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高校体育社会化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5-02-20

  论文关键词:高校体育  体育社会化  体育教学  体育竞赛

  论文摘要:信息技术环境对高校体育社会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信息化社会高校的体育教学、运动训练和竞赛如何社会化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开展高校体育工作社会化改革的对策,旨在为市场经济体制下科学地、健康地开展高校体育社会化改革提供思路。

  1 信息技术环境下高校体育社会化的必然性

  1.1人类整体社会化水平的提高要求高校体育社会化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在生产活动和日常生活中的相互联系更为紧密,他们从外界获得的信息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多、更广、更快,外部因素对人们自身的影响也更加强烈,社会环境对人类自身的发展越来越开放和自由,从而加速了人们社会化的深度和广度。面对网上各种社会化的虚拟社区和论坛,当今大学生已不再“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纷繁复杂的网络社会对他们有着超常的吸引力并使他们急切主动地关心社会,了解社会,参与社会实践,适应社会生活。在这种环境下,高校体育工作同样不能再固守“独家经营”的策略,而要善于利用社会化机制和先进的科技成果.发挥社会的力量.确定“多管齐下”的工作格局。

  1.2高校的办学理念和模式要求高校体育社会化

  顺应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一种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运行的现代高校体制正呼之欲出。高校在面向社会办学.借助社会力量拓宽办学渠道的同时,要为不同社会成员的学习需要提供不同的服务.让大学教育直接进入经济建设的主战场,更加紧密地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使得高校不再是一个封闭的体系,而是越来越显示出其社会化的特征。在这种形势下.高校体育工作如何借助社会的力量发展自己.如何发挥自身的优势,促进社会体育的发展,是高校体育工作者必须认真解决的现实课题

  1.3高校自身优势的发挥要求高校体育社会化

  实行高校体育社会化,有利于发挥高校自身的优势.扩大高校和地方的交流合作.增强高校在地方体育事务中的作用和影响。高校体育工作也只有加速其社会化的进程,才能更好地宣传体育,发展体育,繁荣体育,体育工作者也才能更好地实现其自身的价值,做先进体育文化的传播者。

  1.4各类法规制度的要求高校体育社会化

  各类法规制度的颁布实施.加速了高校体育社会化的进程。1995年国家颁布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在全国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健身热潮。高校作为先进文化的传播地,担负着宣传和实施的双重角色,这一过程正是高校体育与社会体育交融互动的过程。近年来,不少高校开始实行学分制,学生对时间的支配和利用更加自由,这为学生更加深入地接触社会创造了条件。体育是学生接触和了解社会最直接、最方便的桥梁。高校体育课程模式的改革也为加速高校体育社会化进程创造条件。时兴的课程模式有“课内外一体化”模式和“三自选”模式.其共同点是充分肯定学生的自主体育实践。

  2 高校体育教学的社会化

  体育教学是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心,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的普通体育课是国家规定每个学生必修的课程.具有明显的法定性和强制性。高校体育的教学任务主要是:促进全体学生全面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向学生传授体育的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因此,在考虑高校体育教学社会化时.不能一味迎合学生的主体需要和社会需要而喧宾夺主.忘却教学任务。

  2.1高校体育教学指导思想的社会化

  坚持健康第一的理念。高校体育教学应充分考虑到学生毕业后所承担的社会角色.为学生的终身体育打基础。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应贯彻学以致用的原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以培养学生的健身意识、健身能力和健身习惯为目的,重点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2.2高校体育教学内容的社会化

  教学内容是为实现培养人才的目标,从多门科学中经过反复精选、加工提炼的人类智慧的结晶.是教学中的核心成分。因此.在选用教学内容时要充分考虑到其实用程度和普及程度,可以舍弃一些传统教澍中难以开展或普及程度低的内容,增加有条件坚持锻炼、有市场、受欢迎的娱乐性、健身性内容。教学内容对学生个体而言应以“少而精”为宜.应让学生有学习的兴趣,较为熟练地掌握练习方法,体验到运动的快感。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