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低通胀:原因及启示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14

内容提要:美国巨额贸易逆差为低通胀做出了贡献;虚拟经济的繁荣平抑了物价波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与股票期权制、员工持股制抑制工资上涨压力,割裂了物价与工资互动的基础;而强势美元政策与知识经济的运行规律本身具有紧缩效应。美国低通胀的经验,可以启发我国关注I<S形成的紧缩缺口,重视虚拟经济对物价的影响,适当采取扩张性政策,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而不必过分担心通胀。


关键词:美国经济  低通胀  贸易逆差  虚拟经济  新经济   强势美元

The Causes and Revelations of the Lower Inflation Rate in American Economy

Abstract: In the 1990s,the trade deficit has made much contribution to the low inflation in U.S. .The prosperous fictitious economy restrains the price fluctuation. The high production efficiency and the practices of stock option and employee stockholder have stopped the positive relations of the wages and the price, which makes Philips Curve cease to be effective. Strong dollar policy and knowledge economy can also make deflation effect to some extent. The low inflation rate in U.S.suggests that we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inflation problem in China, where the deflation gap cause by investment below saving doesn’t eliminate. Therefore, China should appropriately adopt expanded policy to stimulate the economic growth, and should not worry about the problem of inflation. Meanwhile, the effect, which the fictitious economy has on the prices, should not be ignored.

Key Words: American economy, the lower inflation rate, trade deficit, fictitious  economy ,new economy,strong Dollar, 



