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灰树花高产栽培技术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12

  论文关键词 灰树花;高产;栽培技术

  论文摘要 阐述灰树花的生物学特性,并从栽培场地的选择及修建、菇床整理与消毒、原料选配、菌袋制作与菌丝培养、出菇管理、采收等方面介绍其高产栽培技术,以供灰树花种植户参考。
  
 
  
  灰树花又名贝叶多孔菌、栗子蘑、莲花菇、舞茸、千佛菌,是一种中温型、喜光、喜氧的腐生真菌,夏秋季生于栎、板栗、拷树等壳斗科树及其他阔叶树的树干及树桩周围。灰树花具有松蕈样芳香,肉质柔嫩,味如鸡丝,脆似玉兰,口感极佳,是极为珍贵的高档食用菌。同时,灰树花还具有极高的医疗保健功能。据报道,它有抑制高血压、肥胖症的功效;能预防脑血管、肝病、糖尿病等,是一种非常珍贵的药用真菌。
  
  1生物学特性
  
  灰树花适应性强,肉质厚,短柄多分枝,重叠成丛,能充分利用农作物秸秆作原料,还能利用栽培过其他菌类的废料进行栽培。
  灰树花属中温型食用菌,菌丝生长温度范围比较广,在5~32℃之间均能生长,最适温度为24~27℃,原基形成最适温度18~22℃,子实体生长发育最适温度为15~20℃,培养料含水量60%~63%;发菌期环境相对湿度控制在60%~65%;子实体生长阶段最适宜相对湿度在85%~95%。灰树花菌丝生长对光照要求不严格。子实体生长发育阶段要求较强的散射光和稀疏的直射光,光照不足,色泽浅,风味淡,品质较差。灰树花无论菌丝生长和子实体发育都需要新鲜空气,特别是子实体生长期更需要通风换气。灰树花菌丝生长适宜在微酸环境中,最适pH值为5.5~6.5。
  
  2栽培技术
  
  灰树花子实体生长温度范围比较窄,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生产季节安排的关键是将子实体发生阶段的温度控制在10~20℃。常规栽培是在春、秋两季,下面主要介绍灰树花冬季栽培技术。
  2.1栽培场地的选择及修建
  冬季栽培以增温为主,栽培场地应选择地势平坦、周围环境干净、背风向阳的地方,根据情况,可采用塑料薄膜、小拱棚或大棚套小拱棚阴畦栽培。
  2.2菇床整理与消毒
  在地面挖宽40~55cm、深25cm左右菇床,用三氯杀螨砜1 000倍液喷雾,然后撒1层生石灰,以杀灭杂菌及害虫。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