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用翻转课堂教学 塑造英语听说人才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6-03-08


      摘要:翻转课堂是一种颠覆知识传递与内化顺序、把传统的“先教后学”教学流程翻转成“先学后教”的全新模式。翻转课堂之于教师,不再是教师自说自话传递信息的场所,而是指导学生互动交流,听、说英语的练兵场;翻转课堂之于学生,不再是用以获取知识,而是促进知识应用、吸收内化及能力生成的课堂。翻转式听说教学激发了大学生英语学习热情,培养了讲英语的自信心,提升了自主学习能力和听说表达能力。
      关键词:英语教育历程;英语听说教学;大学英语教学目标;翻转课堂;以学定教;英语听说能力;大学英语听说教学改革;教学实践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573(2015)04-0104-03纵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英语教育历程,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一直与经济变革相伴相随。然而,两者步伐少有同步,前者远未跟上后者的增速,大学英语教学依然背负“费时低效”“高分低能”的诟病。一方是“费时低效、高分低能”顽疾,一方是国家发展对具备英语实际应用能力人才的需求,二者的相悖现状引发了我国英语教育界乃至全社会的思考与讨论,“英语教育何去何从”“大学英语教育是保持当前的通识性还是改走学术化道路”“大学英语科目仍保留必修课还是改为选修课”……。讨论不一而足但尚无定论,然而却已带来不争的事实——全国统一四级考试成绩在学位中的权重归零变化及大学英语科目学分的一降再降。身为英语教育从业者的笔者真切地感受到,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又一次被推到风口浪尖。毋庸讳言,无论讨论与思考的结果如何,大学英语教育决不能因噎废食有病乱投医,不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要消除“费时低效”“高分低能”顽疾,塑造具备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的人才,只有找到问题症结之后对症下药,方有望药到病除。基于上述认识,笔者在听说教学中采用了全新的翻转课堂模式。历经一年的实践教学,笔者感受到翻转课堂不失为当前大学英语听说教学改革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一、翻转课堂与传统教学众所周知,知识的学得包括两个环节:知识信息的获得和知识的内化吸收。传统教学中,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知识的内化吸收及能力生成被置于课后,通过“复习—练习”完成。这种“先教后学”流程对于身处母语环境的大学生英语听说训练而言,显然毫无裨益。与之相反的“先学后教”翻转课堂从理论上更适合我国大学英语听说教学,适合大学生训练,提高英语听说能力。
      
      1.传统教学的弊端。2014年10月30-31日,教育部在北京召开“国家外语能力测评体系建设启动会暨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研制总体方案论证会”,这标志着我国第一个由国家层面提出的外语能力测评体系建设正式启动。在该会上,教育部部长助理林慧青表示,我国将出台一套“覆盖大中小学各教育阶段、覆盖听说读写译综合能力、覆盖各种形式外语学习成果的评价体系,使我国英语教学和测评‘车同轨、量同衡’”。据悉,即将出台的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以交际语言能力为基础,在“听、说、读、写、译”等方面各有详细规定,具体到“听”就分为“听对话、听口头通知和指令、听学术讲座、听广播、电视等”不同种类。更早的2007年3月教育部出台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明确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然而,当前大学毕业生的英语听说能力差强人意,远未达到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交流水平,仍被冠以“聋子英语”“哑巴英语”“中式英语”。究其原因,与当前传统听说教学模式不无关系。“先教后学”的听说教学,听力训练教师采用的是按照教材内容“播放听力材料+核对答案+介绍答题技巧”的应试套路,口头表达能力训练沿用的是教师把大量全新的知识抛向学生,无视学生的反应与接受效果。此种听说教学把课上几十分钟内源自教师自说自话的信息传递奉为核心,对学生课前预习与否、预习到何等程度没有明确要求和指导,严重忽视了课前信息输入的重要性。在格外需要即时反应、实时104··反应的外语听说课上,缺失了课前信息输入,加之有限的听说水平,学生对教师抛来的大量信息“听不懂,说不出”,师生间、学生间难以用英语交流互动,更严重的是导致了大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偏向和诉求危机——“听”是为了“考”,“说”无测评则置之于不顾。其结果必然是实际听说能力无从生成。
      
