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大庆市奶牛生产风险规避对策分析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0-22


  论文摘要:奶牛生产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在其运行过程中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会产生各种相应的风险。本文通过分析大庆市奶牛生产的现状,探讨了大庆市奶牛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风险因素及其产生的影响后果。在此基础上,结合大庆市奶牛生产的实际情况和我国未来奶牛生产的发展趋势,提出了相应的风险规避措施,以期为大庆市奶牛生产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论文关键词:大庆市;奶牛生产;风险规避

  近年来,国家制订和实施了一系列的促进发展奶业的政策和举措,使我国奶牛业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奶牛生产在推进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奶牛生产已经成为我国一些省份和地区农村经济的主要增长点,成为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的重要措施和手段,也成为各级政府制定发展经济、调整产业结构的主要选择项目之一。
  然而,机遇与挑战、利益与风险是并存的,随着奶牛生产的快速发展,奶业的风险也日益凸现。特别是自2006年以来,我国奶牛养殖业受到各种因素的冲击,效益大幅度下降,部分奶牛养殖户亏损,奶业发展出现较大波动,严重危害了奶业的持续发展。因此,如何解决奶牛业生产巾存在的问题,规避风险、化解危机,已经成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实现奶业持续、健康、和谐发展的重要研究课题。据此,本文依据大庆市奶牛生产现状和奶业发展的局面,探讨规避奶牛生产风险的举措,以期为大庆市乃至全省奶牛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建议。

  1大庆市奶牛生产现状

  随着全省“农牧主辅换位”和大庆市“农转牧”战略的实施,大庆市以奶业为主的畜牧业得到了迅猛发展,畜牧业发展速度连续5年保持了两位数增长大庆市畜牧业产值连续5年超过农业总产值的50%。大庆市奶牛存栏量由1998年的6.6万头增长到2007年的31.1万头,10年净增近24.5万头,一跃成为黑龙江省畜牧大市、全国奶牛优势发展区域。与此同时,大庆市推出了财政、税收等多项优惠政策,成功引进伊利、惠尔康、摇篮、龙丹等知名乳品企业,从而使大庆市乳制品生产能力占全省的三分之一。
  纵观大庆奶业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即:2000年以前的速度数量型奶业,2000年到2004年以澳牛引进、选种选配为标志的数质并重型奶业,从2005年到现在以草原禁牧、舍饲精养为标志的质主量从、生态效益型奶业。从2002年到2007年,大庆奶业实现了从副业到富业,从配角到主角的转变,这是大庆奶业发展史上的一次质的飞跃。从近五年统计数据看,大庆奶牛存栏量由2002年的15.1万头增长到2007年的31.1万头,增长105%;鲜奶产量由2002年的40.1万吨提高到2007年的96.5万吨,增长140%;奶牛群体单产由2002年的4.3吨提高到2007年的5.5吨,高出黑龙江省平均单产500公斤左右,全国1000公斤左右;2007年畜牧业产值达到62.7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53%。其中大庆市奶牛业产值2007年达到23亿元,占畜牧业产值的37%。农民人均畜牧业现金纯收入达到1560元,占农村人均纯收入的39%;农民人均奶业现金收入达到594元,占农村人均收入的16.5%。

  2影响大庆市奶牛生产发展的主要风险因素

  经过深入调查和资料搜集以及对现有大庆市奶牛业发展情况的认真分析,并经与有关专家探讨,总结出影响大庆市奶牛生产发展的四个方面主要风险因素:

  2.1疾病风险
  疾病风险已经成为畜牧业的第一风险,大庆市的奶牛业生产也不例外。对于奶牛生产而言,奶牛的多发病、常见病等疫病发病率高、遍及区域广对奶牛生产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特别是一些爆发频繁、传播范嗣广、危害极大地烈性传染病,如:“口蹄疫”、“禽流感”等重大传染病的危害更是巨大。因此,疾病特别是烈性传染病已经成为今后制约大庆奶牛业生产发展的主要因素,也是当前大庆市畜牧业发展的最大风险。

  2.2粗饲料供应风险巨大
  尽管大庆市的草原面积较大,但天然草原的产草能力低下,每亩草原只能生产5 100千克干草;在农村,尽管秸秆产量较大,但许多秸秆被农户用于燃料。因此,大庆市奶牛粗饲料供应严重不足。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大庆市所产粗饲料仅可满足奶牛生产50%的需要。粗饲料供应风险已经严重地影响了大庆市奶牛生产的持续发展。

  2.3国际市场冲击较大,行业内部竞争风险高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综合水平提高和对外开放的程度日益加深,国际市场对大庆奶牛业生产的影响逐渐加大,同时行业内部的无序竞争也使得奶牛业健康发展受到较大影响。
  来自国外同行业竞争的压力较大。自1992年以来,国外的畜产品大量进入国内市场,严重地冲击了国内产业的发展。进口额最大的是各种固态乳及奶油,其次为乳清及改性乳清,主要从新西兰、澳大利亚、法国、美国四个国家进口。同时,澳大利亚优质奶牛的大量进口,也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本国自身奶牛繁育业的发展。2002年我国共进口奶牛15000多头,2008年进口量近8万头。
  公司与奶牛户以及各自之间的利益矛盾关系,使其间存在着无序竞争的不利局面。大多数奶牛养殖者是分散经营且文化水平不高,作为弱势群体,直接面对的是市场中的各大奶业企业,因此,两者的关系决定着奶牛养殖者承担着相对较大的风险。在二者的对话过程中,如果遇到风险,各奶业企业会通过限购和提高牛奶的收购标准等做法,把主要市场风险转嫁给奶牛养殖者,这都将直接影响了奶牛业持续发展。目前,在黑龙江省部分地区,已经出现了相当严重的不合理竞争的现象。

  2.4奶牛业生产发展生产方式落后,存在着较高的风险
  目前,大庆市范围内的奶业企业仍然存在着分散经营、规模较小、产业化程度较低,且业内竞争经常是低端的价格竞争,在外来产品和企业竞争面前缺乏团结合作精神的现象。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程度日益加深,国内奶牛业生产发展所面临的局面将是自身条件劣势与技术水平的低下状态与国外高技术水平,生产装备精良的竞争。由于大庆市积极政府部门与奶牛业生产者仍然存在着传统产业发展的思维方式,对WTO的有关规则和其他新生事物了解和熟悉应用的进程还仍显缓慢,同时自身的基本认识和知识储备严重不足,无法面对来自国内外的残酷竞争。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