哌替啶、异丙嗪在中耳乳突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13

   摘要:目的:探讨联合应用哌替啶、异丙嗪在中耳乳突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对136例乳突手术患者在局部阻滞麻醉下,术中肌注异丙嗪+哌替啶强化麻醉并对镇痛效果加以评定。结果:在136例中,有131例取得良好的效果,所有病例均顺利完成手术。结论:在局麻下中耳乳突手术中联合应用哌替啶、异丙嗪镇痛镇静效果明显,对保证手术的顺利完成有良好的作用。
  
   关键词:中耳乳突手术;哌替啶;异丙嗪
     
 广西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自2003年开始在乳突手术中采用局部阻滞+浸润麻醉,术中追加哌替啶、异丙嗪强化的方法,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自2003年1月至2006年11月行乳突手术136例患者,男72例,女64例;年龄18~60岁,无并发疾病。行传统乳突根治术22例,行单纯改良开放式乳突根治术28例,行开放式乳突根治术+同期鼓室成形术33例,行完壁式乳突根治术8例。手术时间为2.5~4.5h。
  1.2 方法
  术前30min肌肉注射安定,术中开通静脉通道,全程心电监护。先用2%利多卡因液(每10ml加肾上腺素1滴)行外耳道壁及颞浅神经阻滞麻醉,再用1%利多卡因液行耳廓后沟等处浸润麻醉。待行至乳突轮廓化约一半进程时肌注哌替啶及异丙嗪(体重50kg以上哌替啶100mg+异丙嗪50mg,50kg以下哌替啶50mg+异丙嗪25mg),所有手术均在德国蔡氏显微镜下完成,其余手术器械有上海晶杰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的WDZ-2000耳电站等。
  1.3 镇痛效果评定标准
  按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疼痛标准[1]分为4级。0级:无疼痛,稍感不适,合作;Ⅰ级:轻微疼痛,略显痛苦表情,全身不良反应轻,易耐受,保持合作;Ⅱ级:中度疼痛,痛苦表情,难忍受,尚能合作;Ⅲ级:重度疼痛,不能忍受,呼叫,不合作。
  
  2 结果
  
  0级56例,Ⅰ级75例,Ⅲ级5例。5例Ⅲ级患者均为手术时间超过4h后分离鼓膜或中下鼓室病变时疼痛不能忍受,用2%丁卡因棉片表面麻醉约10min后均顺利完成手术。
  
  3 讨论
  
  因乳突手术时间通常比较长,鼓室粘膜等处的痛觉敏感等原因,插管全麻是目前乳突手术中流行的做法。但插管全麻费用较大,并非所有患者均能承受。我科自2003年以来,除年老、年幼以及对用异丙嗪、哌替啶有禁忌者行全麻插管下手术外,一般均采用阻滞+局部浸润麻醉、术中加用哌替啶与异丙嗪的方法,绝大部分能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效果与全麻插管无异。并且因患者清醒,能随时观察患者有无面瘫,能有效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异丙嗪(promcthzinc,非那根) 是临床常用吩噻嗪类抗组胺药[2],有抗组胺、抗胆碱、中枢作用,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其镇静催眠作用强于安定,临床应用广泛,常用量为25~50mg/次。哌替啶是常用的中枢性镇痛药物,镇痛作用弱于吗啡。哌替啶与异丙嗪联用能借助非那根镇静作用,消除患者紧张、焦躁的情绪,提高镇痛效果。目前已经在无痛人流、外科术后镇痛中等已经广泛应用[1,3],单纯应用哌替啶也见应用于鼻内窥镜手术[4]。
  ?异丙嗪在体内吸收快而完全?,药效持续6~12h,经肝代谢,经尿排出。不良反应为[2]?:注射过快会导致血压升高或降低,老年人应用本药易发生头晕、呆滞、精神错乱、低血压、锥体外系反应等;曾有报道手术后使用异丙嗪出现了难以纠正的休克[5]。故患有基底神经节病变、帕金森综合征、昏迷及对吩噻嗪类药物过敏者禁用,患有肝脏疾病、心血管疾病(如心力衰竭、心肌梗死、传导异常)、闭角型青光眼、高血压、胃溃疡、癫痫等患者慎用。用药后血压过低可静脉滴注去甲肾上腺素,禁用肾上腺素。哌替啶副作用较少,有一定的舒血管作用[6]及抑制肠道平滑肌作用[7]。
  在镇痛效果较差的病例中,绝大部分是手术时间较长的。笔者体会是:①打好外耳道壁的阻滞麻醉是关键;②在视野已经达到要求时可尽量先分离外耳道皮肤、鼓膜、清理鼓室病变等,完全轮廓化乳突、彻底清理乳突区病变组织等可放至最后完成;③应在乳突轮廓化约一半时应用哌替啶与异丙嗪,而不是一开始就应用。
  
  参考文献
  [1] 欧小红.哌替啶配伍异丙嗪用于无痛人工流产的临床观察[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6,5(5):558-559.
  [2] 伦新强.156例异丙嗪不良反应分析[J]. 药物警戒,2006,3(3):135-137.
  [3] 宋健华.芬太尼和布比卡因用于外科术后自控镇痛[J].中国药师,2004,7(5):382-383.
  [4] 王建设,刘泽民,王蕊.局麻加静脉注射哌替啶用于鼻内镜鼻窦手术的临床观察[J].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2004,18(3):183-184.
  [5] 毛宇,刘建国,李卉,等.异丙嗪致休克7例[J].内蒙古医学杂志,2003,35(4):355.
  [6] 张雄,柴灵莺,童晓嵋,等. 哌替啶的舒血管作用及其机制[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2004,33(2):166-169.
  [7] 虞燕琴,马力,毛连根,等.哌替啶对肠道平滑肌运动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J].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2006,22(1):79-80.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