      2.翻转课堂。翻转课堂或反转课堂(FliedClaroom或IvertedClaroom)全称为“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是一种借助网络信息技术,将传统教学流程中知识信息传递与知识内化吸收顺序完全颠倒的教学模式,其核心是“先学后教”。翻转课堂起源于美国,萌芽于21世纪元年。从其十几年的短暂历史看,真正吸引全美国关注翻转课堂教学的是科罗拉多州森林公园高中的两位化学老师乔纳森·伯格曼和亚伦·萨姆以及可汗学院创始人萨尔曼·可汗。2007年,为解决学生缺课问题,乔纳森和亚伦开始使用屏幕捕捉软件录制oweroit演示文稿的播放和讲解,他们把结合实时讲解和T演示的视频上传到网络,供缺课学生在家通过观看视频自学,以此帮助课堂缺席的学生补课,避免“落伍掉队”成为差等生。更具开创性的是,两位教师逐渐以学生在家看视频听讲解为基础,节省出课堂时间来为在完成作业或做实验过程中有困难的学生提供帮助。不久,这些在线教学视频被更多的学生接受并广泛传播开来,翻转课堂迅速从森林公园高中蔓延到包括可汗学院在内的美国多所大中小学。“先学后教”流程的翻转课堂自三年前进入我国以来吸引了教育领域的广泛关注和兴趣。“先学”指课前学生借助各种媒体自主搜集、筛选信息,小组合作编辑信息;“后教”指的是课上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指导学生有序地讲练英语,帮助学生通过互动交流把搜集的信息内化为知识和能力。
      二、翻转式听说教学实践翻转式听说课的“课前—课上—课后”教学三环节中,师生教学双方各自任务具体明确,且重点、功能鲜明。重点关键是学生课前自我搜取输入充足信息,核心是课堂由传统的教师传递信息转换为学生间交流课前所搜信息已达到吸收、内化的功效。课前,教师确定话题或主题后至少提前一周时间告知学生,并根据学生层级水平给出有梯度的从基本要求到较高要求的课前自主学习指南和课后评价标准。拿到话题/主题后,学生可自愿结组,人数限定为2~6人,不同主题可与不同同学结组。小组结定后,围绕老师设定的主题确定本组要呈现的内容。之后进入信息采集环节——利用图书馆、教材配套光盘、数字媒体—搜集筛选信息。下一步进入信息编辑阶段,可利用数字媒体技术,将筛选出的信息编辑制作成t课件或音视频短片,可编排短剧表演,可开展小组间辩论,或设计不偏离主题的游戏等,形式不拘一格。翻转式的听说教学把课堂当作学生展示的舞台,当作学生英语听说的练兵场,具体包括三个步骤:一是以小组为单位把本组课前准备的作品逐一展示;二是小组捉对互动交流,由老师根据各组所展示内容安排;三是班级问答、组代表总结陈述、教师点评。由此可见,翻转式听说课堂以学生为主体,着眼并落脚于学生间的互动,老师是组织者、指导者,是配角、陪练。课后,教师及时评价反馈,积极反思课上不足。学生有两项任务,一是必选的书面文字任务——围绕本次主题写一篇500字左右的作文,或者把自己课上展示的整理成文字;另有可选任务——参照对比组展示的内容和呈现形式,结合教师的点评,修改、补充、完善自己的“作品”。翻转式听说课堂好比学生听说实战演习的练兵场,将“从做中学”落到了实处,印证了“英语能力不是教出来的,是练出来的”。
      三、翻转课堂式听说教学的意义与价值正如国家总督学顾问、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著名教育家陶西平①所评述的,翻转课堂使“课堂”这一教学主阵地发生了功能性改变,课堂不再是用来获取信息,而是促进知识的内化和应用的,课堂不再是灌输的过程,而是生成的过程。翻转课堂教学堪称当前大学英语听说教学改革的一剂良方。
      
      1.翻转课堂回归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传统教学中,“学什么、怎么学”完全由教师掌控,学生只能跟着教师亦步亦趋,“听不懂,说不出”,听说教学徒有其名。翻转课堂模式下,学生课前根据老师给出的话题,结合自己的情况,借助互联网络、学校局域网,教学配套光盘、iad,智能手机,m3等,提前获取输入一定信息,做到先学。课上以学生间的交流互动为主,教师针对出现的问题适当地加以指点,实现“以学定教”。简而言之,翻转课堂式的听说课,老师要备课,学生也要备课。学生课前备足了课,做到上课有备而来,课上人人参与,“听得懂,说得出”,课后有反思,有巩固,有升华。这样的听说课才实至名归,才会助力学生听说能力的发展提高。
      
      2.翻转课堂为群体教育的课堂教学提供了多样性个性化学习渠道。传统的教学中,由于教学进度的限制,学生必须“齐步走”,对分属不同情况的学生无法进行不同内容、不同要求的教学。同时,统一标准的测评结果很难反映、体现不同水平的学习者所付出的努力,这无疑打击了学生努力的积极性。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loom)②在其“掌握学习”理论中提出,学习达成度=实际学习时间量/需要学习时间量,即只要条件适当,学习时间允许,95%以上的学生都可以达到优良成绩。数字教育时代的翻转课堂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反复学习同一内容的可能性,还提供了个性化、不受时间地点限制的学习渠道。由此可见,它恰恰满足了上述两个条件——足够的时间和适当的学习方式。笔者相信,翻转课堂下的学习者人人都是好学生,人人都能说出漂亮的英语。
      
      3.翻转课堂用足了数字时代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学习从室内扩展到室外,从学校移到家庭、社区、博物馆,甚至是飞驰的交通工具上;学习内容不仅仅局限于教材内容、教辅资料,慕课、社交网站、专题网站等提供的英语影视剧、英语新闻、学术报告、国际会议等,都成为学生获取知识的工具和平台。结束语无论出于英语学科的生存危机还是国家需求的外在压力,肩负社会服务职能的大学英语教育必须行动起来,革新进取,探索谋求能塑造具有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的人才之路。事实上,国家需要的英语人才大致分为“听说”“读写”“翻译”“综合”四个方向。不同工作岗位对英语人才的要求不同,有教育教学研究赵秀平,黄天娥启用翻转课堂教学塑造英语听说人才105··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15年第4期的侧重听说即时交流能力,有的侧重文字读写能力,有的要求口译能力好,有的要求笔译能力强,有的则需要综合应用能力的全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不防从上述方向入手,改变过去“听、说、读、写、译”五项技能一把抓、“大而全”的目标要求,有所侧重地开发学生或听说,或读写,或翻译,或综合能力的潜能,为社会培养单项能力或综合能力过硬的英语专才和全才。注释:①陶西平:《翻转课堂与生成课程》,htt://learig.ohu.com/20150522/413554958.html。②大康博客:《布鲁姆的学习理论》,htt://log.ia.com.c//log_628269170100vmuf.html。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