业和房地产交易很不发达时的产物,时至今日已经完全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而为更好的融资方式所替代。

    5.按揭。这一融资的功能较为明显,且是很普遍存在,也被作为在购买住宅资金短缺时的一种积极有效的融资方式。这种方式可以在购房资金尚不充足时,提前取得购房人住的权利。

    6.抵钾担保〕家庭生活中临时需要较大笔资金时,以住房的产权作为抵押或担保,以取得所需要的资金。住房的融资功能的实现中,抵押担保等都是较好形式。

    7.购后出租。住宅购进后,再将其用于出租,每月收取租金用以支付按揭贷款,待若干年后该住宅的按揭贷款全部还清时,住宅产权即可完全归自己所有。这一方式是大家较为熟悉,并运用较多的。

    如上各种模式中,出典因其有相当的局限性,而运用极少。出售、出租则适用的情形不同,并不同于完全的融资。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