   根据主流经济学派的观点,失业率与通货膨胀之间存在此消彼长反向关系,即菲利普斯曲线(Philips Curve)广泛存在。过去近30年来,美国经济学家和决策者一般都把2.25-2.5%的经济增长率和5.5%-6%的失业率作为宏观调控的临界点:当经济增长率超过2.5%,失业率低于5.5%时,就预示着有通货膨胀的危险。
    1991年4月以来,美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1992-2000年,年均GDP增长率近3.8%。失业率由1996年的5.5%降至2000年的4%。通胀率则几乎实现了“零通胀”,1998、1999年分别仅为1.6%和1.9%,2000年10月以来,美国经济增速下降,通胀率有所上升,但若剔除能源价格的上涨因素,也仅2.5左右(参见表1)。2000年10月开始,美国经济出现调整,2001年各季度经济增长率分别为:1.3%、0.3%、-1.1%和1.7%,折合年率为0.55%,而通胀率则大幅度下降,2001年的消费价格仅上升1.6%,大大低于上年的3.4%,为1998年以来的最低涨幅。2002年1季度,美国经济出现复苏,经济按年率增长达5.8%,若扣除能源波动因素,通胀率仅为1%左右。克鲁格曼(1998)甚至预计,未来10年,失业率和通胀率都较低,是美国经济的基本走向。
表1  1990年以来美国GDP增长率、失业率与通胀率    单位: % 亿美元;%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1-6
GDP 1.7 -0.2 3.3 2.4 4.0 2.7 3.7 4.5 4.3 4.2 5 0.3 2.4 2.35
失业率  5.6 6.8 7.5 6.9 6.1 5.6 5.5 4.9 4.5 4.1 4 5.8 5.7 6.4
通胀率 5.4 4.2 2.9 2.7 2.7 2.5 2.3 1.7 1.6 1.9 3.4 1.6 1* 1.5*
贸易逆差 1090 741 961 1326 1662 1737 1969 2103 2204 3389 3787 3583 4352 2442.69
资料来源:1990-1996年贸易数据转引自赵涛:《“美元利益”支撑美国经济高增长》,《理论前沿》2000年5期,15-16页。1997年以后数据引自:IMF,《世界经济展望》,2000年9月。2000-2003年数据系笔者根据《中国证券报》有关资料整理。*为预计数。
   1997年以来,面对物价持续下跌趋势,通货紧缩成为我国理论界的热门话题,政府也采取了一系列反通货紧缩的政策。但2000年以来,通货紧缩趋势开始得到缓解,生产资料价格呈现出较为明显的上涨趋势,其中能源价格上涨幅度很大。1999年11月到2000年8月,国内成品油价格累计上调6次,汽油出厂价上涨幅度达54%,柴油价格出厂价涨幅达46% 。
   面对此态势,一些专家担忧通胀(乃至滞胀)可能出现 ;或者分析了当前通货紧缩演变为通货膨胀的可能性(韩文秀,2001);或者通过历史案例分析,指出反通货紧缩的宏观政策向膨胀乃至滞胀转化的风险(朱民等,2001)。也有学者认为,当前我们防复苏夭折重于防通货膨胀(张曙光等,2000)。“9.11”后世界能源虽然价格又有上涨趋势,2002年1-4月,我国消费物价指数依然与世界其他大多数国家一样还是继续下滑,通货紧缩的压力依然存在 。
    因此,探讨以美国经济为代表的全球经济体系中的低通胀现象,研究20世纪90年代美国高增长、低失业率下低通胀的深层次原因,对于深入认识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并制订相应政策措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低通胀的原因之一:巨额贸易逆差的贡献
   美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进出口贸易国。1999年贸易逆差高达3389亿美元,较1990年增长3倍,2000年其贸易逆差3697亿美元,再创历史新高。与此同时,经常项目赤字急剧膨胀,达到当年GDP的4.5%。2001年贸易逆差达3787亿美元;2001年逆差有小幅回落,降至3583亿美元。但是,2002年美国的贸易逆差又扩大至4352亿美元,较上年上升21.5%(参见表2)。
表2  1990-2003年美国贸易逆差(按国际收支情况统计) 单位:亿美元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1-6
GDP 1.7 -0.2 3.3 2.4 4.0 2.7 3.7 4.5 4.3 4.2 5 0.3 2.4 2.35
贸易逆差 1090 741 961 1326 1662 1737 1969 2103 2204 3389 3787 3583 4352 2442.69
资料来源:同上表1。
不过巨额逆差与经常赤字并未阻碍经济增长,对美90年代的低通胀做出了贡献:
   一是由于进口产品物价的持续下跌,直接带动美国物价下降。
   90年代中后期以来,全球绝大部分产品生产能力过剩,如1998年世界钢的生产能力达10亿吨,而1999年总需求量不超过7.5亿吨,世界一家大汽车跨国公司开足马力生产1年,即可满足当年汽车需求。在此背景下,世界商品价格全面下跌,尤其是初级产品,如1998年世界初级产品价格下降达20%,其中原油价格下降达30%。1995-99年上半年之前,世界石油和非石油进口价格都在下降(石油价格1999年下半年才开始上涨,2000年达到高峰),非石油进口品的价格年均约下降4%。在全球产业结构的大调整过程中,这种生产能力的过剩还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继续存在,出现全球性经济紧缩趋势也就在所难免了。A.加利.西林(Gary Shilling,1999)认为,通货紧缩可能要延续10年或更长 。
   在此背景下,1996-98年,美进口额年增长率分别达8.65%、13.7%和11.6%,但价格却不断下跌,年降幅分别为-2.9%、-4.3%和-6.1%。大幅度增加的工业用廉价初级产品进口,亦降低了美国公司的生产成本。据估计,进口价格下降对消费物价指数下降的贡献了约0.6个百分点。
   二是巨额逆差弥补了美国经济增长中投资I与储蓄S之间的通胀缺口。
   根据国民收入恒等式,可以推导两缺口模型(H.Chenery & A.Strout,1966),有:Y=C+S+T=C+I+G+(X-M),设T=G,于是有I-S=M-X,即为了维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投资I与储蓄S之间的差额(储蓄缺口)同进出口之间的差额(外汇缺口)必须保持平衡。

I,S              I   
                B1     S      通胀缺口与资金不足缺口
P0         B0                                  
                  紧缩缺口与资金过剩缺口
    B2                           

 0    Y2    Y0   Y1         收入,产出 
     图1   不同I与S分Y0  Y1布状态下的通胀缺口与资金缺口
   设投资曲线与储蓄曲线均为线性,如图1,B1为I>S域,高消费、高投资引起需求增加,通过乘数效应带动整个国民经济持续扩张,潜在产出Y1大于均衡产出Y0,产品市场出现供不应求,由此引起通胀与资金缺口。如果I<S,引起紧缩缺口与资金供给过剩缺口,可能的产出水平Y2 <Y0。
    近年来,美国储蓄率不断下降(家庭储蓄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