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高职院校学生质量评价体系的建构策略研究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0-17

 

  [论文摘要]高职教育占据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学科教学体系向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渐趋深入,然而学生质量评价体系改革却滞后于高职教育的发展。因此,文章基于世界教育评价范式的转向特点,分析了我国高职院校学生质量评价的实然与应然走向,构思出以价值多元为基础,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学生质量评价体系建构策略,以期促进高职教育各要素的协同发展。

  [论文关键词]高职院校 学生质量评价 策略建构

  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类型,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在培养过程中逐渐打破学科教学体系的束缚,积极构建实践教学体系,侧重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这就决定了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与普通高等教育明显不同。针对这一特点,如何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质量进行评价并有效利用评价结果,以评价促进学生的改进和发展,就成为高职教育发展进程中突破瓶颈的现实诉求。

  一、学生质量评价的发展轨迹和当前世界评价范式的转向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口试作为西方传统的评价方式,因其存在主观性强、误差较大、效率较低的缺点,逐渐被更为客观和精确的笔试所取代。而后,教育评价的发展先后经历了“测量时代”“描述时代”“价值判断时代”,但这三种评价范式存在着忽视多元价值、过分推崇科学范式、管理主义倾向严重等问题,因此评价范式逐渐转向“共同建构”。这种评价范式主张评价应在自然环境下更多地采用质性评价,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根据“回应—协商—共识”的路径,达成共同的“心理建构”。由此揭开了多元文化背景下教育评价的变革序曲,使教育评价更多地关注各利益主体在评价中的不同需求,这逐渐成为当今世界教育评价改革的方向。

  二、我国高职院校学生质量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

  为适应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进程,高职院校广泛采取“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及“教学做合一”“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等教学模式进行人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大幅提升,学生就业率和用人单位满意度稳步增长。然而,学生质量评价体系的配套改革却滞后于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
  在学生质量评价中,评价主体忽视了多元文化的存在,未考虑与之相联系的多个利益相关者的要求,在实际评价过程中企业参与的积极性不高,更为重要的是在评价过程中撇开了学生和家长的参与,造成评价中学生价值主体的失落,使学生质量评价偏重于价值认知,忽视价值建构。在评价目的上,不是为了学生的改进和发展,而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或确定学生奖学金的评比等级,其实质就是为了鉴定。在评价指标和方法上,以知识的考查评价为主,注重量化而忽视质性评价,其信度和效度较低。在评价结果的形成和利用上,重视总结性评价,忽视诊断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特别是在实习实训中尤甚;加之评价体系缺乏反馈协调机制和申述制度,学生缺乏畅通有效的利益诉求表达渠道。因此,鉴于高职院校“穿新鞋走老路”的评价体系,其改革势在必行。

  三、高职院校学生质量评价体系的建构策略

  纵观学生质量评价的发展轨迹和当前世界评价功能的转向,基于协商机制的高职院校发展性学生评价将会成为高职院校学生质量评价体系改革的必然走向。从评价目的、评价主体、评价指标和权重的制定、评价结果的形成和利用、评价申述等方面,给予各利益相关者利益表达和价值选择的权利,推动学生不断进行价值认知和价值建构,达到以评价促进改革发展的目的。
  (一)以价值多元为基础,多个利益相关者参与构成评价主体
  高等职业教育改革通过校企合作,以就业为导向,以工学结合为载体,不断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不仅让学生为将来就业和从事某项职业做准备,还要在此过程中求真、求知、向善,不断获得成功,实现自我价值。围绕这些目标,利益相关者的范围就需要进一步扩大。除学生外,政府作为学校的主要投资者和主管部门,行业企业作为人力资源的直接受益者,家长作为高职教育的重要投资者,社会作为学生的容纳空间,都将成为评价的利益相关者。因此,根据联系紧密程度,高职教育关键评价主体的构成应主要包括教育主管部门人员、教师、学校管理人员、学生、家长、行业企业相关人员、政府相关机构人员;一般评价主体应包括校友、同行、社区相关人员等。这样,在多方参与的评价主体框架下,才能实现教育评价的民主化、科学化与社会化。
  (二)成立机构,明确职责,系统设计学生质量评价程序
  学生评价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教学管理的方方面面。因此,高职院校应成立评价领导小组、专题评价小组、评价申诉处理小组。领导小组的职责和任务主要包括确定评价对象和重点、编制评价计划和方案、组织评价相关人员培训、监控评价过程、对评价结果进行决策分析并得出评价结论、反馈评价结果。专题评价小组的任务和职责主要包括学习和理解评价方案、制定详细的评价标准、收集分析评价信息、得出初步评价结论、反馈并汇报评价结果。评价申述小组主要负责处理学生评价的申述事宜。
  不仅如此,还要系统设计评价实施程序。首先,要进行学生的预评价,让学生对自己进行反省和诊断,并在班主任和辅导员的参与下,共同分析不足和今后努力的方向,在再评价之前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改进。其次,由专题评价小组全面收集、整理真实有效的评价信息,根据各利益相关者协商制定的评价指标和权重,对这些信息分析汇总,得出初步的评价结论,并向评价领导小组汇报。再次,评价领导小组运用评价理论和统计方法,对专题评价小组的各分项评价进行综合,得出评价结论。最后,评价结论发到学生手上,学生对评价结论不服的,在一定期限内进行申述,评价申述处理小组负责受理学生正当的利益诉求。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