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立区域性毕业生就业市场的探讨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14

  [论文关键词]吉林地区  高等院校  毕业生  就业市场  联合建设

  [论文摘要]为了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吉林地区10余所大中专院校在联合打造吉林地区区域性毕业生就业市场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形成了“政府搭台、各相关院校联办、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唱戏’’’的区域性人才市场,为吉林省乃至全国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已经从“精英式高等教育”时期绝对的卖方市场,走向了“大众化高等教育”时期相~-,j-的买方市场。“大众化高等教育”时期各大中专院校大规模扩招,毕业生人数因而迅速增长,毕业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能否建设性地做好毕业生就业1=作,将直接关系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能否实现,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直接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直接关系到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直接关系到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因此,毕业生就业工作历来是党和政府卜分关心的大事,也是各大中专院校千方百计要解决的难题。吉林地区大巾专院校在这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自2004年起,吉林地区10余所大中专院校成功地联合举办_『两届“吉林省吉林地区大中专院校毕业生供需见面洽谈会”,开创了吉林地区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就业T作整体合作的先河,构建起吉林地区大中专院校区域性人才市场。吉林地区大中专院校区域性人才市场的形成,推动了吉林地区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整合,扩大了大学生就业信息的含量,提升了相关院校的整体就业水平。

  一、建立区域性人才市场的必要性

    当前,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呈现出严峻性、复杂性和长期性的特点,就吉林地区各院校而言,毕业生面I临的就业形势和情况都有所不同,有些专业甚至差距还很大。针埘这种情况,吉林地区各院校都做了很多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就毕业,主整体就业工作而青,吉林地区各院校这方面的工作基本上还处于分散状态,院校之间缺乏横向与纵向的联合,现实表现为各院校毕业生就业市场规模小、人才层次单一、专业含量较少、结构不尽合理,相关院校自身的办学特色、人才培养优势得不到充分展现,为用人单位提供的服务也得不到优化和提升。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吉林地区各院校联合起来创建吉林地区区域性毕业生就业市场。这样做,既可为各个院校营销毕业生提供现实平台,也方便了用人单位选聘人才;既有利于吸引用人单位充实就业市场,又有利于区域性人才品牌、市场品牌的形成,从而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和对社会的贡献率,有其理论和现实的必要性。

  二、政府的支持和协调是建立区域性人才市场的关键

  大中专院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合格人才,为社会发展贡献高素质人才。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作为社会人才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即具有人才市场的普遍特征。大中专院校要实现毕业生的充分就业,就必须掌握社会的发展态势及其对各级各类人才的现实需求,并采取有效的培养措施,使学生的知识、技能、思维结构等基本素质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为学生的就业奠定坚实基础。但是,学校作为教育的主体,在判断社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方面,只能做到宏观上的掌握,使得人才培养、毕业生就业工作不可避免地具有一定的盲目性、随机性和被动性。加之有的院校存在的“各自为政”的保护主义思想,担心现有的就业岗位流失,人为地封闭就业市场,以致毕业生整体就业水平得不到有效提升。相~-,j-而言,政府职能部门对具体就业岗位的了解比学校深入得多,日常工作中与用人单位的接触比学校密切得多,所掌握的就业信息与渠道也l:l-.q:校丰富得多。因此,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需要充分发挥政府的职能作用,依靠政府职能部门的支持和协调,才能真正建设好区域性大中专院校毕业生的人才市场。所以说,政府的支持和协调是建设好区域性人才市场的关键。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