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观察及护理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0-17

  [论文关键词] 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护理

  [论文摘要] 为了探讨配合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方法,总结49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体会,笔者认为,临床护理在治疗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做好患者的护理是促进疾病好转、延长出血周期、减少出血次数的重要措施之一。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胰、胆道病变引起出血,以及胃空肠吻合术后的空肠病变引起的出血[1]。是肝硬化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常合并肝昏迷、黄疸、感染、肝肾综合征以及酸碱平衡、水电解质紊乱和DIC等并发症。2004年1月~2008年12月我院治疗观察和护理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49例,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选择2004年1月~2008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共49例,男28例,女21例,年龄27~65岁,平均43岁。其中,肝硬化病史5年以上者23例,5年以下者26例;首次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住院者38例,2次以上出血住院者11例;住院治疗3 d以内出血停止者28例,1周以内出血停止者16例,10 d以上出血停止者5例。估计出血量在50~200 ml者26例,201~400 ml者19例,400 ml以上者4例。
  
  2病情观察
  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常导致出血性休克或诱发肝性脑病,在护理工作中,要熟练掌握其临床特点,对生命体征变化、意识、精神变化和大、小便情况要做好详细记录和观察。积极巡视病房,及早发现病情变化以便及时处理。重点观察如下:
  2.1 观察意识、四肢情况
  出血量在5%以下无明显症状,出血量在5%以上可出现眩晕、眼花、口渴,出血量在20%以上可出现烦躁不安、表情淡漠、四肢厥冷等休克症状。判断是否出现肝昏迷,若发现精神异常情况,如嗜睡、呆滞、性格变化和异常行为要及时报告医生做积极治疗。
  2.2密切观察血压和尿量
  尿量能反映组织灌注情况,尿量不小于30 ml/h。出现低血容量休克时,患者表现为脉快,收缩压低于80 mm Hg以下,四肢皮肤湿冷,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呼吸浅而快,意识不清等。一旦出现应立即采取去枕平卧位,注意保暖、吸氧,及时通知医生。必要时遵医嘱给予输血,应尽量用新鲜血液,因库存血含氨量高,易诱发肝性脑病。选择大号针头进行静脉输液或给予静脉留置针,以便在大出血时能迅速补充血容量。输液开始宜快,应根据中心静脉压的测定调整输液量和速度,避免因输液输血过多、过快引起急性肺水肿[2]。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