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职生幸福观教育体系的构建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0-17

  【摘 要】对高职生幸福观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个人发展的需要,幸福观教育的核心价值是以人为本,培养一大批具有幸福感的大学生,以满足和谐社会发展的需要。坚持幸福观教育的基本原则,把握教育的内容,探索幸福观教育的有效模式和方法。


  【关键词】大学生 幸福观 教育体系 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13-0009-03


  亚里士多德曾说:“幸福是人类存在的唯一目标和目的。”作为培养人、发展人为目的的教育活动,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幸福体验,使学生获得幸福是教育的终极目标。高职大学生对幸福的认知水平不高,对幸福的体验能力不强,科学的幸福观未能形成,对他们开展幸福观教育十分有必要。建立系统的幸福观教育教学体系、营造良好的幸福观教育环境,通过教学、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进行幸福观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一 高职生幸福观教育坚持的基本原则
  1.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结合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人才培养作为根本任务,把幸福观教育摆在重要位置,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校应既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直接灌输,又将幸福观教育渗透在相关学科教学和对学生的管理过程中。管理的最终目的是将对学生外在的约束转化为内在的行为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素质。
  2.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
  教育和自我教育相结合体现在幸福观教育过程中就是价值引导和自我认知的统一。幸福观教育的效果体现在培养教育对象自我意识、自我习惯、自我动机的形成,使教育对象在多元化的社会中根据教育者所传递的价值观进行自我选择和自主构建,并对自己的选择承担责任。学校应充分发挥院校、教师、党团组织的教育引导作用,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和激励他们进行自我教育、自我体验和自我提高。在教育和体验过程中,把培养目标与学生自己的发展目标结合起来,把学生的根本利益化作他们自身发展的动力。
  3.坚持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社会实践最终决定人的成长水平。在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复杂环境里,学校应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在重视课堂教育的同时引导大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深刻认识社会实践对他们健康成长的深远意义。社会各个方面应共同努力,为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实现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4.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
  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从根源上解决产生思想问题的物质基础问题。学校应既讲理论又立足实事,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增强对学生幸福观教育的实际效果。
  5.坚持继承优良传统与开拓创新相结合
  在学校管理、人才培养目标、校园文化等方面,在继承传统教育理念、内容和方法的基础上,学校应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新性,增强实效性。
  二 幸福观的基本内容
  早在两千多年前,古希腊思想家、哲学家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就对“幸福”进行了完整而深入的探讨。弗格森在《幸福的终结》从宗教信心、信念、道德、激情、感官性五方面,分析了西方现代社会在宗教社会学层面上的幸福价值观。罗素在《幸福之路》中,从心理学和哲学的角度,根据东西方人不同的伦理道德与社会观念,抽象出普遍适应的获取幸福的原则。我国儒家、道家和佛家均推崇德福思想,将幸福与道德结合在一起。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统一、个体劳动与奉献社会的统一、个体幸福与社会幸福的有机统一。人类获取幸福的基本途径是劳动,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的有机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核心,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内在要求,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终极目标。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和阐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十八大构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下的新的幸福观。这说明党和政府致力于建设幸福中国,践行科学发展、构筑和谐社会、追求国民幸福。
  三 高职生幸福观教育的模块
  建立以“四大工作模块”为支撑,通过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开展高职生幸福观教育的工作模式。
  1.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党建工作为龙头的示范教育模块
  深入开展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使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认识国家的前途命运,认识自己的社会责任,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加强党团知识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民主法制教育。引导大学
  生不断追求更高的目标,使他们中的先进分子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发展学生党员,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2.注重科学精神教育,以教育与教学相互融合的基础育人模块
  教书和育人紧密结合,通过教育教学齐抓共管、相互促进。加大教育教学改革力度,增强教育教学工作的合力,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互融合,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弘扬民族精神、改革创新精神教育。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开展和谐发展教育、环境保护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使素质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协调发展,着力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学习能力、创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的竞争力、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3.坚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主渠道作用的理论教育模块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幸福观教育的主阵地,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要发挥课堂教学的主导作用,增强课程的实效性,拓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重视教学环节,发挥实践课教学的教育功能。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独立设置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组织的二级机构,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列入学校事业发展的规划当中,作为学校重点课程建设,落实规定的课程、学分及对应的学时,建立相对稳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4.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打造特色校园文化活动模块
  通过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科技文化艺术节、元旦游园晚会、社团文化节、学习文化节、田径运动会等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校园文化活动,加强民主法制、遵纪守法、人文素质、集体主义、团结合作精神教育、身心健康教育,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渗透到活动之中,使大学生在参与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健康素质的协调发展。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