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河南省民办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0-17

  论文摘要:调查结果显示,民办高校教师存在明显的职业倦怠现象,其中情绪衰竭最为严重,紧随其后的依次为去人性化和个人成就感。产生职业倦怠的原因包括:社会的高期望值与角色的高定位;办学基础薄弱,福利待遇差;教学工作量大,科研能力较弱;绩效滞后,缺少跟踪调查。缓解民办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对策包括:社会应降低对教师的期望值,建立民办高校教师社会保障制度;学校应采取有效措施,消除教师的倦怠心理;教师应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要具备主动发展的能力。

  论文关键词:民办高校教师 职业倦怠 原因分析 缓解建议

  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现代人承受的职业压力越来越大,当职业压力超出了个人所能承受的阈限值时,职业的倦怠感就出现了。美国心理学家Maslach和Pine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提出职业倦怠是由三个维度构成的,即情绪衰竭、去人性化和低成就感。中国的第一份“工作倦怠指数调查报告”显示,在15个行业的倦怠指数调查中,高校教师的倦怠程度仅低于公务员和物流从业人员,居第三位。职业倦怠不仅影响教师的身心健康和专业发展,也会导致教育教学质量的降低。大量的研究结果证实,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我国的高校教师存在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但研究对象大多为公办高校的教师,而对民办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还比较少,因而有必要对这一群体的职业倦怠现状进行调查与研究。

  一、研究对象与工具

  1.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取河南省某民办高校教师作为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35份,回收有效问卷30份。其中,男教师占30%,女教师占70%;已婚教师占73%,未婚教师占27%;本科学历教师占40%,硕士学历教师占60%;教龄5年以下的12人,6~ 10年的11人,11~ 15年的6人,16~ 20年的1人;助教职称的15人,讲师15人。
  2.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由Maslach和Jackson所制订的MBI-ES问卷,并参考了台湾学者的中译修订本。问卷第一部分包括性别、教龄、学位、职称、婚姻、工作时间、角色地位、工作量、科研要求等因素。第二部分共包括3个一级指标和22个二级指标(情绪衰竭9个项目、去人性化5个项目、低成就感8个项目)。其中,前两个维度得分越高,表明倦怠程度越高;最后一个维度得分越高,表明倦怠程度越低。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1.研究结果
  调查结果显示,情绪衰竭的平均值为2.2,标准差为11.097;去人性化的平均值为0.9,标准差为5.046;低成就感的平均值为4,标准差为9.174。其中,女教师的个人成就感降低水平要高于男教师,已婚教师的个人成就感降低水平要高于未婚教师;教龄在11~ 15年的教师情绪衰竭程度偏高,本科学历教师的情绪衰竭高于硕士学历教师。
  2.倦怠原因探析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民办高校教师这一特定群体,正承受着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岗位竞争、聘任制、量化管理等举措的实施,使教师的工作量越来越大,要处理的琐碎事务也越来越多,致使教师工作与生活的界限十分模糊,很多教师每天要工作10~ 12个小时,有时甚至连续几周不能休息。
  (1)社会的高期望值与角色的高定位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金钱物欲的崇拜远远超过了对学问的求索。加之民办高校学生的学习基础相对较差,学生在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上也存在诸多的问题,这些给民办高校教师的工作带来了较大的挑战。面对社会对教师的高期望值,教师如果达不到预期的目标,那么他们在心理上就容易体验到挫折感,而挫折感的产生是职业倦怠来临的前兆。有些人可能会在内心化解掉挫折感,而另外一些人则化解不了这种挫折感,这种挫折心理一旦表现为行为异常时,就标志着教师职业倦怠的到来。
  (2)办学基础薄弱,福利待遇差
  目前,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一些二级学院逐渐从公办院校中独立出来,再加上新建本科及专科民办高校的日益增多,导致民办高校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相对于公办院校而言,民办高校的办学基础相对较为薄弱,福利条件较差,遭遇到一些不公平的待遇,致使民办高校教师的稳定性和归属感远远低于公办院校的教师。
  由于民办高校在管理上存在一些不足,使得学校的教学秩序经常被一些琐事扰乱,教师会有一种不被重视的感觉。在管理过程中,一方面教师的主体性得不到应有的尊重,集中表现为缺乏自由度和自主权、缺少工作反馈与鼓励等,这些直接导致了教师职业倦怠的产生;另一方面,教师与辅导员、后勤人员、机关工作人员之间在工作上相互不理解,因而容易产生利益冲突,这些紧张的人际关系容易让教师产生压抑感和焦虑感,从而导致职业倦怠的产生。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