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私立中学英语课堂环境调查研究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0-15


  论文摘要:本文运用《中学英语课堂环境调查问卷》对石家庄地区私立中学的英语课堂环境进行调查,旨在了解课堂环境感知在不同性别,以及不同英语水平的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本文研究结果表明,男生女生对同一课堂环境的感知存在差异,但差异不明显;英语水平较高的学生对课堂环境的感知高于水平较低者;英语成绩与环境感知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论文关键词:私立中学;英语;课堂环境

  一、引言

  课堂教学环境是一个由多种要素构成的复杂的整体系统,它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过程有重要作用。但是过去的课堂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具体的教学法的探索,很少有研究者意识到课堂环境在帮助学生获取学习目标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近些年私立中学的兴起为中学教育模式注入了新的血液,但并不是中学教育的主流,社会关注度不够高,私立中学的课堂教学环境更是容易被忽略的环节;而且私立中学还处于发展之中,需要进一步完善。基于此,本人对私立中学的英语课堂环境现状进行调查研究,以期为私立中学的英语教学提供有益的应对策略和指导。
  课堂环境(classroom environment)又叫班级环境、课堂气氛,班级气氛,是“学生,有时包括教师,对环境的共同感知”(Fraser 1986:1)。课堂环境一般包括物理环境和人文环境。本文中的课堂环境指的是人文环境,是学习者的社会心理环境。
  课堂环境的理论依据为勒温的场理论和莫瑞的需要-压力理论。勒温认为人的行为是由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决定的,即B=f(P ,E),其中B代表行为,P代表人, E代表环境。莫瑞的需要-压力理论也强调行为是个体与其所处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莫瑞把个体因素(P)称为需要,把环境因素(E)称为压力。需要是指为个体行为提供方向和动力的组织倾向,压力是支持或阻碍个体表达或满足需要的外部环境。
  在此基础上,多位研究者对课堂环境进行深入研究,开发了多种评估量表,广泛应用于世界各国各层次课堂环境的研究中。1986年Moos和 Trickett开发的《课堂环境量表》(CES),1987年Fraser开发的《个性化课堂环境问卷》(ICEQ),1986年Fraser和Treagust开发了《大学课堂环境问卷》(CUCEI),1996年Fraser、Fisher和McRobbie开发的《课堂发生什么事》(WIHIC),大量研究问卷的开发促进了该研究的发展。

  二、研究设计

  本文主要探讨私立中学学生对英语课堂环境的感知在性别上存在的差异及感知与成绩之间的相关性,具体问题包括:(1)同一所学校的学生对英语课堂环境的感知是否存在性别上的差异?如果有,体现在哪些方面?(2)学生对英语课堂环境的感知与学业成绩是否相关?
  《中学英语课堂环境调查问卷》包括21个项目,分为7个因子,包括同学间的亲和关系、教师支持、课堂参与、同学合作、任务取向、平等性、教师创新,问卷采用李克特五级形式。问卷只针对学生设计,学生的评估依据个人在英语课堂上的感受和经历。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进行访谈和课堂观察,以便对问卷结果更好地进行解释。

  三、结果与讨论

  随机选取石家庄一所私立中学——石家庄少林学校,以其中的一个自然班68人为样本,进行研究。样本中男生人数占51.4%,女生人数占48.6%。将问卷在英语课结束前发下去,同时收集调查班级学生上学期期末英语考试成绩。结合考试成绩,根据学生填写的问卷做相应分析,并选取部分师生访谈。
  (一)课堂环境感知的性别差异
  将男女生分组,分别对七个因子进行比对。样本显示,在“同学亲和关系”、“教师支持”“平等性”三个因子上,两组没有明显差异。而在“同学合作”、“任务取向”、“课堂参与”等因子的性别差异比较显著。课堂观察和访谈发现,女生更善于合作学习,而男生则倾向于以竞争性的方式进行英语学习。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集体活动中,女生得到的机会较男生多,对课堂参与更加积极。在“任务取向”这一因子上的性别差异主要是由于女生对英语的兴趣浓于男生,学习的动力与积极性都比男生强。女生比较爱面子,因而更加刻苦,在课上能够集中注意力,这也是产生差异的原因之一。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