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青岛文化市场体系培育的着力点及其现实路径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10

  【论文关键词】文化市场;青岛市;路径选择

  【论文摘要】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必须注重对文化市场体系的培育。近年来,青岛市文化市场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但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加快青岛市文化市场体系培育,要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的要求,积极打造文化市场主体运营的政策环境和公平竞争环境,大力推进文化产品市场尤其是要素市场的发展,加快现代文化流通体系建设,建立和健全文化市场中介和行业组织,进一步强化市场监管机制。

    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必须重视文化市场体系的培育。本文拟结合青岛市实际加以探讨。

    一、注重文化市场体系培育是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内在要求

    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增强我国文化的总体实力和竞争力,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是我国文化发展的战略之一,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必须注重文化市场体系的培育。

    (一)文化产业的发展要以健全的文化市场为载体

    文化产业的基础是市场,没有一个发育完备的文化市场,文化产业的发展就如同空中楼阁。产业是在市场中发展的,也惟有通过市场才能发展壮大,发展文化市场不能仅仅片面理解为营造一个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因为发展文化产业在实现文化的经济价值的同时,其根本目的就是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消费需求,而这种文化消费需求的切实体现就是文化市场。从这个意义上而言,文化市场不仅是文化产业的起点,也是它的最终归宿。

    (二)文化产业的发展要以健全的文化市场为导向

    文化企业不仅要生产出优秀的文化产品,还要努力使自己的产品在市场竞争中尽量占有更多的份额。让更多的消费者在市场中了解和接受自己的产品,这是所有文化企业在竞争中不可回避的问题。随着人民群众收人的增长,文化娱乐支出比重的增加和文化消费时间的增多,文化消费总量迅速提高,群众对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选择性日益增强。人民群众对文化的需求总量将会有一个大的增加,对文化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将会有更高的要求,求知、求乐、求美,将成为社会的风尚。只有健全文化市场,不断形成多门类、多层次、多类型的文化生产和服务体系,才能从数量和多样化等方面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

    (三)文化产业的发展要靠健全的文化市场来调节

    有没有好的能够让市场承认的产品,是衡量一个企业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成功的文化企业总是不断地把优秀的文化产品推向市场。市场将根据消费者的需求对企业的生产进行调节,其中包括对文化产品项目的选择,也包括对文化产品内容和样式的要求。当一种文化产品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时,企业将考虑如何才能改进自己的生产方式,提高产品的质量,它需要从产品生产的创意、立项和对资源、人才、技术手段以及包装宣传等诸多方面作出相应的调整。这种调整不仅仅是在现有水平上的调整,同时,它还要求对文化产品进行创新。就是要以新的思路、新的生产方式、新的表现形式来生产出新的更好的文化产品。因此,文化产业可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将通过市场的调节不断创新,不断提高质量和竞争力。这样就从客观上促使大量反映先进文化的文化精品得以产生。

    (四)文化产业的发展要以健全的文化市场为动力

    由于市场的配置作用,更多的形式各异的特色文化产品将生产出来,不同的文化服务方式也将陆续进人市场。消费者选择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余地越来越大。随着选择自由度的增加,会进一步刺激企业的生产。文化企业生产能力的扩大,将为社会提供更多可供消费者选择的文化产品,它不仅满足了消费者各式各样的消费需求,同时也进一步激发了消费者的消费欲望,从而形成了消费市场—企业—消费市场的良胜循环。在这种情况下,文化产业的市场化运作,将使先进文化的生命力持续旺盛,影响力不断扩大,进而有力地抵制各种腐朽文化对人们的侵蚀,缩小和剔除它们赖以生长的土壤,从而达到有力地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与发展的目的。

    二、青岛市文化市场体系培育的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年来,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青岛市文化市场从小到大,发展迅猛,形成了在文化行政部门管理职能范围之内的文化娱乐市场、网络文化市场、音像市场、演出市场、电影市场、艺术品市场、业余艺术培训市场和文物市场等八大门类。截止到2006年底,全市文化市场经营单位登记注册的达3000余家,已成为推动第三产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同时,为营造良好的文化市场环境和维护文化市场经营秩序,青岛市不断创新管理思路,积极构建统一、公正、诚信的全市文化市场管理体系。

    但也应看到,与先进城市比较还有不少差距,目前文化市场还存在着一些哑待解决的突出问题。概括起来看,主要表现在:一是文化市场经营主体存在不可忽视的问题。如非法音像制品、走私、盗版经营活动仍然比较猖撅,娱乐场所黄、赌、毒以及演出市场色情庸俗表演和票价虚高、演员艺德等问题,还没有解决。二是行政管理“错位”、“越位”、“缺位”现象比较突出。个别地方的文化市场执法人员充当违法经营者保护伞的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同时,由于政府管理部门对文化市场监管、执法力量严重不足,导致违法行为无法及时查处。三是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不足。在当前文化市场中,占主体的仍然是只能满足人们较低文化生活需求的内容和形式,思想性、艺术性较强的文化服务偏少,还不能完全满足人们日益提升的更高的精神文化需要。尤其是农村文化市场还没有真正形成,农民的文化消费尚不充分,市场还未成为配置文化资源的主要方式。四是中介机构和行业协会组织的作用有待加强。目前青岛市文化市场中介机构和行业组织建设相对滞后,且各个市场门类之间发展也不平衡。五是文化市场管理体制改革滞后。目前青岛市文化产业各个主体仍分属于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等行政部门,各种文化资源被条块分割且设置重复,难以通过市场方式进行资源优化配置和联合开发,行政事业型管理体制严重制约着文化资源的合理流动和整合。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