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生态女性主义的男性学视角回应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10
摘要:生态女性主义认为女性更关爱自然,而男性气质以自然为敌,生态和环境的破坏是由男性造成的,并且对发展持质疑态度。从男性学的视角看,男性理应认同“传统男性气质”造成了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但同时还应该指出,父权文化是破坏生态的罪魁祸首,它塑造了传统男性气质并使男性和女性同样受害。男性学可以对生态保护做出贡献,鼓励男性颠覆父权文化的压迫,与女性携手保护生态。中国的生态与环保政策制定,应该对生态女性主义和男性学的研究成果加以关注。 

关键词:生态女性主义;男性学;男性气质;父权文化 

Response to Ecofeminism at Viewpoint of Men’s Study 

Abstract: 
Ecofeminism claim that the female care more about the nature, while the masculinity is not eco-friendly at all;masculinity induces the destruction of environment and ecocatastrophes. And ecofeminism still keeps queries about development. From men’s study viewpoint, the male should admit that "traditional masculinity" bring on the destruction to the environment; however, it should also be pointed out that patriarchy culture is the lord of the destruction who has figured the traditional masculinity and makes the male trapped in it and hurt as well as the female. Being able to redound to environment protection, men’s study encourage the male to overset the oppression of the patriarchy, and protect the environment hand in hand with the female. And more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ecofeminism and men’s study reserch whe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policy of China is constitute. 

Key words: ecofeminism ;men’s study;masculinity; patriarchy; 


女性主义在二十一世纪已经浸透到各个学科领域,女性主义的思维方式不仅对社会科学各领域,而且对自然科学的研究也发生了重要的影响。环保领域也不例外。女性主义有许多不同的流派和思潮,生态女性主义思潮对生态、环保的界入,以其对父权文化一贯尖锐的批判姿态,给绿色革命打上了清晰的性别烙印。 
作为对女性主义进行回应而促生的男性学,面对生态女性主义,必须发出自己的声音,做出相应的回应。但是,就中国而言,男性学本身还是一片空白,就国际社会而言,男性学对生态女性主义的回应至今也仍呈现失声之态。 

一,生态女性主义基本理念、本土化问题及质疑 

    所有女性主义都反对男性中心论(androcentrism),生态女性主义同时反对人类中心论(anthropocentrism),认为人统治人的思想,派生了人统治自然的思想,而二者都是应该废除的。 
    生态女性主义有这样两种提法,一种是女性主义的生态学 (the ecology of feminism) ,再一种是生态学的女性主义 (the feminism of ecology)。生态女性主义起源于20世纪七十年代,应该说在一定程度上是受六十年代以来西方学界对生态环境之关注的影响。事实上,1962年,女性学者Rachel Carson出版的著作《寂静的春天》便被认为掀起了“一个永不消退的环境意识浪潮”。1974年,F•奥波尼出版了《女性主义或死亡》一书,书中首创了一个新词――生态女性主义(ecofeminism),并表达了这样的观点:“对妇女的压迫与对自然的压迫有着直接的联系。” 1 
    生态女性主义内部同样流派众多,包括文化生态女性主义、社会生态女性主义、自由生态女性主义、激进生态女性主义、批判生态女性主义、原住民生态女性主义、第三世界生态女性主义,等等。但是,各流派都将“对妇女的压迫与对自然的压迫有着直接的联系”这一观点视为核心。自奥波尼提出这一观点,便 “揭开了女性主义理论的绿色革命序曲”,并且在20世纪九十年代得到重要发展。2(P52) 
    生态女性主义主张自然世界与女性主义精神的结合,因此它“既是一种女性主义理论,又是一种生态理论,同时也是一种多元的文化视角。” 3它“试图寻求一种不与自然分离的文化,并且认为一个生态学家必定会成为女性主义者。” 4(P83) 
  李银河将生态女性主义的主要理念总结为: 
第一,女性更接近于自然;而男性伦理的基调是对自然的仇视。自然与文化,生理(动物)世界与社会(人类)世界,男性与女性……这样的二分法将女性与自然、繁殖、物质、他者性归为一类;将男性与文化、生产、形式、自我性归为一类;这是西方父权制意识形态的一部分,为贬低和强奸自然和女性寻找合理性。5 
  第二,地球上的生命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网,并无上下高低的等级之分。但社会状态却是种族分隔、性别分隔的,在这个等级体系中,上帝这类纯精神是最高级的,而生长在地球上的生命是低级的;在所有的生命中,人又是最高级的,以下依次是动物、植物、山、海和沙;在人类当中,白种男性是最高级的,以下才是其他种族和性别的人们。而生态女性主义的一个主要观点就是反对对生命做等级划分。 
  第三,一个健康平衡的生态体系,其中包括人与非人在内,都应保持多样化状态。消费市场把人们的文化兴趣搞得千人一面,既浪费资源,又无趣。生态女性主义主张,应当发起一个反集中化的全球运动,既照顾到人们的共同利益,又要反对某些消费形式的统治和强制性,这种强制性实际上是一种暴力形式。 
第四,物种的幸存使我们看到重新理解人与自然 (自身肉体与非人自然) 关系的必要性,这是对自然与文化二元对立理论的挑战。生态女性主义批判二元对立的理论,反对将人与自然分离,强调所有生命的相互依存,将社会压迫与生态统治的模式两相对照。 
此外,生态女性主义者对发展的概念提出质疑,她们认为,发展这个概念是基于西方父权制和资本主义关于经济进步的概念而形成的,以为变革必须走线性发展的道路。女性运动的价值是去听取无权者的呼声,尊重差异性;而发展概念不重视个体,不重视社区层面,只是从经济角度评估人类与社会的进步,却不考虑诸如文化、社会、政治、精神等人类的贡献。生态女性主义中最极端的观点是从根本上反对发展的,它将发展作为西方父权主义的举措加以抨击。4(P84-87) 
1995年,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召开后,女性主义,包括生态女性主义,更多影响中国学界。目前,中国的哲学界、女性主义理论界、宗教与伦理学界,以及文学界都有很多介绍、研究生态女性主义的论文问世刊行。但是,中国学界对生态女性主义的接受也有一些不足,主要体现在:一,引进初期的意识形态导向集中在世界妇女大会前后,接受缺乏学术的自觉;第二,不论在文学还是在其它领域,接受都还不成体系,表现为论文多而专著甚少。2(P63) 
    还有一个特别需要注意的问题,起源于美国的生态女性主义,在传输到第三世界的时候,同样面临本土化的挑战。在这方面,中国以外的一些第三世界国家已经做了很多成功的努力,比如印度著名的女性主义学者席瓦便提出,“应该立足本土知识体系重建女性主义的生态文明,同时将此与基层妇女的环保运动联系起来,这些都体现了她的"草根"立场和对许多白人中产阶级主义者常有的‘被迫害情结’的超越”。6(P62) 
第三世界生态女性主义在20世纪九十年代之后颇多发展,与西方生态女性主义相比,它具有一些独特之处: 
1、以历史的方法研究诸多社会问题,如环境问题、妇女问题、和平问题等。 
2、注重第三世界问题,始终站在下层人民,尤其是下层女的立场上。 
3、十分注重宣扬被主流环境主义,主流女性主义等所忽略的第三世界经验及知识体验,提出以本土知识体系为基础重建女性主义的生态文明,同时将这一文明同下层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